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貴旸
如今教育教學中教師已不再只關心學生的學習成績,更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如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更全面發展已成了教師教學中的首要任務。傳統教學中,教師總擔心學生無法完全理解知識,不能及時消化知識,以至于整節課都在不停地講,想為學生“包辦”所有,殊不知,這樣只會增強學生的惰性,降低學生的自主性,嚴重影響學生學習效率。因此,教師要改變教學思路,在課堂中實施體驗式教學,讓學生親自體驗知識的形成。
一、情境中體驗,激發學生自主探究意識
初中化學知識和內容比較枯燥無味,如果只是單純將知識講解給學生,則只會讓學生對這些知識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能了解很表淺的內容。因此,教師在課堂中要積極采用情境教學法,讓學生在特定情境中體驗化學,從而極大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培養學生強烈的探究意識。
例如:教學“燃料燃燒”時,教師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出發,為學生創設生活情境:同學們,最近出了一個報道,幾個年輕人在客廳內吃燒烤,而且燒烤期間門窗都是緊閉的,在燒烤了一段時間后,這幾個人都出現中毒癥狀,有的甚至處于昏迷狀態。同學們,你們知道為什么他們會中毒嗎?教師說完這個報道后,學生都很吃驚,吃個燒烤還能吃出生命危險來?于是,學生都化身為“偵探”,尋找“兇手”。很主動地探索,了解到燒烤所用的燃料是一種“碳”的物質,于是學生開始探究“碳”這種燃料。有的學生開始翻閱課本查閱相關知識,有的學生相互討論,在研究完這種燃料之后,學生接著探究這種燃料燃燒后會出現怎樣狀況,會形成怎樣的物質。學生都很積極主動地探究其中原理,很快找到真正的“兇手”——CO,C和O■在不完全燃燒的情況下會產生CO這種物質,2C+O■=2CO↑,而這種物質是有毒的,致使大腦缺氧,使人昏迷,甚至導致人死亡。
案例中,教師通過學生熟悉的現象為學生創設生活情境,將學生置于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場景中,讓學生親自體驗一次“偵探行動”,激發學生內心深處學習新知的強烈興趣,促使他們對問題產生探究意識,在這樣一種探究興趣的驅使下,他們積極主動,興味盎然,產生一探究竟的愿望。
二、合作中體驗,培養學生合作交流意識
個人力量是有限的,團隊力量是無窮的。適時合作能激發學生努力探究化學世界奧秘的內心沖動,帶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事實上,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對一個人走向成功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教師在化學課堂中要為學生創設一些合作的機會,促使學生合作學習,讓他們在合作中體驗快樂,讓學生在合作中體驗化學、感受化學,使自身在小組合作中相互交流、相互幫助、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例如:教學“性質活潑的氧氣”時,教師和學生一起學習完有關氧氣知識后,為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兩兩一組,相互合作,相互提問,幫助雙方檢驗、鞏固本節內容。
生1:你說一下氧氣都有哪些化學性質?
生2:氧氣特有的性質就是能支持燃燒,而且供給呼吸。
生1:很棒!非常正確。
生2:那你說一下鎂在氧氣中燃燒會有怎樣的現象出現?
生1:鎂和氧氣在燃燒條件下會發生化學反應,會發出耀眼的白光,生成MgO這種物質,這是一種白色固體。
生2:你說得都很正確,但是你好像忘了一點,就是這是一個放熱反應,所以反應過程中會釋放出大量熱。
生1:嗯,對,我忘記這個知識點了,現在我知道了,我不會再忘記了。
案例中,教師為學生創造合作條件,學生通過在合作中相互幫助、相互檢驗,完善對方的答案,促使學生在合作中共同學習、共同進步。這樣的過程不僅有利于學生掌握化學知識,使學生真正將知識在合作中內化為己有,更能在活動中不斷樹立學生的相互合作意識,提高化學學習效率。
三、實踐中體驗,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教師對一些知識點講解千百遍,也不及學生親自動手操作一遍記憶深刻。因此,教師要在化學課堂中為學生創造實踐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親身體驗化學知識的形成過程,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這些內容,并適時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例如:教學“酸和堿的反應”時,教師如果像以往教學一樣直接告訴學生酸和堿反應會出現怎樣的結果,則很難讓學生信服。于是,教師改變教學方法,將學生帶到實驗室,為學生準備好相關實驗器材,讓學生自己探索酸和堿反應到底會出現怎樣的結果。師:同學們,請主動探索酸和堿是否會發生反應,又會發生怎樣的反應呢?做實驗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學生選用NaOH溶液和稀HCl,首先在NaOH溶液里滴加幾滴酚酞溶液,溶液立即變成紅色。然后,用滴管向放有NaOH溶液的燒杯里滴加稀HCl,并不斷用玻璃棒攪拌,隨著稀HCl逐漸滴入,發現紅色慢慢變淺,最后消失了,溶液變得澄清了。這時候學生有了結論:NaOH溶液和稀HCl一定發生了反應。于是學生繼續探索,又用PH試紙測量了一下反應后的溶液的PH值,最后,發現這個溶液呈中性,于是大膽猜想酸堿反應是一種中和反應。之后,教師繼續引導學生進行酸和堿反應知識的探索。
案例中,教師讓學生參與實踐活動,通過動手操作真實體驗化學知識的形成,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體會知識形成的來龍去脈。不僅加深學生對這些化學知識的記憶,而且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更讓學生對新知產生過程有了切身認識,從而掌握鮮活真實的知識,這樣的知識對學生來說才具有生命力。
總之,體驗式教學已是化學課堂中不可或缺的一種教學方法,學生在體驗式教學中才會掌握鮮活真實的化學知識。初中化學教師在今后化學課堂中要為學生創造更多體驗機會,讓學生真正“動”起來,使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對知識有更系統的理解和認識,在體驗中更好地促進自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