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馨多
摘 要:為了保護藝術類高校學生在校期間的安全和權益,論文分析了當前藝術類高校校園安全管理的主要問題,提出了建立健全藝術類高校校園安全管理的法律和制度、提高學生管理工作者的安全意識和能力以及整頓藝術類高校周邊環境等對策,對促進我國藝術類高校校園安全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藝術類高校;學生安全;校園安全;安全管理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6)02C-0025-03
藝術類高校作為培養社會主義藝術建設者和國家藝術發展的重要基地,除了為大學生提供優質的藝術高等教育,也承擔著為學生營造和創建和諧學習生活環境的責任。在藝術類高校發展中,安全管理工作是各項學生工作得以開展的基礎,沒有了學生的安全,學生管理工作只能停留在表面,無法在實踐中得以落實,因此學生的安全問題應處于高校事業發展所有問題的首位。
一、藝術類高校學生校園安全的主要問題
(一)人身安全的主要問題
1.藝術類高校學生人身安全保護意識淡薄。
藝術類高校的學生在人身安全自我保護方面的意識顯得比較淡薄,很少有學生具備自我保護意識,腦子里想得更多的是怎樣進行藝術創作。
2.學校的課程設置問題。
在學生大四的時候,不同的工作室有不同的安排,有的工作室沒有設置教學,只有畢業設計工作。這樣很多學生都會走出校門尋找公司實習,而有的學生整天待在寢室里無所事事,喝酒上網,容易產生危險。在學生的課程設置中,會有外出寫生,這樣導致學生自我保護意識不強,獨自生活的能力較差,會有一些意外發生。
(二)財產安全的主要問題
藝術類高校相對綜合類大學,學費較高,一般的普通家庭很難支撐一個藝術類高校大學生的學費和生活費用。有的學生為了能夠賺取生活費或零花錢,出去兼職或者是替人畫畫。由于學生還沒有踏入社會,缺乏經驗,在兼職的過程中受騙的情況時有發生。
藝術類高校學生財產安全問題經過總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缺乏社會經驗。
2.個別學生素質不高。
(三)網絡安全的主要問題
1.藝術類學生網絡安全法律意識淡薄。
筆者曾經對一個班級50個學生進行過網絡安全法律知識了解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只有4%的學生對網絡安全法律表示“了解”,50%的學生表示“不清楚”,46%的學生表示“不關心”。從此能夠看出,大多數的藝術類高校學生根本沒有網絡安全方面的法律知識和意識,甚至是保持漠不關心的態度。
2.大多數藝術類高校學生患有“網癮”。
很多學生除了上課,就是宅在寢室里上網、打游戲。因為在藝術類學校,本著藝術創作的原則,晚上寢室不斷水、不斷電、不斷網,這在某種程度上助長了學生的熬夜上網習慣。不排除有一些學生晚間才能激發創作的靈感,但是由于現在的學生自控能力較差,很容易沉迷于網絡游戲。
(四)心理安全的主要問題
1.家庭背景情況。例如父母離異,給孩子造成心理傷害?;蛘呤怯捎谒囆g類高校學費較高,以及平時購買學習用具等物品價格較高,對家庭經濟條件一般的學生來說,這是很大的心理壓力,在無形中會有自卑等心理。
2.藝術類高校學生特有的藝術個性,表現在心理方面顯得比普通綜合類大學的學生更加敏感激進、多愁善感。
二、 藝術類高校學生校園安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藝術類高校學生安全管理制度的原因
由于我國法制建設的時間相對于歐美發達國家較短,反映在藝術類高校學生校園安全管理問題上就是關于高校管理法律的缺位,在高校安全管理方面還有很多問題處于無法可依的狀態,這對于一個法治國家來說是亟待解決的問題。直到2002年我國才有一部關于校園安全的規章出臺,那就是教育部出臺的《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然而這還不是一部針對于藝術類高校學生安全管理的法律。
(二)藝術類高校學生工作管理人員的原因
根據教育部的規定,在高校每200名學生需要配備一名專職輔導員,然而由于種種情況的限制,能夠達到這個比例的高校非常少,大部分高校輔導員在學生管理中擔負著更多的任務,承擔著更重的工作量。由于較少的輔導員擔負了更多的學生管理工作,一方面輔導員的工作精力都消耗在日常的學生管理中,沒有多余的精力對學生進行安全管理教育,另一方面,輔導員主要的工作精力都在日常學生管理上,無法及時地進行工作素養和能力的自我提升,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弱化了輔導員對大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高校輔導員與學生比例嚴重失調,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了大學生安全素養的提高,也直接增加了高校校園安全管理工作的難度。
(三) 藝術類高校學生自身的原因
1.藝術類高校大學生安全意識淡薄和自我防護能力較差。
有學者在研究高等教育的時候指出:“突遇一點挫折、打擊,大學生就選擇終結生命作為一種解決方式。另外,大學生的暴力事件也不斷出現,這些除了與大學生心理脆弱有關,還跟社會、學校、家庭缺乏對大學生進行生命教育有關。”
現在入學的藝術類高校大學生都是90后,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由于學生長期生活在相對較為安定、有序的校園內,對社會環境、治安狀況缺乏了解,大多數學生安全意識淡薄,安全知識缺乏,沒有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又不自覺遵守管理規定。尤其嚴重的是,有的同學自我控制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較弱,遇到危急情況,經常處理不當,造成對自身的傷害。學生缺乏社會責任感和應該具備的良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冷漠思想伴隨著一些大學生,造成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消極心態,只要與自己切身的利益無關,總是視而不見。
2.藝術類高校大學生心理環境的復雜化。
隨著大學生活的進行,要面臨畢業,面臨就業壓力和生活壓力。一部分心理較為脆弱的大學生在較強的心理壓力之下很容易出現一些心理健康問題,有的學生沉迷網絡游戲,逃避現實,追求虛擬世界的快樂。有的學生則在壓力之下選擇用破壞性的行為釋放自己的壓力和憤怒的情緒,比如一些學生破壞公物,還有的學生選擇打架等暴力方式。還有一部分學生盲目追求金錢消費和物質享受,在這種虛榮的追求中荒廢了學業,還有的學生在生活和就業壓力面前越來越自卑,越來越茫然,逐漸不能適應社會生活而產生過分的家庭依賴等等。
以上現象都是大學生多樣化的心理環境的一種體現,社會生活的壓力和就業競爭的壓力讓大學生心理壓力巨大,很容易產生心理障礙和精神問題,不利于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更有甚者會出現大學生精神失常甚至自殺和傷害他人的行為,這些情況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高校校園安全管理。
三、藝術類高校學生安全管理的對策
(一)健全藝術類高校學生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規
在現階段,國家關于藝術類高校學生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規極不健全,短期內很難形成完善的體系。作者在這里建議國家立法部門應該以國家高校管理的法律為依據,積極組織法律專家、全國高校校園安全管理理論研究人員有計劃、有目的地對高校校園安全管理的法律問題進行研究,同時虛心聽取一線工作者的意見,注重學習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模式,為法律法規的制定打下堅實的基礎。
健全法律法規,是為了保障藝術類高校學生的安全,鄧小平同志曾經提出,穩定是一個內涵十分豐富的綜合性概念,既包括政治穩定、思想穩定、經濟穩定,又包括社會秩序和國際環境穩定等。
在藝術類高校的保衛工作中,法律法規還應當完善。實踐證明,沒有法律保障,就沒有執法權,保衛工作從也就沒有地位和權威,就不可能有穩定的隊伍、先進的設備以及其他充足的物質補給,從而不能有效地預防犯罪和打擊犯罪,有效地保證校園的安全和穩定。
(二)完善藝術類高校學生安全管理的規章制度
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紐斯說過這樣的話:“學校的長處全在制度,因為制度才是一切的靈魂,哪里制度穩定,哪里便一切穩定;哪里制度松垮,哪里便一切松垮和陷入混亂;而制度恢復之時,一切也就恢復?!彼囆g類高校的學生安全管理制度也需要改進和完善。作者認為,高校有必要建立穩定的學生安全管理領導小組,健全學生安全事故的行政追究制,督促各級領導建立安全穩定的責任制,從而促使各級管理人員和工作人員都能夠在第一時間準確地了解和把握新出現的不穩定狀況或問題,并能夠將安全穩定工作的各項職責具體落實到每一位工作人員的身上。同時,學生安全管理領導小組應該針對以往發生的學生安全事故的原因、特點進行深入分析,總結出不同類型事故發生的規律,建立能夠保障學生安全的管理制度,最大程度降低各類突發事件帶來的損失,確保安全穩定工作扎實開展并落實到位。應該針對藝術類高校學生獨有的特點與個性,建立管理規定,一方面保障學生的安全,另一方面保護學生進行藝術創作的天性。
(三)提高藝術類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者的安全意識和能力
1.提高學生管理工作者的安全意識和能力。
作者認為,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者如果沒有一定的安全能力,那么這個學校的學生安全工作就很難順利地開展下去。要想做好高校的學生安全工作,就必須提高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者的安全意識和能力。第一點要求學生管理工作者從思想意識上去除以往的懈怠,把學生的安全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第二點要加強學生管理工作者的學習,如果學校內部沒有相關課程,可以派代表去其他高校進行系統的學習,回來傳授給學生工作人員。
2.提高保衛工作者的安全意識和能力。
首先要推進藝術類高校安全保衛隊伍的規范化建設,樹立先進的高校安全保衛隊伍的建設理念,改革高校安全保衛隊伍的管理機制,優化高校安全保衛機構設置。其次要提升高校安全保衛隊伍素質,抓好思想政治教育,樹立主人翁態度,提高安全保衛隊伍文化素養、業務素質。
3.提高公寓工作者的安全意識和能力。
公寓管理也是學生安全管理的一個重要工作,必須加強公寓管理人員的安全能力,切實提高公寓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加大對公寓管理的考核,去除公寓管理人員的懈怠思想。在以制度為基礎保障公寓生活秩序的同時,應該施以“人性化”的管理,為學生努力創建一個安全、文明、和諧的宜居環境。公寓管理的老師應該用真心、愛心去呵護學生、關愛學生,這樣就容易走進學生的生活,從而能了解學生的生活情況、學習情況、家庭情況甚至是感情情況等,有利于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緩解學生之間的矛盾,對學生可以進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另外,建議建立學生安全自我管理委員會,采取“用學生管學生”的方式,利用學生干部加強對學生公寓的巡查和走訪,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匯報,爭取將隱患扼殺在萌芽中。
(四)培養藝術類高校學生安全意識和能力
1.培養藝術類高校學生安全意識。
人的安全意識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后天培養的。藝術類高校應該開設培養學生安全意識的課程,還要通過多種層次、多種形式的安全宣傳教育,將安全教育融入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 使得學生牢固地樹立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安全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部分 ,是人才全面發展所必需的教育?,F代教育要重視素質教育,同時,在當前嚴峻的社會形勢下,必須重視高校學生的安全教育。
2.提高藝術類高校學生安全能力。
具體來說,可以開設關于交通、消防等安全管理的培訓活動,也可以采取安全專項講座的方式,或者利用播放交通以及消防等方面的安全警示影片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安全法律法規教育活動等。讓學生參與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培養安全能力,切實感受安全的重要??梢岳脤W校的團委、學生會、公寓自我管理委員會、心理協會,由學校老師帶領,開展多個關于培養學生安全能力的活動。同時,藝術類高校要對學生進行網絡安全教育,大力提倡綠色上網,自覺抵制網上有害信息的侵蝕,倡導健康的上網方式,提高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在思想上形成一道網絡安全的防火墻。
藝術類高校的安全穩定不僅是構建和諧社會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培養社會主義藝術人才的重要保證,也是藝術類高校發展、改革和穩定的保障。
面對目前的高校學生安全管理,以及日益明顯的學生安全問題,在我國目前還沒有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法律法規的情況下,作為我國教育的領導者,教育部應該進一步健全藝術類高校學生安全管理的政策制度;各個藝術類高校,應該進一步提高教師、學生的安全意識,提高安全教育水平,完善關于學生安全管理的規章,以使學生有一個安全穩定的生活和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1]周蕾.高校開展生命教育的意義和內容[J].成功教育,2007,(1).
[2]余芳,楊增杰.我國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現狀調查報告及策略分析[J].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3,(1).
[3]程國富.鄧小平關于穩定思想的主要內容[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2,(2).
[4]郭愛昕.中美高校安全管理比較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03,(7).
[5]夸美紐斯.夸美紐斯教育論著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6]臧連興.淺談高校寢室管理問題及對策[J].高教研究,2013,(10).
[7]黃偉燦.為了校園的平安:上海高等學校公共安全管理[M].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