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明,蔡小平,李宏喜
(甘肅省天水市清水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甘肅 清水 741400)
清水縣羔羊早期快速育肥試驗研究
楊建明,蔡小平,李宏喜*
(甘肅省天水市清水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甘肅 清水 741400)
本試驗以薩寒本和清水本地羔羊為試驗對象,參照NRC(1985)綿羊飼養標準,按不同日糧配方對3~6月齡羔羊進行舍飼育肥。測定不同飼料配方下的3月齡、6月齡羔羊體重、體高、體長、胸圍、管圍、采食量、日增重、肉料比等試驗指標。試驗結果顯示:飼料配方一適口性好、日增重顯著、經濟效益最大。因此本試驗探索出的飼料配方一適應在清水縣舍飼圈養方式中推廣應用。
羔羊;育肥;清水
1.1 試驗地點
本試驗在清水縣白沙鄉紅太陽養羊合作社進行,當地氣候宜人,四季分明,適宜畜牧業發展。
1.2 試驗材料
以白沙鄉紅太陽養羊合作社進行三元雜交后篩選的最佳組合剛出生的薩寒本羔羊和本地羔羊為試驗對象,試驗共計羔羊50只。
1.3 試驗方法
1.3.1 日糧配方 參照NRC(1985)綿羊飼養標準,飼料養分參照中國飼料成分及營養價值表(2014年第25版)核算,對薩寒本羔羊按不同日糧配方飼喂,即配方一、配方二、配方三和配方四,為方便起見,配方一、配方二、配方三、配方四分別簡稱A組、B組、C組、D組,各組之間進行對比試驗,測定生產指標。本實驗中共涉及試驗處理4組,其中3個試驗組,1個對照組。育肥羔羊試驗配方設計方案見表1。
1.3.2 育肥模式 羔羊3月齡斷奶,選擇羔羊體重組間差異在±0.5 kg范圍內,3~6月齡飼喂全價日糧,舍飼育肥。
1.3.3 飼養管理 試驗羔羊實行舍飼管理,羔羊飼喂分早、中、晚3次進行,預試期內進行編號,自由采食和飲水,同時按照正常程序免疫、驅蟲。試驗期每隔15 d稱重1次,試驗結束連續2 d空腹稱重作為試驗末重。二蛋白質和能量的水平低于NRC10%;日糧三蛋白質的水平低于NRC10%,能量水平同NRC;日糧四蛋白質同NRC,能量水平低于NRC10%。

表1 羔羊育肥試驗日糧配方設計方案
測定不同飼料配方下的3月齡6月齡羔羊體重、體高、體長、胸圍、管圍、采食量、日增重、肉料比等。
經濟效益分析:在同等飼養條件下飼養管理,排除其他外部因素,單純分析日糧因素對飼養成本和經濟效益。
3.1 生產性能
3~6月齡羔羊生產性能見表2,分析表2可知,采食量方面,A組>D組>B組>C組,A組比B組高出6.5%,比C組高出8.0%、比D組高出2.0%;日增重方面,A組日增重比B組、C組、D組差異極顯著(P<0.01),順序為A組>D組>C組>B組,A組分別高出D組、C組、B組23.0 g、30 g、36.0 g。實驗發現日增重隨著日糧營養水平提高呈遞增,這與曹素英2005年的研究結論十分相似。
3.2 效益分析

表2 不同飼料配方下3~6月齡羔羊生產性能
分析表3和表4發現:在耗料重方面,A組>D組>B組>C組;在毛收入方面,A組收入最高,為482元,比B組高出78元,毛收入增加19.3%;比C組高出64元,毛收入增加16%;比D組高出50元,毛收入增加11.5%。
就盈利而言,A組在四組中盈利最高,為166元/只,A組比B組收入高出45元/只,比C組收入高出48元/只,比D組收入高出29元/只。

表3 不同配方下成本與效益分析

表4 不同配方下成本與盈利狀況
飼料配方一的日采食量最高,為1 220.3 g/d,配方四次之,說明配方一飼料的適口性好。
就日增重而言,配方一>配方四>配方三>配方二,配方一分別比配方二、配方三、配方四高出19.2%,15.5%,11.5%。
就盈利而言,A組盈利最高,為166元/只,比B組多收入45元/只,比C組多收入48元/只,比D組多收入29元/只。孔憲煒(2011)在肉羊三元雜交效果觀察一文中利用薩寒灘、陶寒灘、特寒灘進行3月齡育肥,6月齡屠宰,實驗期純收入達到163.83元,相比較本實驗組低2.17元/只。
通過不同配方飼料的料價、采食量、日增重、料肉比、收入和支出對比,進行綜合評價,發現配方一組合經濟效益最高。配方一飼料適口性好,日增重顯著,經濟效益最大。因此本試驗探索出的飼料配方一適應在清水縣舍飼圈養方式中推廣。既能利用該縣豐富的飼草資源進行養羊,又保護了生態環境,具有廣闊的開發推廣空間。
(編輯:趙鵬飛)
S826
B
1006-799X(2016)21-0112-02
楊建明(1967-),男,甘肅清水人,助理獸醫師,主要從事基層動物疫病防控工作。
李宏喜(1987-),男,甘肅清水人,助理獸醫師,主要從事基層畜牧技術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