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 野
(六盤水市交通建設質量安全監督處,貴州六盤水 553001)
公路建設項目全程環境管理體系分析
曲 野
(六盤水市交通建設質量安全監督處,貴州六盤水 553001)
針對公路建設項目全程環境管理體系進行分析,提出了公路項目環境管理現狀和實施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主要闡述了設計階段,施工階段,試運行及竣工驗收階段等方面的實施現狀。并闡述了環境管理的內容其中有計劃管理、質量管理、技術管理、投資管理等。
公路建設項目;全程管理體系;環境管理內容
1.1環境管理現狀
(1)設計階段。設計階段可以分為初步設計以及施工圖紙的設計,初步設計需要將工可報告中提出的審批意見要求在環保措施中體現,并且將環保投資納入工程投資的預算工作中。這一環保篇章需要有通過具有審查權力的部門審查。在施工圖盡心設計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初步設計方案和審查意見,將有關環保工程進行落實,并進行投資。
(2)施工階段。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需要將工程設計文件作為依據,制定可行的環保計劃,并且在施工過程中,認真執行,建設單位需要委托有一定資質的建設項目環境監理單位,對施工的全過程實施監理工作,進而全面落實環保工作。
(3)試行及竣工驗收階段。結合“三同時”制度要求,當公路建設項目結束之后,環保工程需要和主體工程進行同時投入,并試生產。建設單位可以委托具有一定資質的單位開展相應的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單位進行驗收和調查。
1.2存在問題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是在可以研究的基礎之上,對公路建設項目施工以及運營期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做出預測,但是在接下來的設計過程中,可能出現一定的路線線位調整以及設計方案上的變更,進而有新的環境問題的發生以及敏感的保護目標,原來的環境影響報告和審批意見確定下來的環境保護措施可能不再滿足其需求。即便在設計過程中,也會有環保人員對環保工程進行相應的設計,但是因為當下公路工程設計人員過于注重工程設計,缺乏專業的環保設計人員,并且環保技術也存在著一定的缺陷,針對那些因為項目變更而導致的環境影響上的變化不能進行較為準確的預測和分析,對環保的設計可能不能達到相應的環保目標。
2.1計劃管理
在執行環境保護相關計劃時,要不斷拓展新型管理方式,并逐漸將精細化管理模式應用其中。精細化管理模式屬于現代化管理方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能夠充分激發相關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夠促進環保計劃的順利開展。環境計劃管理對于改進公路環境管理工作質量具有較為顯著的作用,它是環境管理的行動綱領,在微觀意義上的環境管理方案中發揮重要的指導作用,同時也能夠對其他方面管理工作產生較強的監督作用。
2.2質量管理
對環境進行管理的過程中,主要是將環境質量管理作為標準。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將保持環境質量作為管理過程中的目標。此外,環境管理的主要內容為環保監測和環境管理。最后,需要對未來環境質量進行科學評價。
2.3技術管理
對環境進行技術性管理,主要是利用環境制度、環境政策以及相關標準進行靈活利用,結合這些內容,研發出較為先進的管理技術,并且構建一定的管理體系。在這一過程中,大力創新企業技術,對經濟發展進行協調。與此同時,將環境保護當做目標。對公路工程建設過程中的環境進行技術性管理,在管理過程中,需要將環保規范和環境標準等內容作出科學完善。實施環境管理工作,需要對所需設備進行及時更新,在此基礎上,建立相應的信息管理體系以及環保監測系統。
2.4投資管理
科學管理環境投資,將環境保護作為環境治理的目標,將環保投資計劃組織、籌集使用和相應的績效評價當做實施的主要內容。科學管理環境投資,主要是充分了解社會上的投資主體,對社會上不同資金中的支付情況以及不同污染做出科學處理,進而完善生態環境資金使用情況。將這些資金用在環境保護上,同時將其轉化成實質資產,科學處理相關行為和過程,此外,嚴格執行監督和管理工作。
3.1公路建設項目全程環境管理
在開展公路工程項目全過程管理時,強調全過程參與的同時,要開展全方位監督和動態化管理,因此其管理水平的高度明顯關系到公路項目的建設效率及質量。全程管理要求全過程參與,即從立項階段開始一直到運營階段,因此要遵循一定的客觀規律,充分運用科學原理及經濟管理手段,有效解決管理工作中實際存在的問題。目前,我國一些針對環境保護問題所制定的法律法規、政策中,在涉及到公路項目建設時,往往要求工程項目應按照環保相關原則開展對應管理。立足于宏觀調控角度,并充分發揮微觀視角的重要作用,對全程管理工作進行監管。對于先進經驗和技術,要懂得靈活運用。
3.2全程環境管理公眾參與
在公路建項目中,對其進行全程管理的基礎是對公路項目進行構建,并且建立相應的全程管理公眾參與相關機制,提出相應的公眾參與機制運行的相關方法。在公路項目建設過程中,建設公眾全程管理相關機制,并制定公眾參與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公眾參與的理論體系進行進一步完善,同時也可以使環境管理過程中的公眾參與機制也得到完善。
3.3全程環境管理信息系統
全程環境信息系統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公路項目全程管理的科學性和高效性,同時具有較高的規范性和管理模式。對環境管理系統中的子系統所具備的功能和相關模塊進行詳細分析,科學監理子系統以及信息的組織模式。
總而言之,公路建設項目全程環境管理體系的建立,有利于對公路沿線的生態平衡,其主要內容有,公路建設項目全程環境管理,全程環境管理公眾參與,全程環境管理信息系統等構件措施,通過對這些內容的分析,希望為公路建設項目全程環境管理體系的建立提供一定理論依據。
[1] 高碩晗,王新軍,李長江,等.公路建設環境管理現狀及對策[J].交通標準化,2014,(9):16-22.
[2] 張華東.“全過程”視角下的環境管理模式探究[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4,(6):87-88.
[3] 劉珂林.高速公路環境監理體系分析及應用初探[J].中國公路,2012,(1):237-241.
U415.1
C
1008-3383(2016)09-0191-02
2016-03-11
曲野(1969-),女,貴州六盤水人,本科,研究方向:普通公路建設和質量安全監督、前期工作及新材料、新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