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宇昊 陸珣懿 董娟 潘煜雙 劉勇
摘要:本文以嘉興市小微企業的融資現狀為基點,聯系現有融資問題,比較各種融資方式,得出創新融資渠道,并分析影響小微企業融資方式創新的因素,以在某些程度上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的根本性問題。
關鍵詞:小微企業 融資方式 調查
一、小微企業的主要融資方式及比較
(一)主要融資方式
內源性融資、外源性融資是小微企業融資的兩種主要方式。根據我們對嘉興市100家小微企業的調查顯示,內源融資占比26.44%,外源融資中通過銀行貸款的占比65.14%,其他形式融資(信托、股權融資等)僅占7.22%。由此可見,與內源性融資相比,外源性融資是目前嘉興市小微企業傾向性更強、效率更高的融資方式。
(二)融資方式比較
通過調查,我們將以上4種融資方式進行了比較(見下頁表1)。
二、小微企業創新融資方式
(一)“網貸通”融資模式
“網貸通”的應用極大地提升了融資業務的自助性和便利性,有效增強了客戶融資業務的靈活性,降低了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嘉興市工行桐鄉支行借力“網貸通”的優勢,為當地眾多小微企業提供更加貼身的金融服務,推動了實體經濟的發展。
(二)“擔保+保險”融資模式
該模式的運用有效降低了擔保機構風險,提升了擔保能力,擴大擔保數量,從而降低小微企業融資的難度。嘉興銀行在南湖區金融辦的支持下,通過與擔保公司、保險公司的多方合作,成功推出了小額貸款保證保險試點業務,為解決小微企業融資擔保難問題提供了一劑良方。
(三)“政采貸”模式
該模式簡化了融資審批流程,降低了融資成本。嘉興銀行對“政采貸”業務方案進行了優化,提供捆綁融資,對誠信指數高和社會信用好的供應商,可以將政府采購合同與供應商其他供貨合同等結合,實行捆綁融資。
(四)“專項信用貸款”模式
該模式無需提供抵押品或第三方擔保,以借款人的信用程度作為還款保證,無疑避開了小微企業貸款時的“短板”。截至2014年末,嘉興市財政共安排專項資金5.6億元,加上銀行1∶0.5的配套資金,小企業專項信用貸款規模已放大到8.4億元。
三、小微企業融資方式創新影響因素
(一)研究框架
本文擬從政府導向、金融產業環境、企業內部創新這三方面構建一級因子,最終影響小微企業融資方式的創新(如圖1)。
(二)研究假設
1.政府導向性。政府導向性包含政府對小微企業的重點支持、服務指導、法律體系的出臺與完善等因素。政府引導是有效的外在推力。針對政府的導向提出以下假設:
H1:政府的導向對小微企業內部的創新具有積極影響。
H2:政府的導向對金融產業的環境具有積極影響。
H3:政府的導向對小微企業融資方式的創新具有積極影響。
2.企業內部創新性。企業內部創新性包含企業自我發展意識、現代金融意識、合作共贏意識等,是不可或缺的內生要素。針對企業內部的創新提出以下假設:
H4:企業內部的創新對小微企業融資方式的創新具有積極影響。
3.金融產業的環境性。金融產業環境性包含經濟市場化程度、信用擔保體系、金融體系等,是最為主要的潛在因素。針對金融產業的環境提出以下假說:
H5:金融產業的環境對政府的導向具有積極影響。
H6:金融產業的環境對小微企業內部的創新具有積極影響。
H7:金融產業的環境對小微企業融資方式的創新具有積極影響。
(三)研究方法
1.問卷設計。以可觀測變量的正確性、合理性為原則,在上述假設的基礎上,采用結構式問卷,主體包括4個變量,12個母觀測項,問卷中的每個題目均采用Likert五點尺度測量方法,即1分表示“完全不同意”,2分表示“基本不同意”,3分表示“一般”,4分表示“基本同意”,5分表示“完全同意”。各潛變量的觀測變量如表2所示。
2.信度和效度分析。本文選擇嘉興賽諾機械、格蕾特電器等企業為調查對象,采取一對一問卷調研的形式,共獲得有效問卷100份,采用SPSS 19.0軟件對問卷數據進行信度和效度分析,以Cronbachα系數來檢驗各變量的信度。計算結果表明12個Cronbachα系數為0.844,說明調查數據具有較好的信度。對問卷中每個潛變量的信度分別進行檢驗,結果如表3所示,各變量的Cronbachα系數都在0.784以上,均超過了可接受值0.7,表明本文所使用的數據具有較好的信度。
在效度方面,本文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來驗證,通過應用巴特利特球體檢驗,觀測KMO值,確認數據是否適合進行因子分析。計算結果表明,樣本分布的巴特利特球體檢驗結果在1%水平上顯著,KMO檢驗結果為0.743,說明本文所用數據可以進行因子分析。通過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因子,施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轉后得到因子載荷矩陣(見表4)。結果顯示,所有可觀測變量在各自歸屬的因子上負載很高,且交叉負載程度較低,說明本文研究所用數據達到很好的效度。
(四)建模分析
本文通過結構方程模型(SEM),利用AMOS 17.0建立小微企業融資方式創新影響因子模型,使用最大似然估計法進行運算,參數的估計結果如圖2和表5所示。
從表5可以看出,H1、H2、H3、H4、H5、H6、H7的路徑參數的CR值都大于1.96,顯著性概率均小于0.05,上述假設都得到了驗證。
從圖2可以看出,政府導向對小微企業融資方式創新的影響最大,其中,服務指導與其關系最為緊密。
四、相關建議
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是一項綜合性的社會工程,政府、銀行等金融機構、企業自身都需要積極參與。政府應為小微企業提供良好的政策法律和市場環境,構筑全方位、多層次的市場融資體系和財稅體系;銀行應深化制度改革,完善金融企業制度,創新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而小微企業則應努力提升自身素質,增強內在融資能力,拓展創新性的融資渠道。根據調研、建模與分析,筆者現提出以下三方面建議:
(一)政府方面
1.規范民間借貸市場。嘉興地區民間借貸市場較發達,運轉效率高;而江浙地區也是小微企業的集中地。但近些年來該地發生了不少民間借貸糾紛,這些民間借貸糾紛背后,資金鏈錯綜復雜,拆借鏈條不斷延長,不但抬高了借貸利率,而且開始脫離實質,因此民間借貸市場急需規范。
2.設置小微企業融資幫助咨詢機構,為小微企業融資問題提供幫助,在此基礎上,結合地方實際情況,利用優勢,探索出適合當地的融資方案,引導小微企業進行融資。
3.應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減稅力度。小微企業征稅成本高、稅源薄,執法隨意性是難以根治的沉疴舊疾。小微企業減稅可促進就業,降低社會管理成本,培養長期稅源,從而減輕政府負擔。
(二)金融機構方面
1.可以成立專門面向小微企業發展的部門或增設新型小型金融機構,增加對小微企業的信貸供給。
2.金融管理部門要積極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相關要求,進一步細化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相關細則,包括放寬行業準入、下放審批權限,簡化貸款流程,提高發放效率。
(三)小微企業自身方面
1.加強自身的理財能力。有效地運用已有的資金,提高資金的利用率,加快資金的周轉。小微企業可以設置相關的部門,培養相關的企業理財專業人員,提升企業的理財能力。
2.應增強自身市場競爭力,提升品牌價值。小微企業主要從事傳統產業,產品相似性高,技術含量低,市場競爭力弱,盈利能力差。只有增強競爭力,企業的經營狀況才會得到改善,才會得到金融機構的青睞,才能改善融資難的狀況。X
參考文獻:
韓杰妮.浙江省小微企業融資困境與解決對策研究[J].商業會計,20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