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歡++朱雪明
摘 要: 本文提出臨床微生物檢測儀器的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給予相應的解決方案和措施,提出在教學課時、教學模式及實驗教學等方面進行改革,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素養。
關鍵詞: 微生物檢測儀器 PBL教學模式 教學思考
由于臨床醫學的飛速發展對診斷、治療、監測、預后和醫學研究的需求增多,醫學檢驗方法隨之迅速增多,臨床檢驗儀器的更新換代日新月異。目前,全球的臨床檢驗儀器在技術上正朝向數字化、網絡化、微型化方向發展。從事臨床醫學檢驗專業的人員就有必要了解現代臨床檢驗儀器的原理、使用和維修[1]。臨床檢驗儀器學也就成為高等院校醫學檢驗專業教學中的一門重要的必修課程。
近年來,臨床檢驗儀器學進行了一些教學改革,改革效果也是有目共睹。但是,臨床檢驗儀器種類繁多,實踐性強,教學內容又涉及多門學科,在不同儀器的教學上或多或少還是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就在臨床微生物檢測儀器的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自己的思考。
首先,存在教學內容多課時少的矛盾。臨床微生物檢測儀器部分理論課時共2學時,實驗課時共3學時。內容多學時少,抽象難以理解。人民衛生出版社第2版《臨床檢驗儀器學》中第十一章臨床微生物檢測儀器、第二十一章生物安全柜、第二十二章培養箱是臨床微生物檢測儀器的教學內容。雖然只有三章,但內容相當豐富,特別是第十一章內容,自動血培養系統的工作原理是重點又是難點,這對后面理解血培養的陽性陰性結果特別是出現假陽性假陰性結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這一點在微生物實際工作中也有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就第十一章血培養系統、微生物鑒定和藥敏分析系統就至少需要2學時,所以建議教研室適當增加微生物檢測儀器的理論課和實驗課課時,以便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其次,學生仍舊興趣不足,還是被動地接受教學內容。現如今幾乎所有高等院校都運用了多媒體教學,但是教學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雖然多媒體教學改變了往日死板的教學方法,它信息存儲量大、圖文聲并茂、形式新穎,大大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強課堂和實驗教學的效果,博得了同學和教師的厚愛[2]。一開始學生也很感興趣,但是多媒體教學中信息量大,以教師為主體的講授方式容易使學生感覺疲勞、情緒產生抑制甚至厭倦。并且幻燈片中顏色太多,易產生眼花繚亂的感覺,反而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3]。最重要的是,這還是一種被動式的教學模式,對知識的理解仍是孤立的、片面的,不能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整體把握能力。
這些問題告訴我們傳統的LBL(Lecture-based learning)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現代醫學發展的要求,這樣的教育模式導致學生一直處于消極被動狀態,使得教學效果參差不齊、學生對知識的印象不深刻、無法聯系實際、對理論學習無幫助、無法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不能培養學生對整體設計的把握能力,等等。
20世紀60年代,加拿大McMaster大學在醫學生中首次開設PBL課程,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學模式是以自我指導學習和小組討論組織醫學教學活動的教學方法。與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完全不同,其強調以學生為學習主體,著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及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通過PBL教學模式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理論聯系實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4]。PBL教學模式雖然在國內才剛剛起步,但是已經在內科[5]、外科[6]、醫學檢驗專業包括臨床檢驗基礎學[7]、免疫學[8]、臨床生物化學[9]等課程中顯示出突出的教學效果,是一種非常值得示范和推廣的新型教學模式。
在微生物檢驗儀器的理論教學過程中,我們也可以采用PBL教學模式。我們要進行前期準備工作及設計綜合案例、組建PBL教學小組、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等主要步驟進行教學。這些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設計綜合性教學案例。比如我們需要學生掌握細菌的鑒定及需要什么儀器及如何指導臨床醫生用藥等內容,就可以設計從病人發燒去醫院就醫—抽血做血培養檢測—生物安全柜內接種標本—CO2培養箱培養細菌—微生物自動鑒定及藥敏分析系統這一綜合案例,這樣我們就可以將血培養檢測儀、生物安全柜、CO2培養箱、細菌鑒定及藥敏分析儀串聯起來,從血液的采集、血培養瓶的使用到標本的接種、細菌的培養、細菌的鑒定,到最終得到藥敏結果,再到根據細菌對不同種類藥物的敏感耐藥情況指導臨床醫生合理使用抗生素,這些將儀器的選擇和使用方法及維護等通過具體生動的故事呈現出來。這樣的教育模式能將枯燥的儀器講授變得生動起來,能將知識有機結合起來,達到融會貫通、靈活運用的效果。這樣,學生對微生物檢測儀器的掌握就能達到新高度。
再次,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動手能力差。這個問題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理論課的教學模式的問題。由于理論課的學習興趣不足導致實驗課更缺乏主動性最終實驗技能沒有得到加強和鍛煉,動手能力和科研能力差。在課程安排上如果PBL教學案例結束后能立即進行實驗課,利用實驗室或附屬醫院先進的微生物檢驗儀器設備,進行現場情景實驗教學,使實驗室實驗教學與臨床實踐教學緊密結合起來,則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將會有明顯的推動作用。另外,我們還可以利用科研促進教學。在課堂上介紹最新前沿知識,激發學生鉆研知識的動力,不僅鞏固所學知識,而且對本學科的最新科學知識有所了解。比如,質譜分析技術在微生物檢測中的應用。不同的微生物經質譜技術檢測后可形成特異性的指紋圖譜,建立這些微生物的圖譜庫,將待測微生物的圖譜與圖譜庫進行比較確定微生物種屬,這部分內容比較新并且書本上介紹得也比較少。這樣我們可以借此機會引導學生在課后利用網絡查閱相關文獻,進一步對質譜技術在微生物鑒定乃至其他方面作詳細而深入的了解。將這些與檢驗專業有關的新知識、新領域適時地反映到課堂上,激發學生創新意識,也有利于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
以上是筆者在臨床微生物檢測儀器教學中的思考和總結。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希望這些思考能夠付諸實踐并能改善教學效果,對教和學都能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曾照芳,賀志安.臨床檢驗儀器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
[2]楊瑞芬,彭家鋼.醫學檢驗儀器分斫教學改革探討[J].中國教育導刊,2007,(10):80-81.
[3]張夢軍,張惠靜,肖正華,等.醫學檢驗儀器分析的教學改革[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05,7(2):197-198.
[4]王美蓮,王斯,曹雅明,等.PBL教學模式在病原生物學、免疫學及感染病學課程整合改革中的探索與實踐[J].微生物學雜志,2012,32(4):106-109.
[5]劉巖杜,武勛.PBL教學法及其在中醫內科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河北中醫,2012,34(2):315-316.
[6]何世偉,苗潤芝.建立典型病例庫在普外科PBL教學模式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2,6(15):134-135.
[7]謝榮華.臨床檢驗基礎PBL教學課程設計與實施[J].衛生職業教育,2011,29(23):57-58.
[8]郭凱文,邱文洪,艾永循,等.PBL教學模式在醫學免疫學實驗教學中的運用探索[J].醫學信息,2011,24(12):32-33.
[9]林勇平,劉利東,肖洪廣,等,基于問題的學習教學模式在臨床生物化學檢驗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2,9(7):853-855.
通訊作者:朱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