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軍++湯沛
摘 要: 隨著我國汽車銷售量的快速增長,尤其是取消了私家車最高15年的強制報廢年限,二手車市場快速發展,急需大量從事二手車領域工作的人才,而“舊機動車鑒定與評估”是資產評估學的分支,課程內容存在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的現象,因此作者針對地方本科院校的汽車專業學生,提出以“工作任務”為導向,將課程內容進行重組,形成不同模塊,每個模塊布置有相應的理論和實踐能力要求,以加強學生的專業能力培養和工程實踐教育。
關鍵詞: 二手車 工作任務 課程內容改革
數據顯示,我國二手車市場在2006年至2010年期間年銷售量增長率為25%,預計到2020年,我國將全面進入汽車置換型市場。2013年5月1日起,《機動車強制報廢標準規定》正式施行,新規取消了對私家車最高15年的強制報廢年限,改為行駛60萬公里后引導報廢。此政策的出臺將影響許多人買車、養車的選擇。目前,我國二手車鑒定評估不再局限于二手車產權交易,已經擴展到二手車的納稅、保險、抵押、典當、司法鑒定等非產權交易,然而在我國二手車市場快速發展的同時,專業二手車評估人才短缺現象日益凸顯。我校開設的《二手車鑒定與評估》課程時間較短,課程改革處于探索階段,沒有擺脫學科系統化課程的模式,導致學生無法掌握真實的汽車評估技能。因此將整個課程內容以實際評估任務為導向,按模塊重組后,形成評估準備、手續檢查、技術狀態鑒定和二手車價值評估方法等內容。
一、評估準備
介紹汽車分類、VIN編碼、技術參數與性能指標、使用壽命及報廢等內容。
二、手續檢查
簽訂二手車評估委托合同時的主要證件,其主要內容是二手車來歷憑證、減免車輛購置稅的車輛范圍及稅費的核查。
三、技術狀態鑒定
本章是課程的重點和難點,是對已學過的“汽車構造”、“汽車理論”與“汽車檢測與診斷”內容的靈活運用,知識點多,內容較瑣碎,在授課過程中學生普遍反映要記憶的內容太多,課堂氣氛較沉悶。將內容分成靜態檢查、動態檢查和儀器檢查三部分。
靜態檢查中著重是防偽車輛、泡水車、冒火車及事故車的識別。防偽車輛側重于走私、拼裝、改舵車輛的識別,泡水車輛注重細節,查看點煙器是否正常,發動機艙是否有淤泥;冒火車輛注重檢查線束;事故車是檢查車身前保險杠吸能區、車尾部是否有鈑金修得的痕跡等。動態檢查要求二手車評估師有豐富的經驗和較高的理論水平,學生在學習時往往認為內容不成系統,過于零碎而無從下手。根據這一情況,將這部分內容分為發動機與底盤的技術狀態檢查,又可將其概括為無負荷工況檢查、路試前檢查、路試檢查和路試后檢查四部分。無負荷工況是發動機啟動,而變速器掛空擋,汽車的行駛阻力沒有施加到發動機飛輪上,測試的是發動機的技術性能,分成四個任務,分別是怠速工況時聽聲音和看振動的幅度,急加速時發動機轉速響應的靈敏性、發動機的竄氣竄油和發動機排氣顏色。路試前檢查制動系統是否工作正常,考查制動系統的間隙、密封和真空助力器與手剎是否失效。路試時檢查內容較多,以汽車構造底盤內容為檢查路徑,分為檢查離合器、變速器、操作穩定性、制動性和和滑行試驗五部分。路試后主要檢查溫度與是否有四漏現象,首先是機油、水溫是否正常,還有就是主要部件的溫度。儀器檢查內容實質是汽車檢測與診斷課程的復習和能力運用,根據實驗室已有設備對整車進行檢測,與原車出廠時的技術資料對比做出定量分析。
四、二手車價值評估方法
1.重置成本法。重置成本法是使用最廣泛的方法,首先確定重置成本,強調不僅要考慮直接成本,還要考慮間接成本包括各種稅費;其次確定成新率,在成新率的計算中以使用年限為基礎,綜合考慮車輛的技術狀況、維護保養、車輛的制造質量、使用性質和使用條件等影響因素,得到評估價格。新規實行后,私家車不再有使用年限的限制,確定成新率時要以車輛的技術狀態為主,已使用年限為輔,需要建立各種車型品牌使用年限折舊數據庫,成新率計算時要注重部件鑒定法。
2.收益現值法。收益現值法強調未來收益折現到評估基準日的現值,其難點是要掌握年金現值系數公式,其次是折現率的確定,最后是未來可使用的年限,這點與重置成本法中已使用年限是兩個概念,容易混淆。
3.現行市價法?,F行市價法市場的認同度最高,前提是有一個公開透明、成交活躍的市場。將被評估車輛與參照車輛按結構性能、銷售時間、成新率、銷售數量和付款方式一一對比,將其差異量化最終得出車輛的評估價。這部分的難點是參照車輛的選擇,若差異變動量超過參照車輛銷售價的十分之一,則說明挑選的參照車輛與待估車差異過大,不適用于類比法,將其剔除。
本項目以學生的發展為主體、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以培養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為整體目標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通過老師的講解和指導,使學生養成積極的、主動的、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彌補課堂和實踐教學的不足。建立以工作任務為導向的項目課程,圍繞工作任務的需要組織教學內容,按照汽車評估的流程建立任務模塊。在課程內容的選取上,注重課程內容的實用性和針對性,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基于真實工作過程培養學生職業鑒定評估技能,提高學生綜合職業素——使得畢業生與企業就業達到了真正的“零距離”。本項目的研究對我校其他院系的理論、實踐教學模式的研究提供參考,對全面提高我校質量工程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