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芳
[摘要]濱州市老齡人口不斷的增長,養老問題迫在眉睫。文章以加長養老護理的短板,大力推動濱州市養老護理事業發展;切實了解濱州市老齡人口的實際情況,養老任務重、迫在眉睫;通過培訓及到養老院的調查,了解到濱州市養老護理員的實際情況;加固濱州市養老護理的長板,在現有資源上求快速發展四個方面加以論述,為校政聯合大力發展濱州市養老護理培訓事業奠定理論基礎。
[關鍵詞]木桶原理;養老護理員;民政部培訓基地;一站式服務;開拓新資源
[DOI]10.13939/j.cnki.zgsc.2016.01.212
一個木桶是由多塊木板制成的,它能裝多少水,不是由桶壁上最長的那塊木板決定,而是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如果想讓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換掉其短板或將其加長才行。這就是著名的“木桶原理”。濱州市養老護理要有一個既容量大、又要牢固的木桶才能滿足當前的需要,然而現實是木桶的木板長短參差不齊,缺口很多。要想切實將這個木桶打造成濱州市養老需要的木桶,就要從多方面著手。
1 加長養老護理的短板,大力推動濱州市養老護理事業發展
截至2011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85億,占總人口的13.7%,其中65歲及以上老人有1.23億,約占總人口的9.1%,規模超過歐洲老年人口總和。養老問題已經是擺在了我們的面前,國家先后出臺了許多政策,促進養老問題的解決,為了切實解決好濱州市的養老問題,2014年3月濱州市向民政部培訓中心申請在濱州市設立養老護理員培訓基地和職業技能鑒定站,養老護理員培訓基地設在濱州市技術學院,基地投資200萬元,建筑面積2600平方米,同時配備住宿、就餐,一次可承接200人的培訓任務。鑒定站設在民政局下屬的濱州市兒童福利院,使濱州市成為全國首個設立養老護理員技能鑒定點的地級市,濱州市成為全省首個具備養老護理員培訓、鑒定考試能力的“一站式”服務基地。
基地自設立以來,不斷加大軟件、硬件投入。在硬件方面,逐步完善基地建設,基地以居家養老的模式設計,配備國內先進的教學及實訓設備。全力打造一流的養老護理培訓示范基地。在軟件方面,邀請民政部培訓中心及北京社會管理學院的專家領導到基地指導授課,聘請臺灣專家指導基地建設和培訓。引進臺灣先進的培訓模式及經驗。同時基地派出專業教師培訓學習,提高專業教師的教學水平,積極打造自己的培訓師資隊伍。養老護理培訓基地和鑒定站的設立是濱州市實施養老護理人才戰略的進一步探索,這一策略對濱州市養老服務隊伍建設及解決下崗職工再就業、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提供了新的途徑。從而加速了濱州市養老事業的迅速發展。
2 切實了解濱州市老齡人口的實際情況,養老任務重、迫在眉睫
濱州市現有人口約378萬,從以上數據不難看出濱州市的老年人口基數大,增長快,都高于同期的全省全國老年人口比例。
另外,濱州市老齡人口還呈現高齡化趨勢。2010—2013年,濱州市80歲以上高齡老人由57952人增長到90902人,從占全部老年人口的10%一躍到13.85%。高齡老人增長速度非常明顯。按照聯合國的新標準是65歲老人占總人口的7%,即該地區視為進入老齡化社會。濱州市老年人口不斷增長的數字就像一個警鐘,時時提醒我們濱州市的養老問題不得不加大解決的力度和速度。這兩年國家先后出臺了養老的相關政策,濱州市政府及社會共同努力,養老問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隨著公辦和私營養老院的建立,這些機構的建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現有養老護理人員是不能滿足需求的,專業護理員的大量缺乏,成為養老要解決的關鍵性問題之一,怎樣彌補養老護理員的缺口,提高養老護理質量,是當前必須解決的問題之一。
3 通過培訓及到養老院的調查,了解到濱州市養老護理員的實際情況
3.1 養老護理員工作強度大,工資低
在濱州市,一個40多歲的下崗女工,經過培訓學習做月嫂,工資可以從3000元很快漲到7000~8000元。如果她做的是養老護理員,工資最多3000~3500元。養老護理員對技能以及職業的素養的要求絕對不比月嫂少,他們要有“養”的技能,養老護理員每天大約工作12小時,要服侍多位老人起床、穿衣、洗漱換尿布、換床單、做房間衛生,還要給老人喂飯(一日三餐),幫助翻身、大小便、洗澡等;還要有“護”的技能,比如有老人做輸液治療、翻身預防壓瘡等一般護士具備的專業技能。此外養老護理員還要有過硬的心理素質,要不怕臟不怕累,對老人有愛心、耐心,更要細心。“久病床前無孝子”可以看出護理老人的工作不好做,養老護理員要常年照顧各種狀況的老人,尤其是那些照顧失能失智老人的護理員,他們做出的付出可想而知,但是工資報酬不高。
3.2 改變當前的緊缺職業門前冷淡現狀,養老護理員需要解放思想,提高社會地位
目前,養老護理員屬于市場“非常緊缺職業”,但是由于長期低待遇、高強度的工作以及人們在思想上的歧視,使得從業者逐漸改行,養老院護理人員流動性非常大,從而形成惡性循環。筆者接觸到許多農村的學員,培訓完之后干了不久就改行了,問他們為什么,他們的理由不是因為累而是因為親朋好友面前覺得丟人,家人也不支持。這也造成了現在好多養老護理員很不自信,甚至不愿意說出自己從事的行業。要從根本改變養老護理工作是伺候老人、不光彩的工作,就要加大宣傳讓人們認識到這是一個職業,一個當前國家社會非常需要的職業,是一個利國利民的高尚職業,更要靠政府出臺相關的政策,提高養老護理員的待遇及地位。
3.3 濱州市當前在崗養老護理員整體素質比較低,在職護理員隊伍年齡偏大
2014—2015年上半年濱州市養老護理基地對濱州市在職養老護理員進行職業技能培訓,培訓學員1087人,培訓由濱州市民政局組織。學員來自濱州市各縣區國辦及個體養老院,護理員年齡從二十幾歲跨越到五十多歲。
濱州市在職培訓養老護理員文化程度統計。
上表中本科人員多數是養老院的管理人,大專多數是養老院的醫務人員。護理員年齡比較大,文化層次低,導致接受新知識慢,工作中多數以自己的工作經驗習慣為指導,技能科學性較低。這些人平時對于行業發展趨勢,新護理技能等接觸比較少,多數人沒有關注行業發展技能提高的意識。把養老護理工作單純的作為一項生活照料工作來做。嚴重限制了養老服務的質量,妨礙了護理技能水平的提高。在技能培訓的同時,切實地體會到養老護理隊伍文化素質低這一突出特點。文化較低的護理員很難達到更高水平的培訓學習,嚴重影響到養老護理員隊伍的整體水平提高。
4 加固濱州市養老護理的長板,在現有資源上求快速發展
(1)2014年濱州市技術學院養老護理培訓基地對濱州現有在崗養老護理人員進行職業技能培訓,將濱州市養老護理行業水平整體提高一個高度。使養老護理向專業化、技術化發展。
(2)開拓高素質的養老護理員資源。濱州市加大養老護理人員培訓力度的同時,出臺相關政策,鼓勵有條件的護理院校、職業技術學院和中等職業學校、縣級職教中心開設養老護理專業,定向培養養老護理人才。鼓勵初中畢業生學習養老護理專業,并給予學習補助。2015年濱州市技術學院第一個設立養老護理專業和社會公共事務管理專業,并且與民政部社會管理職業學院實現對口升學。學生全部是免費入學學習。畢業后學校全部安排就業,學生也可以自主擇業、勞務輸出到多個國家就業。大力調動學生從事養老行業的積極性,提高養老護理隊伍的整體專業水平。
(3)2015年8月濱州市技術學院養老護理培訓基地和濱州市民政局聯合舉辦“福彩杯”濱州市第一屆養老護理員技能大賽,此次大賽給濱州市養老護理員提供交流、展示的平臺,將濱州市的養老護理事業推上新的臺階。
濱州市培訓基地準備通過正規培訓、定向培訓和中長短期多層次培訓,讓濱州市養老護理隊伍走職業化、專業化、年輕化的道路,建設一支具有崇高職業道德和熟練技能的專業化、職業化養老服務隊伍。為濱州的養老護理事業走向輝煌的明天全力助跑。在政府大力扶持下,在濱州市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將走出濱州市養老事業的新里程,為濱州市養老打造出一個全方位牢固的高質量木桶。
參考文獻:
[1]李晨,彭瑾.老齡化背景下地方政府購買公共養老服務的模式探究——以天津市為例[J].中國市場,2015(17).
[2]黃誠.候鳥老人養老服務需求特征研究——基于對海南三亞的問卷調查分析[J].中國市場,20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