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鳳淑
新課程教學模式多種多樣,各科教師都根據自己科目的特點探索新課程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物理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的接受能力的不同對知識點和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往往學生不能同步,時間一長學生感覺物理越來越難理解,教師感到教學越來越難把握。
根據此類現象,我校從2011年3月開始,對1年三班進行了針對物理教學的改革——分層分班教學。分層施教是分層教學最重要的環節,在課堂教學及其延伸中,既要重視學生的共同目標,又要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具體情況開展有區別的合作教學活動,使全體學生各得其所。分層教學開展時間并不長,但目前學生的反映很好,兩個班的學生都對分層分班教學滿意,課堂教學效率也跟著提高。筆者從中感到分層分班教學的必要性。
一、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將學生分層
要實現分層分班教學,首先要分班。由于學生受到認知水平的局限和思維定勢、不良學習習慣的影響;同時學生在物理學習中數學知識應用能力的差距;加之物理學科自身的學科特點,導致學生在歷次考試中考試成績與其他科目相比存在較大差距。因此主要根據學生的平時學習情況、課堂反應和幾次測試成績分A,B兩個層次。A層次的學生物理學習興趣濃厚,能力強、思維好、潛力大,接受能力強,班級中占三分之一;B層次的學生物理思維很難建立,自主學習能力較弱對物理學習興趣較低,占絕大多數。在教學過程中分層不能絕對,隨著根據學生各方面的發展階段性地進行調整。
二、對教學進行分層
在教學分層中主要包括教學目標、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等方面的分層。據教材、新課程的一般要求和各層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水平,設計、制定出分層次的教學方案,使教學的難易度與學生的實際水平相適應,既可以實現又不是輕松實現。這些分層對教學活動中的各層次學生起到定位、導向、激勵作用。例如課時目標分層,是對知識點的難易程度分層,然后對本節課應培養的能力分層:對哪幾組培養機械記憶能力、并力求掌握哪些知識點;對哪幾組培養良好的記憶儲存習慣,提高注意的穩定性、持久性;對哪幾組培養觀察分析和思考綜合能力、對哪幾組培養良好的記憶儲存習慣,提高注意的穩定性和持久性;對哪幾組提高歸納、概括、分析、綜合的能力;對哪幾組培養理論聯系實際的思路、能力等。教師根據這樣的分層情況設計課堂、學習中的提問、例題分析過程。這樣,對一些由于精神渙散、意向不定的學生可以有效地排除干擾,使其提高自我控制、自我調節的能力,學會將精力集中到固定的可以達到的方向(目標)上,學會獨立安排,調整自己的學習活動,增強意志力。
三、課堂練習和作業的分層
練習是使學生再現、鞏固、理解、深化所學知識的手段,也是保持學生持久學習興趣的手段。練習過于簡單,機械照搬課本內容,學生易感到無趣。靈活多變的問題,能使各類學生嘗到思維的味道,感受到復出之后的收獲快樂。所以,課堂練習要突出重、難點之外,還要注重把握量和度,分層聯系和作業可采取如下方法:相同的物理過程,設計不同的已知和求解;相同的知識點,從不同的情景設題;從底層到高層逐漸加大量和難度。
四、分層教學的優點
通過分層分班教學,筆者認為此教學方法有如下優點。
1.有利于所有學生的提高和學生全面素質的培養
分層,源于學生的差異,效果,來自于分層。分層教學的實施,避免了部分學生在課堂上完成作業后無所事事,同時,所有學生都體驗到學有所成,心理品質得以逐漸優化,而這又進一步促進學生更積極地探索軟、硬件知識,自主地結合理論進行操作,掌握知識,發現規律。他們的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以增強,信息素養得以提高。而且,在相互聯網的教室中,學生的層間、層內的合作變得活躍和突出,這有利于強化學生的參與意識,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團隊精神,有利于增強學生的集體觀念。
2.有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首先,教師事先針對各層學生設計了不同的教學目標與練習,使得處于不同層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這極大地優化了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從而提高了師生合作、交流的效率;其次,教師在備課時事先估計了在各層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并做了充分準備,使得實際施教更有的放矢、目標明確、針對性強,增大了課堂教學的容量。總之,通過這一教學法,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40分鐘的課堂教學效率。
3.有利于教師全面能力的提高
通過有效地組織好各層學生的學習,及時有效地處理各種突發事件,極大地鍛煉了教師的組織調控與隨機應變能力。分層教學在提高全體學生信息素養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教師更主動地學習和掌握新的技術知識和其他相關學科知識,自覺跨越本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界限,主動實施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整合教學。所有這些都有利于教師能力的全面提高。
分層教學應本著為各類學生提供最優質服務的思想出發,給學生提供各種選擇的機會,不要把著眼點局限于在一定時間內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上,而應從長遠考慮,從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上下工夫。分層教學的嘗試是很辛苦的,可是筆者認為這是讓每個學生都有一條合適的學習路徑,不至于使低層學生因臺階過陡而滋生懼怕心理甚至失去學習信心,也不至于使高層學生因學習臺階過緩而滋生驕傲情緒甚至喪失學習興趣,這樣才能使每個學生都樂于學習,勤于鉆研,使信息技術能幫助大家完成其他的任務,非常值得。
總之,物理教學應該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而符合實際地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如今教育教學改革步伐加快,如何在新的教育形勢下,對不同學生實際情況,尋找更好的教學方法,努力強化課堂教學效果是物理教師應經常思考、探討和實踐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