馬旭東
(貴州省交通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貴州貴陽 550008)
山區高速公路營運期降噪技術經濟措施對策
馬旭東
(貴州省交通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貴州貴陽 550008)
結合工程實例對高速公路營運期間的降噪措施及其技術經濟進行分析,供相關人士參考。
高速公路營運;降噪措施;技術經濟論證
貴州省余慶至安龍高速公路羅甸至望謨段,為四車道高速公路,其建設技術指標及車流量,在貴州山區高速公路建設類型中,均具有典型性。根據交通量預測其近、中、遠期分別約為8 000 pcu/d、14 000 pcu/d、24 000 pcu/d,根據最終的交通噪聲預測結果,可以看出知道,按4a類標準,擬建公路沿線各路段營運近期、中期、遠期晝間達標距離分別為距路中心線14 m、18~23 m、25~39 m,夜間近、中、遠期達標距離分別為距路中心線53~63 m、86~99 m和100~133 m。
按2類標準,推薦方案沿線各路段營運近期、中期、遠期晝間達標距離分為距路中心線67.5~71 m、102.5~112 m和134~141 m,夜間近、中、遠期達標距離分別為距路中心74.5~80 m、147~156 m和162~171 m。
2.1聲環境保護措施配置原則分析
經過長期的實踐調查研究,相關專家學者已經研發出一套較為成熟的高速公路營運期間噪聲污染防治體系和有效措施。在實際生活中,可以按照高速公路周邊的環境,對噪聲超標程度、位置關系和使用功能等因素進行綜合考量,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降噪措施。
2.2合理規劃布局
高速公路的選線問題對于局部區域是否會受到噪聲污染有著密切關聯。因此,在制定選線方案時,盡量避開學校、醫院等對環境要求較高的公共設施,若必須經過,需要對造成防護距離進行科學計算,嚴格控制公路和重要敏感目標之間的距離。同時需要盡量減少環境敏感點的數量,這樣可以有效弱化高速公路建設對于周邊局面生活的負面影響。
2.3噪聲源控制
高速公路營運期間的噪聲來源主要有:運行車輛發動機噪聲以及車輛輪胎接觸路面產生的噪聲。當前,對于此類噪音的有效防治辦法是降低生源源強。產生噪音較小的路面一般為多空隙瀝青路面,和普通的瀝青路面或者是水泥砼路面相較而言,其最大的區別體現在需要在路面結構層上再鋪筑一層高孔隙率的瀝青混合料,這樣就可以有效降低車輛的沖擊噪聲、接觸噪聲和氣泵噪聲。另外,也可以對來往車輛進行運行控制。
2.4傳聲途徑噪聲削減的主要方式
(1)聲屏障
在高速公路中聲屏障也是較為常見的降噪措施,但是因為聲屏障大多設置在高速公路征地范圍內,所以聲屏障可以和高速工程主體建設同時進行,這樣可以保證其能夠和周邊環境有效融合。聲屏障可以分類為吸聲式和反射式,就在單側設置的聲屏障來說,如果聲屏障反射噪聲方向內沒有聲環境敏感目標,那么就可以使用反射式聲屏障。如果道路兩側有少數或者大量的聲環境敏感目標,可以在道路一側設置吸聲式聲屏障,這樣就可以降低因為反射引發的公路某側敏感點噪聲。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對聲屏障結構整體的嚴密性進行嚴格控制。
(2)綠化林帶
對于路側征地范圍較寬的高速公路項目,可以在公路兩側設置綠化林帶。綠化林帶不僅具有降噪的功能,還可以吸收車輛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減輕空氣污染,美化道路景觀。對于超標量較低的聲環境敏感目標可以通過設置綠化林帶降噪。
(3)綠墻技術
綠墻技術就是在公路兩側修建防噪堤,并對其進行綠化、美化的降噪措施。修建防噪堤一般使用工程棄方,或依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是一種環境綜合治理的方法。
2.5敏感建筑物噪聲防護
(1)合理安排房間使用功能
對于臨近高速公路的敏感建筑物,可以通過將面向道路的房間設置為廚房、衛生間等非居住用房,來減輕交通噪聲的影響。
(2)隔聲窗
目前,較常使用的是通風隔聲窗,對于分散的聲環境敏感目標,通過置換原聲環境敏感點全部窗戶為通風隔聲窗,來實現降噪。雖然隔聲窗降噪的費用較低,降噪程度顯著,但是容易對居民的生活產生不便。
(3)環保搬遷
環保搬遷可以永久解決噪聲污染問題,其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良好,但是經濟性較差。此外,環保搬遷導致重新征用土地,投資巨大,還可能導致新的環境問題。
2.6高速公路聲環境保護的原則
首先,對于營運初期和中期的環境噪聲預測結果中顯示的敏感點采用適宜的降噪措施。另外,還要對高速公路運行噪音進行全程監測,若出現超標,則立即進行分析處理。其次,需要加強交通運輸管理,按照周邊分布的人口數量和密度設置禁鳴標志。再次,加強擬建公路沿線的聲環境質量的環境監測工作,對可能受到較嚴重污染的敏感點實行環境噪聲定期監測制度,根據因交通量增大引起的聲環境污染程度,及時采取相應的減緩措施。然后,加強公路的日常維護,保證公路的使用壽命和性能。最后,結合當地生態建設規劃,加強擬建工程征地范圍內可綠化地段的綠化工作。對路堤邊坡、排水溝邊及立交路段等進行統一的綠化工程設計,公路村莊路段兩側在可能情況下營造多層次結構的綠化林帶,使之形成立體屏障,加強對交通噪聲的阻隔、吸收作用。另外,根據本項目交通噪聲預測達標距離,建議規劃部門在臨路一定范圍內的區域,不宜作為居住用地或教育用地(尤其是學校、醫院、療養院敏感建筑等),并應注意設計時房屋的功能。
綜上所述,高速公路降噪措施的制定需要依據公路噪聲的具體情況制定多種方案,從設計方面來說,山區高速公路更多的需要考慮避讓或遠離、減小縱坡等措施從根本上解決;從建成后的防治措施來說,更多應考慮噪聲傳播途徑的控制措施要得當,并針對其經濟性等進行比選,從而選擇最為合理的降噪措施,保證工程的經濟效益以及降噪效果,并最終保證受噪聲影響保護目標的生活工作環境符合環境標準要求。
[1] 路曉東,蔡軍,唐建.面向城市規劃的美國交通噪聲防治借鑒[J].低溫建筑技術,2012,34(10):109-111.
[2] 晉美俊,雷一彬,孫鳳明,等.一種新型通風隔聲窗在臨街高層住宅降噪中的可行性研究[J].建筑科學,2013,29(4):67.
[3] 玉昊昕,陳克安,胡涵,等.有源通風隔聲窗降噪效果影響因素的實驗研究[J].噪聲與振動控制,2012,32(3):191-197.
U418
C
1008-3383(2016)09-0188-02
2016-03-20
馬旭東(1967-),男,安徽滁州人,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