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禎彥
(貴州省思南縣三道水鄉農業服務中心,貴州 思南 565114)
淺析畜牧養殖動物疾病的預防
余禎彥
(貴州省思南縣三道水鄉農業服務中心,貴州 思南 565114)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畜牧業與我們的生產生活聯系越來越緊密。然而,在實際的畜牧養殖中,動物疾病給其帶來了嚴重的影響。為了能夠解決畜牧業的問題,這就要對畜牧養殖的動物疾病進行的預防,促使畜牧業的健康發展。文章主要通過分析畜牧養殖中動物疾病的種類探討其成因,最后分析其解決對策,以供參考。
畜牧養殖;動物疾病;預防對策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畜牧業、農業、工業以及手工業成為社會發展的主要支柱,并且畜牧養殖業已經成為人們致富的主要手段。通過畜牧養殖的不斷發展,促使人類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1]。目前,隨著人類的生活需求不斷增加,導致畜牧養殖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然而伴隨著畜牧業規模的不斷擴大,畜牧養殖業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從而制約以及影響畜牧養殖業的健康發展。本文主要研究畜牧養殖過程中出現一些的問題,并且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對應的預防措施,以期促使畜牧業的健康發展。
動物疾病主要是指養殖動物的機體,并且動物由于受到外部以及內部環境等的不利因素影響而使得動物的機體受到損傷,最終導致動物的局部器官、系統或者全身的形態發生變化甚至動物的功能會發生變化,從而造成了動物的死亡。
2.1 傳染性疾病
傳染性疾病的致病因子可能是衣原體和特定的微生物以及病毒等造成的,這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畜牧養殖疾病,傳染病往往具有較強的傳染性,能夠在同一時間感染很多同范圍的動物。致使傳染病的發病的原因有很多很多,疾病的表現不同,病原也是不同的,而且沒有辦法進行量化和感染前的防治。病原可以是真菌,也有可能是細菌,生活中可以產生傳染病的致病因子有千千萬萬個。同時不同的致病因子導致的疾病現象也是不同的,通常情況下動物一旦感染傳染病表現出的癥狀和反應都有很大的差異。并且傳染病的傳染渠道也有很多,包括空氣傳播、接觸傳播等。
2.2 寄生性疾病
寄生性疾病的產生因素是動物身上有寄生蟲,這種疾病普遍存在于養殖業中,寄生蟲可以是原蟲也可以是蠕蟲等,它們寄居的位置一般在動物的體內,寄生蟲通過吸收宿主的營養物質和血液,作為自身成長的基礎,寄生性疾病一般通過接觸傳播。
2.3 其他疾病
畜牧養殖動物產生的疾病除了能夠明確定義的疾病外,還有很多種其他疾病。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動物和人類一樣可以在身體各個部位產生疾病,比如說腦科類疾病、產科類疾病、四肢類疾病等,這些疾病的發病率相對來說也是極高的。這些疾病主要與動物自身的身體素質和環境變化有關。
3.1 動物生長的環境因素
生長環境的優劣影響著動物的健康。如果在動物的生長環境下,存在一些對動物機體不利的因素,此時的動物機體的新陳代謝過程無法順利進行,以至于動物機體不能夠進行生理調節,導致動物機體內部的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從而引發了動物疾病。
3.2 動物疾病發生的人為因素
在飼養動物過程中,造成動物疾病發生的人為因素是多種多樣的。第一,在使用藥物由于不合理,從而會損傷動物機體。由于一些養殖場管理者不懂藥理知識以及缺乏一定的技術,從而在對動物進行施藥的時候,不僅會降低藥性,而且會使得毒性增加,以至于動物疾病的發生。第二,缺乏完善的設備以及養殖場的相關建筑。大部分的養殖戶沒有考察養殖場的建筑,并且在養殖場建設中缺乏較為完善的排污系統以及通風系統,從而造成了動物疾病。第三,養殖場的管理問題。
4.1 完善畜牧防疫工作管理制度
除了雞瘟、豬瘟等常規免疫工作外,鄉鎮動物防疫工作還需要對禽流感、口蹄疫等動物疫苗進行嚴格防御。縣、鄉鎮政府要加強完善畜牧動物防疫工作的管理制度,嚴格進行各種一疫苗的防御工作,并實施監督和抽查。一旦發現防疫工作不合格的情況或者不配合獸醫部門工作的人員,應當根據相關管理制度進行處罰,使縣鎮畜牧業的動物防疫工作得到順利開展。
4.2 不斷加強對動物飼養以及管理
在動物疾病控制過程中,動物飼料的管理工作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進行飼養管理過程中,要嚴格檢查飼料,并且要做好相關的消毒工作,確保人和動物的健康以及安全。在清潔養殖場的時候,要將糞便處理好,并且要做好相關的安置工作,從而使得資源的利用率得到提高,最終能夠保證環境的干凈。在管理飼料的時候,要確定科學的飼料配比,并且要根據動物的需要來進行配比飼料的工作,促使動物對抗疾病的能力得到提高,最終促使動物的健康成長。
4.3 定期進行疾病檢疫
在進行畜牧類動物的疾病防治時,我們一定要做好定期的疾病檢驗檢疫工作,根據現有的診斷水平和檢疫防治制度進行動物檢疫,能保證及時發現動物疾病,及時治療,防止進行大規模擴散,對要做好動物定期的消毒和處理工作,對動物進行定期疫苗注射工作。同時要定期地給動物進行給藥,適當的提高動物的免疫力。容易產生疾病的季節,要做好預防工患病動物做好疾病的防疫工作,保持養殖區的良好環境。
在養殖場的建設中,首先要進行科學的養殖選址,不斷地更新養殖環,保證動物生長在一個健康的環境中也。養殖場的選址要要注意在干燥的環境下,同時保證四周的通風,這樣也能保證較少量的細菌和病毒能夠進行傳播。
4.4 保證養殖環境的健康
養殖環境的健康對動物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管理養殖環境的時候,要確保養殖場的空氣具有流通性。由于一些疾病是通過空氣傳播,因此要確保養殖環境的痛風性能良好。在選擇養殖場的時候,要選擇通風性較好以及排水方便的地區,確保動物的健康成長。
在畜牧養殖場發展過程中,養殖戶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做好管理養殖場的工作,并且要不斷加強動物的飼養工作,確保養殖場擁有一個干凈的環境,從而保證動物能夠健康成長起來。
[1]高天宇.動物養殖場生物安全體系的內容[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0,76(11):56-58.
(編輯:晏兵兵)
S851.3
A
1006-799X(2016)21-0061-01
余禎彥(1983-),男(苗族),貴州岑鞏人,獸醫師,主要從事基層畜牧技術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