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哈龍++肇啟霖
摘 要: 主題團會發揮提高學生綜合素質、鍛煉班團干部成才、形成良好的班級凝聚力等重要作用。本文從主題團會的實效性出發,分析了主題團會的作用和問題,提出了打造系統化的高校主題團會建設方案,對提高主題團會的系統化、針對性和思想性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 高校主題團會 系統化建設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德育工作者對學生既要進行傳統的道德教育即人生觀、世界觀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文明習慣養成教育及民主法制教育等,又要針對新形勢下青少年成長的特點加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大學生堅韌不拔的意志和艱苦奮斗的精神,加強能夠培養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的社會公德教育及職業道德教育。高校主題團會是團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團委可以根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大學生成才的新需要、高等教育培養的新目標,以增強大學生思政工作的實效性為出發點,打造系統化的思想引領團會。
一、主題團會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一)主題團會是鍛煉基層團干部的重要平臺
主題團會的確定到開展都是其主要的策劃者和組織者,都是班級團支部的學生干部,這些班團干部大部分沒有在?;蛟合档膱F委學生會任職,班級活動是他們鍛煉能力的主要平臺和重要平臺。要想開好一個有內容、有思想、有層次、有秩序的主題團會,需要班團干部認真地策劃、精心地準備、細致地組織實施,鍛煉策劃能力、組織能力、集體決策能力等多方面能力,從而大大提高班團干部在班級和團支部中領導力和影響力。
(二)主題團會是增強支部凝聚力的良好方式
高校主題團會最鮮明的特點之一是由學生“自編、自導、自演”,班級團支部的成員在平時就生活學習在一起,通過這種特色鮮明的方式,給每一位團支部成員都搭建了一個展示自己的平臺。如果主題團會在組織上更加注重趣味性、參與性和互動性,就更容易使團支部全體成員共同參與其中,這就大大加強了班級團支部成員之間的互動交流,增進了同學之間的思想碰撞和友誼,增強了同學之間的凝聚力。尤其是一些以寢室為單位的比賽,除了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外,還大大提高了寢室成員的凝聚力。
(三)主題團會是加強大學生教育的有力渠道
主題團會是實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主題團會是高校共青團開展團的思想引領工作的重要平臺,是共青團根據黨的方針政策發揮其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主戰場之一。在主題團會上,團支部可以針對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四進四信”、“四個全面”等政策進行深入學習和積極討論,通過自我教育的方式提高其思想覺悟。此外,輔導員班主任還可以結合一些身邊的事例,開展如“生命教育”、“奉獻教育”、“感恩教育”等促使大學生樹立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積極內容。
二、當前主題團會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針對性
目前的主題團會形式一般缺乏針對性,大多是想到什么內容就開展什么內容。其實在大學生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很有針對性的。比如九月份主要是新生入學,十月份是國慶的相關內容,學期末涉及學生考試。遇到學習雷鋒日、五四青年節等重大節日團委都應有針對性的工作。缺乏針對性是目前團會的顯著特點。
(二)缺乏系統性
目前的團會大多沒有系統性,大學四年不同年級的不同階段共青團應該開展什么樣的團會教育,高校團委一般都沒有規劃。導致團會工作沒有統籌設計,內容時常重復混亂,而且沒有規劃。
(三)缺乏政治高度
目前團會的內容多集中在日常生活層面,很少將國家的政策方針落實到主題團會中,比如如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融入團會中,以此提高團會的政治高度。
三、主題團會的系統化建設
目前團會的組織和內容往往隨意,一學年中不同時期該進行什么教育沒有規劃,大學四年中每個年級應該有什么側重也沒有規劃,使得主題團會的開展非常松散,教育內容不連貫、不針對、不系統。因此,應該注重系統化建設。如何開展系統化建設,應把握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民層面的四個方面為框架,橫向上根據一學年不同時期的不同要求穿插具體內容,縱向上根據大學四年的不同階段的不同要求穿插具體內容。
首先,總體模塊上可分為四個部分:思想模塊、品德模塊、心理教育模塊和日常模塊。橫向上每一學年的每個月都應確定一個固定主題,結合不同時間的不同要求,上半年4個月和下半年4個月,共確定8個主題團會主題,在學年初就向各分團委、團總支、團支部進行布置。
其次,縱向上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進行主題團會的設計。大一新生主要以適應教育、素質拓展教育、集體主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內容為主,可以擬定以下主題:“如何適應大學生活和學習、大學生如何提高各方面素質”等。大二學生主要以生命教育、戀愛教育、人生觀教育、消費觀教育等內容為主,可以擬定以下主題:“樹立正確的戀愛觀、我們應有怎樣的人生觀”等。大三學生主要以奉獻教育、感恩教育、文明禮儀教育、傳統文化教育等內容為主,可以擬定以下主題:“傳統文化中的精髓、文明禮儀你我他”等。大四學生以文明離校教育、創業教育、就業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內容為主,可以擬定以下主題:“讓我們文明的離開母校、就業形勢和求職技巧”等。
最后,主題團會的內容設計要體現黨中央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將公民層面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四個方面內容融入其中,貫穿于大學四年的每一年。將主題團會作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力平臺和有效工具。
此外,各級團組織要加強對團會開展的監督和指導,校團委或院系團總支需在開展前統計各團支部開展主題團會的時間地點,定期旁聽檢查,保證主題團會的實效性、方向性、持續性和規范性。
參考文獻:
[1]修偉杰.高校主題班會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科技風,2010,22.
[2]陳景輝.高校主題班團會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時代教育,2015,10:81-82.
[3]石蘇平.試論主題班團會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J].高校管理,201,3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