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新風++++高詠怡++++甄嘉穎


摘 要: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購買新衣服已不再是奢侈的事。但隨之產生了大量閑置衣服,這些衣服棄之不用,會對環境造成污染。本研究著力于對舊衣服進行改造,加工成“新款”或衍生產品,使舊衣物變廢為寶,推向市場銷售,以滿足顧客對審美的要求,也是環保理念的實際運用。
關鍵詞: 服裝重塑 環保 產品設計 市場開發
隨著人們經濟水平的提升,人們對衣服的要求越來越高,更加注重衣服的質量和款式,如果衣服上有一點瑕疵,如破損、污漬等,那么這件衣服很可能不再穿,可能被扔掉,這是一種資源浪費行為。對此,研究者萌生了舊衣服重新改造利用計劃即服裝重塑計劃,既節約資源,又存在商機。
一件化纖服裝需要消耗大量石油,即便是一件普通的純棉服裝,也包括了棉花種植、施肥、收割、紡織和印染,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消耗大量資源。資料顯示,世界范圍內95%的紡織品都能回收,每使用1千克廢舊紡織物,就可以降低3.6千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節約水6000升,減少使用0.3千克的化肥和0.2千克的農藥。因此,舊衣物二次使用,能繼續實現它的使用價值,延長使用壽命,可以減少織物垃圾產生數量,實現生活垃圾減量化,體現環保理念。
一、國外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現狀
發達國家鼓勵廢舊衣服的循環利用,目前,已基本形成再生產品的投資較少、原材料豐富、收效明顯的新興產業。不僅緩解了紡織行業資源短缺的現狀,而且降低了廢舊衣物對環境造成的污染。
1.美國的廢舊地毯再利用。美國每年大概要填埋200萬噸廢舊地毯,這不僅浪費資源,還污染環境。為此,2002年,美國地毯行業、各級政府和非政府組織簽署備忘錄,要求建立一個廢舊地毯回收再利用的系統,努力實現到2012年廢舊地毯的填埋量減少40%的目標。從2002年到2007年,美國有45.4萬噸的廢舊地毯被回收利用。美國從事舊地毯再利用的公司中規模較大的是美國常青公司,該公司建立的地毯回收網點遍布美國各地,公司通過舊地毯集中分類,再把它們送往加工廠再加工,其產品有黏合劑、汽車靠背等,獲得了“搖籃銀質證書”。
2.英國的廢舊紡織品再利用。據統計,英國每年大約會產生200多萬噸的廢舊紡織品,其中大部分被填埋。為減少廢舊紡織品的填埋或焚燒帶來環境污染問題,為此,制定若干個政策和法規促其回收利用,如《廢物控制法規》(1992)、《廢物減量法案》(1998)、《廢物焚燒指令、廢物框架指令》等。法規實施后,2010年英國共回收了70萬噸的廢舊紡織品,廢舊紡織品主要用于二手服裝、擦洗布等,其中,二手服裝是目前最有價值的利用方式。還有部分廢舊紡織品流向農業、汽車行業、隔音材料、建筑材料等市場。此外,英國的許多居民通過互聯網進行個人之間舊衣物的交易和贈與,每年通過網絡銷售的二手服裝大約為1000噸。
3.中國每年都有大批量的紡織品被“浪費”。2015年上半年,我國的服裝產量達到了141.98億件,但每年卻有2600萬噸的廢舊紡織品被丟棄,且再利用率不到1%。中國是一個紡織大國,但在這背后卻是紡織資源無法回收的尷尬,中國在這方面缺少完善的舊衣回收體系。目前國家已經開始重視舊衣回收這一領域,2013年1月,住建部出臺了新的行業標準,將廢舊服裝、床上用品等列入了“可回收物”類別中,規范引導“織物”納入循環利用的渠道。
筆者認為,國外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可以給我國舊衣服回收、再利用提供參考,也是對我國環保事業提供借鑒。鑒于此,筆者著力研究服裝重塑計劃。為了全面、客觀地了解大眾服裝重塑行業在市場上的發展和需求,研究人員自編了《服裝重塑計劃社會調查問卷》,通過網絡和發放問卷的形式進行調查,共發放問卷1960份,回收有效問卷1710份。本文數據均來自調查問卷。
二、基于環保理念下的產品設計
在服裝重塑計劃中,選用的產品用料基本上是來自顧客的衣料,調查顯示,近50.7%的人不會穿有污漬或者破損的衣服。這為市場提供了大量舊衣服。在舊衣服的改造中,研究人員通過了解市場行情,對產品進行研究,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和款式。
1.產品類型和款式
2.樣板與介紹
當前,市面上有不少新穎款式可以作為參考,以便設計適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如下圖所示。
3.衍生產品
在回收的舊衣服中,有些舊衣服是無法再改造成為新衣服的,但能發揮布料的作用,經過處理過的衣服布料制作的衍生產品,如布娃娃、玩偶、坐墊、地毯等。在現實生活中,衍生產品有較大市場發展前景,衍生產品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工藝品,另一種是生活用品。下面列舉一些衍生產品實物,僅供參考。
4.產品優勢分析
一是創意強。服裝重塑行業在國內不多,競爭對手較少,公司比較容易生存。在成品的設計過程中,需要結合顧客的需求,加上設計師的創意和靈感,使得每件衣服具有創意,這是服裝的最大賣點,也是盈利的關鍵點。
二是質量有保障。根據調查顯示,有近76.3%的人注重服裝的質量,由于產品的原料來自于顧客自身的衣服,因此質量方面有一定的保障,不用擔心改造過的衣服穿上有質量問題。
三是性價比高。物美價廉的商品一直是廣大消費者所追求的,設計師設計的產品由于經過重新設計,相當于顧客又買了一件“新衣服”,其價格比線上或線下銷售的衣服便宜。
四是環保。循環利用廢舊物品是人類對環境的一種保護,商家銷售的不僅是一件產品,更是一份責任,我們相信這會得到更多環保人士的推崇。
5.產品劣勢
一是衛生問題。主要針對由舊衣服制成的生活用品與工藝品,有些消費者會對衛生方面有所顧慮,當前新聞上曝光的黑心棉、死人衣料等負面新聞,導致有些消費者認為產品不衛生。
二是“衣服DIY”(在衣服上設計圖案)與服裝重塑項目有相似之處,可能使消費者忽略了后者的優點,無法使后者的特色得到很好的發揮。
三、基于環保理念下的市場開發
1.服裝重塑行業的SWOT分析
通過SWOT分析,筆者認為可以采用以下措施:一是國家大力宣傳服裝重塑行業、低碳環保觀念,如各大媒體進行宣傳、明星的宣傳等,消除人們對穿著舊衣物偏見,同時增強環保意識。二是政府對從事服裝重塑行業的企業在技術研發上給予資金支持和政策傾斜,出臺一些政策和法規,同時鼓勵企業培養更多的人才,在舊衣物改造上積極與其他國家進行合作。三是中小公司通過借鑒其他企業的成功經驗,建立完整的舊衣回收、改造體系,形成規模化經營。
2.市場調查與分析
為了更準確地了解消費者對舊服裝的態度和對服裝重塑行業的理解,研究人員進行了市場調研。根據調研,有33.5%的人有網購衣服的經驗,說明有網購經驗的人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較強,他們是潛在客戶。當前處于電商的黃金時代,網絡傳播速度快,如果服裝重塑企業在網上投放廣告,那么網店就會為越來越多的人所知曉,通過網絡銷售其制作的產品,有利于提高產品的知名度,也有利于行業的發展。
調查還發現,有接近28.4%的人在出現撞衫情況后,將不再穿這件衣服。有50.7%的人對于一件有瑕疵或存在污漬的衣服不再穿,這些衣服無疑成了一種資源的浪費。但很多衣服都是可以被再次利用的,這也為服裝重塑行業提供了產品的原料。
衣服重塑的關鍵在于款式要新穎,公司一定要根據顧客的需求對衣服進行改制,每幅設計圖都要由顧客敲定后才開始制作,所以每一件成品都會符合顧客的審美標準。調查顯示,有近40.5%的人表示愿意嘗試把衣服重塑,這就意味著此行業存在很大的潛在市場。
3.市場與銷售
第一,目標市場策略。一是大學生市場。大學生群體是服裝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大都喜歡獨特、新穎的服裝,更換衣服的節奏快。據資料顯示,大學生一星期購買一次衣服占到2%,一個月購買一次衣服占到12%,兩個月購買一次衣服占到27%,一季度購買一次衣服占到59%,這說明了大學生市場比較大。二是成品市場。從市場調查來看,服裝重塑過程中產生的衍生產品也有廣闊的市場。調查顯示,有近61.3%的人能接受經過再次加工制成的布制品,如布娃娃、玩偶、坐墊、地毯等。
第二,市場開發策略。市場是多變的,缺少市場開發策略一定會吃虧,策略實際上是公司適應市場變化的產物,每開拓一個新的市場,公司就要不斷改變自己的產品策略。對于服裝重塑行業,市場推出的衣物花色豐富,格紋圖案和包裝造型都特色,有些還迎合了中產階層的喜好,能順利打開市場。
一是休閑裝市場。近些年,人們在快節奏和緊張工作的壓力下,渴望得到放松的生活,利用周末閑暇時光,人們可以到郊區散心,大都穿著休閑時裝,使得休閑服裝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服裝重塑可以在休閑服裝行業找到增長點,也是迎合人們對寬松、自由著裝的追求。
二是童裝行業。童裝行業在整個服裝行業中還比較分散,從整個童裝企業的生存狀況來看,中低檔童裝占的比例較大,在中小城市和農村市場潛力很大,這就為服裝重塑產業提供了契機,也是巨大的市場。
三是大學生群體服裝。由于大學生家庭情況不同,大學生的生活消費水平也不同,在服裝消費上的表現參差不齊。有少數家庭條件優越的同學消費較為奢侈,追逐名牌服裝,購買服裝的周期短、花費多。大多數同學購買服裝較為理性,購買服裝趨于舒適、實用,購買服裝的周期較長,花費不多。對于改造成新款的衣服,具有價格優勢,而且干凈,產品富有創意,是眾多大學生可供選擇的產品。
第三,品牌策略。品牌服裝的服務理念是尊重消費者的選擇,理解消費者的要求和感受,提供體貼入微的服務。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服裝重塑行業也要樹立產品的品牌,服裝廠商對品牌需要進一步精耕細作。通過適當的品牌宣傳,擁有了一定的消費群體,控制市場,掌握了消費者的購買心理,自然就實現了營銷的目標。
第四,創新營銷渠道。隨著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不斷提高,以及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新型的營銷渠道正在發揮重要作用。對于服裝重塑行業,可以通過網絡營銷的方式,完全可以以更低的費用、更快的速度占領市場。隨著科技的發展,虛擬服裝設計應運而生,消費者只要上傳自己身材必要的數據,網站就會得出顧客的形體特征,提供相關款式,供顧客挑選適合的、滿意的服裝。這降低了成本,拓寬了消費群體。這種創新營銷渠道具有快捷化、信息化等特點,將會成為市場營銷發展的新趨勢。
近年來,人們對服裝的要求不再只是保暖,而是緊跟時尚潮流,滿足人們對美的追求。由于人們追求時尚潮流,必然會導致人們頻繁更換服裝,產生大量的廢舊服裝,導致資源浪費。可見,大力推行服裝重塑產業,倡導低碳環保的生活模式,既能滿足人們對時尚的追求,又能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在當前政府大力支持產業的可持續性發展的背景下,對產品的綠色設計,要融入低碳理念,這在現實中顯得尤為重要。總之,我們在實現服裝重塑方面需要加大創新元素,使其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喜歡,使它具有潛在的社會效應和市場經濟效應,繼而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李正.服裝學概論[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7.
[2]甘佳虔,楊以雄,邵家瑜,周琪瑤.舊衣時尚與城市文明——二手服裝消費市場發展分析[J].東華大學學報,2010(1):56.
[3]沈佳.“二次改造”在廢舊服裝“再利用”中的意義及方法[D].中國美術學院(碩士),2010(4):6-7.
[4]郭燕.英國紡織品服裝再利用和循環利用現狀[J]紡織導報,2012(6):22-26.
[5]甘佳虔,楊以雄,邵家瑜,周琪瑤.舊衣時尚與城市文明——二手服裝消費市場發展分析[J].東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51-56.
[6]張麗波,張仲軼.淺析現代服裝的二次設計[J].廣西紡織科技,2008(3):39-40.
[7]楊小娟,王小雷.初探國內外廢舊服裝回收再利用發展現狀[J].山東紡織經濟,2013(7):11-13.
本文為2015年廣東大學生科技創新培育項目研究課題“基于環保理念下的服裝重塑計劃書”成果,項目編號:pdjh 2015b0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