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淑霞++馬曉暉
摘 要: “農村現代遠程教育項目工程”的實施,將農村學校的教師和學生與外界樹立直接聯系,師生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為農村基礎教育實現跨越式發展奠定基礎,同時這也是一項惠民工程。在農村現代遠程教育資源應用過程中,受傳統教育的束縛,現代遠程教育資源應用仍存在一些問題,現狀不容樂觀,值得認真研究和思考。
關鍵詞: 農村中小學 遠程教育 應用實踐
時至今日,遠程教育豐富的教育資源,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使農村教育形勢煥然一新。為使遠程設備在教育教學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真正達到教育現代化,其管理和應用要在教育教學中不斷探索。
眼下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的管理與應用中存在的問題有:制度不健全導致設備正常接收資源受阻;硬件不足不能保證讓每位教師應用好現代遠程教育網絡資源及合理選用資源;學科教師對現代教育技術程度掌握不一難以營造新型校園氛圍;無全新思想觀念難以形成應用資源動力,造成遠程教育資源浪費。課題組認為建好項目是基礎,建立機制是保障,加強應用是關鍵,資源整合是任務,提高質量是目標。課題組成員結合實際,對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資源的管理應用現狀作分析,并提出對策。
1.規范管理機制,提高應用效益
首先,遠程教育項目學校要做到保證設備的安全。設備安裝調試后,要確保財產安全,真正做到防火、防盜、防塵、防漏電、防高溫等。其次,要保證設備和軟件專人管理、專人維護,做到“小故障不隔夜,大故障不隔周”。學校管理人員除維護好硬件設備外,還要及時接收信息資源,作好電教設備運行記錄,對下載的資源分年級分學科保存,建立資源整理檔案。同時,現代遠程教育設備學校要認真落摘 要: “農村現代遠程教育項目工程”的實施,將農村學校的教師和學生與外界樹立直接聯系,師生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為農村基礎教育實現跨越式發展奠定基礎,同時這也是一項惠民工程。在農村現代遠程教育資源應用過程中,受傳統教育的束縛,現代遠程教育資源應用仍存在一些問題,現狀不容樂觀,值得認真研究和思考。
關鍵詞: 農村中小學 遠程教育 應用實踐 實《遠程教育項目工程設備管理制度》、《遠程教育資源收視制度》、《管理人員工作職責》、《微機室管理制度》、《消防與安全用電制度》、《網絡安全管理制度》、《多媒體教室管理制度》等關于項目設備使用、管理與維護的各項管理制度,用制度管理設備,有設備才能應用。
2.建立有效激勵機制,確保師生使用頻率
對于現代遠程教育資源促進學校管理、教育、教學的研究,許多學校都加以重視,也取得許多研究成果。但是受教學手段和教育資源的制約,大多存在以下不足:學校硬件設施的多樣性和不平衡造成研究成果的局限性;研究往往側重于某一個環節或學科,系統性不強,尤其缺乏穩定的教育資源的全面支持;教學研究成果的推廣應用困難大,不能很好地發揮科研成果的理論指導價值和實踐應用價值。
2.1加強技術攻關,搭建信息交流平臺。
要努力將衛星寬帶網、開放式互聯網、多終端的校園網有效結合的同時,結合本校師資力量,充分利用技術優勢組建新型校園網絡平臺。即學校接入互聯網,并在各班教室、實驗樓、辦公樓等場所安裝信息接收點,將遠程教育資源服務器連接到局域網里。在每個教室安裝雙向閉路多媒體投影設備,逐步實現“班班通”。
2.2加強校本培訓,提高基本技能。
要解決遠程教育資源利用率不高的問題,必須從正確引導學生樹立運用遠程教育資源的理念做起。《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一是要培養一些骨干技術人才,有計劃地為校本培訓培養技術人才,為學校開展校本培訓奠定基礎。二是要促進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組織教師有針對性地觀看遠程教育網的示范課和評課過程,開展小組討論,探討新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三是以定期組織教師全員集中培訓,整體提高教師應用遠程教育技術的水平。主要對現代教育理論、Windows2000/XP/win7操作系統、辦公自動化軟件、Flash制作、Internert網絡知識、Photoshop(圖形與圖形素材制作)使用、課件大師等進行培訓。
3.高效的農村遠程教育應用方法
3.1增設功能教室上課周課時,提升教師的業務水平。
功能教室均設立專用課表,上課均有詳實記錄;各學科均能使用遠程教育資源,結合實際教學內容進行教學。教師在使用遠程教學資源后,都應認真反思。其次,學校要深入落實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整合教學工作,教務處要定期開展學科整合教學活動,切實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技能與素養。
3.2建立規范的電子備課操作規則。
實驗校要在負責人的主持下,提前一周備課,教研組成員研討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重點、難點、易混點和教法、學法、信息技術組合設計及練習設計;設計好電子教案,編輯成為課堂教學共享課件;各備課組成員修改、補充、完善后形成個性化電子教案。
3.3充分運用多模式教學,整合優化教學過程,凸顯學生為主體。
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模式,整合優化學科教學過程,教學設計要突出學生主體性、差異性、創造性等特征,建立互動課堂教學模式。
3.4建立督導評估制度,活動項目與定量評估結合。
將現代信息技術運用于課堂教學中,要求教師每學期擬好一份電教計劃,落實寫好一份電教教案,上好一節電教課,制好一個課件,撰寫好一篇電教論文;組織開展電教優秀論文、課題研究、教學設計方案、教師個人主頁、多媒體教學課件、學校網站、電子辦公評選活動,分級評比、量化積分。總之,切實做好遠程教育管理與實踐應用,保證“設備天天用、教師人人會、學生個個學”,實施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工程的關鍵。把遠程教育的應用作為提高農村教育質量的突破口,與農村學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推進課程改革和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緊密結合起來,有重點地解決問題。為此,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作要納入政府專項督導評估內容[1],使農村遠程教育工程真正見到實效。
學校要共同努力,建立科學、合理機制,保障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長效運行真正把這項造福億萬農村學生的“民心工程”應用好,為促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而不懈奮斗。
參考文獻:
[1]劉季.如何提高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應用效益[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09(2):73.
本文系白銀市十二五規劃課題: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效益研究BY[2013]G275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