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修文
在學生心目中,老師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是知識的傳播者,也是讓他們直觀接受知識的愛的化身,那么如何讓學生喜歡你、喜歡你的課堂呢?這是擺在每位教師面前的一個新課題,也是我們不斷追求為之奮斗的目標。
親其師,信其道,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讓學生接受你。經過這幾年的教學,我發現,學生會因為喜歡一位老師而喜歡一門功課,一位受學生喜歡的教師,其教育效果總是超出一般的教師,同樣的,學生也會因為討厭一位老師而討厭這門課的學習。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就拿現在的講座之類的來說,如果上面的發言人演講精彩,大家也會聽得很認真、投入,反之,如果內容無聊透頂,大家就會覺得沒意思,還不如做別的事情。作為一名教師,當你的學生喜歡你,喜歡上你的課,喜歡聽你的話,那么你的教學就成功了一半。如果學生對你反感,即使你選的課題很特別,或者是把課設計得再精致,那么他們也會不屑一顧。如何讓學生喜歡你,這也是一門學問。
一、要想讓學生喜歡你的課,必須讓學生先喜歡你
1.學會公正。
每個老師都要傳遞給學生這樣一個信息:我是大家的老師,我不愿落下任何一個學生。因此,在課下,我會和學生談心,交朋友,及時地了解他們的心聲和愿望。課堂上,我時時和學生用親切“商量”的語氣交流,與學生換位思考,通過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表揚的話語、一縷親切的目光,孩子們也都能感覺到,達到了師生之間心靈的溝通。
2.學會寬容。
每個人都會犯錯,何況是小學生。他們會犯錯、會經常原地踏步、會調皮任性。我遇過這樣一個學生,他幾乎天天惹事犯錯,我也毫不客氣地訓過他幾次,有一次我心平氣和地原諒了他,他受寵若驚,向我保證不再犯錯,雖然后來他也在繼續犯錯,但每次在我知道前他都會主動向我認錯,我想這也是一種進步吧。現在的孩子懂事更早了,更任性了,也就更難管了,但只要你是位學生喜歡的老師,他們信任你,教育效果就會好。因此在教學中,我不排斥“頑皮”的學生,不諷刺、不挖苦學生,做到對學生既嚴格要求,又耐心疏導,抓住每一個教育學生的機會,真正做到教書育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3.學會交流。
“蹲下身子和學生說話,走下講臺給學生講課”。不少學生說很喜歡聽我說話,因為我總是給他們講很多事:會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故事、會講我自己經歷過的事情、也會說一些小笑話或者是就事論事。在講的過程中,我會結合內容,用不同語氣和情緒訴說,教他們做人的道理,使他們從中受到教育,懂得更多道理。我還經常會和學生一起說說遇到過的有趣的事情,所以在我的課堂上總是有笑聲。私底下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他們會說:又怕我,又喜歡我。
二、要有扎實的基本功底
古人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老師的本職工作就是教好書,音樂學科是一門專業技術性較強的學科,因此教師必須具備扎實的專業基本功,比如:豐富的音樂知識普及給學生;良好的演唱水平和熟練的自彈自唱,這樣在教授新的歌曲時,也能很有自信地進行教學;除了熟練彈奏鋼琴之外,還能會別的樂器,讓學生在課堂上除了接觸鋼琴,也可以聆聽其他樂器的聲音,感受不同音色特點,并給他們帶來新鮮感;會基本的舞蹈動作和表演能力,在歌表演的時候可以帶領學生一起律動,讓他們擺脫拘束的課堂,在音樂中翩翩起舞。專業的教學基本功,如:駕馭課堂的能力、清晰的語言表達能力、良好的教態和淵博的學識等。因此,我經常忙中偷閑,抓住點滴時間,苦練專業基本功和教學基本功。在這些基礎下,老師就可以在課堂上旁征博引、游刃有余,學生會被老師淵博的音樂知識和精湛的音樂技能吸引和征服,會不由自主地陶醉在這些課堂模式所帶來的愉悅當中,也就愿意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音樂學習,做到主動學習、快樂學習,課堂就變成“我的課堂我做主”,體現“寓教于樂”的教育理念。
三、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教師應該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樂于并自主接受學習。比如:在課堂上,老師可以走到學生中間進行教學,這樣既拉近了何學生的距離,又與他們有眼神交流。又如:課前把凳子擺放成弧形,然后帶著孩子隨著音樂輕松地走進教室,按次序坐好,這樣讓孩子對教室的布局已經有點新奇了,接著通過一系列教學設計讓孩子接受學習,最后可以與孩子一起歡歌跳躍。教育心理學認為,如果教師與學生之間能形成友好信賴的關系,那學生就可能更愿意和教師相處,接受老師的教誨。讓學生在這種平等、融洽的教學氛圍中,更好地接受學習。
比如:在學歌曲時,經常與學生一起進行接龍唱歌曲或者是互動游戲等,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同時能獲得音樂知識、技能,一舉兩得。在課堂上我經常鼓勵那些比較內向的同學大膽說、大膽想、大膽唱、大膽演。這種鼓勵支持的態度和期望肯定的語言,既能讓學生接受老師,又能樹立學生進步的信心。這樣一來培養他們學習的信心和興趣,學生都很喜歡我的音樂課,說我是他們喜歡的良師益友。
四、建立美好的師生情感
1.要成為學生喜歡的老師,需有一顆母親般的“愛心”。
要想讓學生喜歡你,對他們的關愛是必不可少的一門學問,堅持以愛動其心,以嚴導其行、以理服其人。教師不能把自己的情緒帶入教學中,對于學生的教育要由心而發,讓他們做的事自己先做到,從日常的小事做起,從身邊的點滴做起。教師,在學生眼中,隨意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激勵的話語、一次親切的問候,都能給學生帶來不同的感受,留下不同的回憶,給予他們情感的滿足。這種情感投資是不費多少氣力的,但能樹立教師的良好形象,使學生愿意與老師走近,建立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
只有走近學生,甚至走進學生,才能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在平時的活動中,教師也爭做其中一員,課間十分鐘,可以和學生一起玩游戲;了解、祝福學生運動會上和學生一起為運動員吶喊加油。只要成為學生活動的一分子,學生沒有理由不接納你,你的情感投資也會得到他們的肯定。
2.要成為學生喜歡的老師,還需有一顆朋友般的“誠心”。
新課改理念告訴我們,師生是教學環節中互相平等的主體。那也給了教師啟示,不管是在課上還是課后,都要放下藐視威嚴的臭架子,亮出朋友般的誠心,以一顆真誠的心和他們一起探討學習,一起解決遇到的疑難,這樣學生就會把老師當成朋友,愿意與老師相處。但教師平時也要注意觀察學生言行,有無對老師的過分接近。如果有,應立即進行處理,不能讓學生覺得你這個老師不兇,是他們的朋友,而忘了是他們的老師。
總之,善待每一個學生,做學生喜歡的老師,師生雙方才會有愉快的情感體驗。教師只有被學生喜歡和接受,才能體會自己最大的但最重要的任務是對學生精心地耕耘和栽培,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發揮他們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在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的同時,使音樂課真正煥發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