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霞
溝通、理解和創新是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學改革過程的核心理念。
現代社會包容著千變萬化的信息,迫使學習者不僅僅把知識裝進的頭腦中,尤其重要的是要對所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歸納和思考。要學會把知識變成自己的學識,把認知變成自己的才智,把別人的見解變成自己的思想。現代社會生活要求教學方式走向開放,走進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特別是傳統的模式要去粗取精分析整合,要能實現師生雙方的相互交流和溝通;課堂教學要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思考問題能力;課堂教學要能成為優化學生思維品質的有效途徑。
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是:老師上課教,課下批改作業;學生上課聽,課下做作業,教和學是分離的,沒有辯證統一。教師是苦教多教,學生是苦學多學,但是收效甚微,不能夠教學相長,多年來一貫如此。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關鍵和核心就是如何改進課堂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特別是為了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實現小康生活,就要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大力改革課堂教學。本文就如何組織開放式數學教學,并通過具體的教學案例進行全面闡述。
一、教學手段開放,教學導向優化,學生發展全面
數學教學手段開放包括教學內容的開放,教學活動的過程開放,以及學生與教學內容之間相互作用的開放等方面。
要明確開放式教學的目標。首先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數學教學過程,使得學生在獲取數學知識的同時主動獲取學習數學知識的方法,獲得主動參與數學學習的實踐本領,進而獲得終身受用的數學能力、創造能力和社會活動能力。這就是學習數學的目標導向。改革教學過程要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與眾不同的目的和興趣,選擇不同的教學內容,在學習中能力不斷得到提高,才智和思維不斷得到發展,方法不斷得到革新,興趣不斷得到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得到鍛煉,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日益濃厚。這個過程的改革要體現教學目標的多元化和整合性,使學生可以全面發展。
二、教學環境開放,教學氛圍民主,師生關系平等
有哲學家說過,在禁錮的課堂氛圍和壓抑的思想環境下是不可能產生創造性思維火花的。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是要求教師營造生動活潑、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要能使學生興趣廣泛、思維活躍、富有創造氣息。
教學氛圍民主,還要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使得學生能夠充分信任老師,能夠充分和教師交流,使得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從實現課堂教學改革的目的。
三、教學互動開放,學習習慣培養,課堂訓練落實
1.教學互動,首先要求師生相互交流時認真傾聽。那就要求學會傾聽,要會聽,要邊聽邊想,要理解別人話語意思,記住別人講話的要點,抓住關鍵。學會傾聽還要認真聽,邊記邊聽,要表現出對他人的尊重,不要隨便打斷或者插話等。全體學生都要做到要求,做到能提出一個問題或解決一個問題就可以了,要及時批評特別不認真和不努力的同學,指導他們進步。
2.課堂教學中師生都要做到認真傾聽,教師要起到榜樣示范作用。尤其是當學生交流語言不流利時,要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心。即使錯誤也要等他說完了再糾正,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成果交流習慣。
3.教學學習能力要經常訓練。要經常會創設情境,讓學生根據所給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在生活實踐中獲得數學學習的知識性訓練和能力性訓練,把知識和能力的訓練落到實處。
四、認識全改不足,重視作業評改,評改策略研究
1.高度重視作業批改的改革
①當前作業全批全改存在的問題。作業全批全改,能夠使得教師全面獲得每個學生對知識和能力的掌握情況,但隨著數學教學改革的深入暴露出作業全批全改存在的問題。
教師評改作業費時過多收效少,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尤其初中天天有數學作業,教師時時要評改。教師擔任兩個班的教學任務每天批改上百本作業,用時三個多小時。特別是幾何作業更費時。但是學生的錯誤還是頻頻出現,甚至同一錯誤屢改屢犯。教師疲于應付作業教案的批改和書寫,很少有時間進行教學改革的探索,即使有教學改革心得也難付諸實踐。學生的完全處于被動地位,其智力的開發和學生能力的培養也只是紙上談兵,更不要說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了。作業的全批全改導致學生天天忙于完成作業,不管對與錯,甚至抄襲作業。
②師生雙邊活動獲得的信息不真實,影響教學實效。學生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續,也是師生雙方獲得信息的重要通道。由于時間緊學生作業可能抄襲,教師上當受騙。教師批改后的作業學生也只知道錯了,但不知道錯在哪里,不知道怎么改才能正確。這樣的作業全批全改辛苦了師生,束縛了教改的手腳,也束縛了學生的學習。
2.作業評改的方法策略嘗試
①精心設計,布置作業,認真作業。作業評改不僅是教學的重要環節,而且是師生雙方進行教學交流和獲得教學信息的重要窗口。作業的評改要及時,要及時反饋作業信息給學生。教師根據學生作業反饋的教學信息,積極及時地修正自己的教學。在備課授課作業講評各個環節中加以糾正,使得自己的教學能夠切合學生實際,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成績。關鍵是師生共同配合,并且把作業批改的方法多樣化。其核心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得師生教學雙邊活動合為一體。
②面批面改。重點章節,關鍵知識點,典型習題,容易發生錯誤的問題,帶有普遍性的錯誤,都要精心設計練習,而且做到面批面改,保證每個學生至少有一次機會。這樣,知識的學習就避免了易錯傳錯的可能性。另外也是因材施教的好辦法,師生面對面交流,使得學生知其所以然。
③當堂作業,及時批改。新課后,當堂完成知識點練習,初步掌握做題技巧和方法。可小組或者集體討論分析,統一講解批改。小組互批互改作業,先根據教師提供的參考答案,分析同學解題的正誤,把握得失分主客觀原因,發揮不同水平學生的能力。對批改的情況特別是典型范例及錯題情況進行匯報,全班交流,并且補充練習,加強指導,力爭徹底解決,不能遺留后患。
④教師抽查。教師對小組批改后的作業要進行抽查,具體詳細準確地了解作業情況和批改意見,對作業中存在的普遍的明顯的問題要復批或面批,切實落實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