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翠東
[摘要] 目的 探討延伸護理在老年骨折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方法 選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老年骨折患者152例,隨機分為兩組,每組76例,研究組實施延伸護理干預措施,對照組實施常規的出院指導,比較兩組疾病相關知識、肢體功能康復狀況及骨折愈合程度;依從性及生活質量。 結果 研究組疾病知識知曉程度、肢體功能恢復狀況及骨折愈合程度得分、依從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出院后6個月生活質量評分均較出院時有明顯升高,研究組升高的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老年骨折患者實施延伸護理干預后可增加對疾病知識的了解程度,提高遵醫行為依從性,促進疾病康復,提升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 骨折;依從性;生活質量;延伸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6)01-136-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xtended care in elderly fractures patients. Methods 152 cases of elderly fractures patients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4, all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re were 76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implemented the extended care interventions, the patients of the control group were implemented the general discharge guidance, the disease-related knowledge, physical 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 status and degree of fracture healing; compliance and quality of life i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knowledge about the disease, the recovery of limb function and the degree of fracture healing score, the compliance rate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quality of life score of two groups on the sixth months after discharg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discharge,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Elderly fractures patients treated with extended care can increase the level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ease knowledge, improve compliance compliance behavior, promote recovery from disease, enhance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Fractures; Compliance; Quality of life; Extended Care
近年來,隨著我國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及交通業的發展,老年骨折患者所占比例呈現逐年升高的趨勢,此外,老年人骨質疏松、變應能力較差,也促進了老年骨折患者數量的增加[1]。雖然骨折后采用手術的方法治療可使老年骨折患者生活質量有明顯的提高,但老年患者身體機能下降,自身修復能力弱,且常伴有呼吸系統、心血管、內分泌等多方面的疾病,術后恢復緩慢,骨折愈合速度較慢,臥床時間長,并發癥發生風險高,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2-3],有效的護理對老年骨折患者疾病的康復及并發癥發生率的降低均具有重要的意義,可顯著加快患者的康復速度,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本研究采用延續護理措施對我院治療的76例老年骨折患者進行干預,效果較好,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中152例老年骨折患者均為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病例,其中男96例,女56例,年齡最小60歲,最大87歲,平均年齡(69.1±10.5)歲,骨折類型:股骨干骨折57例,股骨頸骨折45例;股骨粗隆間骨折32例,髕骨骨折18例;體重46~77kg,平均體重(59.3±9.8)kg,住院時間10~28d,平均住院時間(17.3±3.8)d,受教育程度:小學及以下92例,初中/中專至高中55例,大學及以上5例,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76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住院時間、受教育程度等一般資料方面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的出院指導,主要包括飲食指導、休息指導、康復訓練、復查等內容,主要以口頭教育為主。研究組給予延伸護理干預,(1)建立患者隨訪信息登記表,記錄患者一般情況,包括姓名、年齡、受教育程度、具體疾病類型、用藥及自我護理能力測評等內容。同時對患者心理狀態、手術形式、關節活動度、出院時骨折愈合程度、功能恢復程度、自護能力、知識掌握程度、有無并發癥等情況進行詳細了解,為制定延續護理計劃提供可靠參考。(2)制定延伸護理計劃,出院前對患者的疾病康復情況進行評定,與患者及家屬共同制定出延伸護理計劃,以保證其系統性、全面性及個性化。給患者發放一張寫有科主任、護士長、隨訪護士聯系電話的卡片,以便于在康復過程中出現問題隨時進行咨詢。(3)電話隨訪,對患者院外遵醫行為的執行情況進行了解并督促,詢問疾病的康復情況,了解患者的飲食起居情況等,對患者存在的疑問給予解答[4]。隨訪根據患者出院的時間決定隨訪的頻率,在患者出院前期,頻率較高,1次/周,由于在該階段內患者剛剛出院,失去醫護人員的精心護理后,對自護能力或家庭成員的護理能力缺乏信心,難免會存在一些不良情緒,如緊張、焦慮等,因此,前期隨訪次數密集;后期隨著患者自護能力的提高及身體的康復,改為每半月1次,每月1次;每次隨訪完畢后將隨訪的結果進行仔細記錄,有隨訪人員不能解決的問題要和小組成員進行討論后回復患者,必要時可進行家庭訪視。(4)入戶隨訪,與患者及家屬進行面對面的溝通,更好的評估患者的遵醫行為,鼓勵正確的行為,指導患者改正不良的行為,根據患者的康復情況、職業、文化程度、心理狀態、所處環境等對延伸護理計劃進行及時的調整[5],逐漸提高患者治療與護理的依從性,對不健康行為予以干預。同時,根據患者的接受能力展開分層次的指導,并且結合患者自身的具體情況展開不同的教育指導,保證患者可以在短時間內接受大量信息,從而明確疾病康復的注意事項,盡快恢復健康。(5)家庭社會支持,鼓勵家庭成員及親戚朋友多關系、安慰患者,以促進疾病的康復;邀請功能恢復良好、自我護理能力較強的患者將自己的心得及體會向老年骨折患者做介紹,邀請專家到社區服務中心做相關內容的講座,以便于患者及家屬更多的了解、學習疾病相關知識及護理能力。
1.3 觀察指標
疾病相關知識、肢體功能康復狀況及骨折愈合程度,采用開放性問卷進行調查,總分共100分,根據得分可分為優、良、中、差四個等級,其中優為分數介于90~100分者;良為分數介于80~89分者;中為分數介于70~79分者;差為分數在70分以下者[6];依從性:從堅持康復鍛煉、按時復診、按醫囑用藥、合理飲食、規律生活、異常情況及時就醫等方面將依從性分為完全依從,部分依從、完全不依從,依從率=(完全依從+部分依從)/總例數×100%[7]。兩組生活質量用生活質量(SF-36)量表標準版評定,該量表共包括八個方面,分別為軀體功能、軀體角色、機體疼痛、活力、社區功能、情感角色、精神健康、總體健康,最高分為100分,最低分為0分,該量表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質量越高,反之表示生活質量越低[8]。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用SPSS17.0統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表示為()的形式,兩組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的形式表示,兩組比較行x2檢驗,以P<0.05為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疾病相關知識、肢體功能康復狀況及骨折愈合程度比較
研究組疾病知識知曉程度、肢體功能恢復狀況及骨折愈合程度得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遵醫行為依從性比較
對兩組患者進行為期6個月的隨訪,研究組依從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
研究組出院時生活質量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出院后6個月生活質量評分均較出院時有明顯提高,研究組提高的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骨折康復所需要的時間較長,現階段,優質護理服務僅局限在患者住院期間,在院時患者可接受到醫護人員專業的治療護理,出院后就意味著患者與醫院關系的結束[9]。老年骨折患者由于各項機能減退、骨質疏松嚴重、骨質條件差、骨折愈合速度慢且大部分老年骨折患者伴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基礎病會明顯延長康復期[10-12],臨床對骨折患者多采用手術治療,但是成功的手術治療并不能對治療效果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只是治療的第一步,患者功能的恢復、生活質量提高的關鍵取決于術后康復鍛煉及良好的生活方式[13]。
此外,為了節約醫療資源、降低醫療費用,醫院會將患者的平均住院日盡可能的減少,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由于患者及其家屬疾病相關知識匱乏,難以將足夠的專業知識在短時間內掌握,出院后康復的需求得不到滿足,使自行進行功能恢復鍛煉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如在醫院內度過康復期會使患者家庭、醫院及社會負擔明顯加重[14-15]。導致大部分患者出院后很多問題不知如何面對,如功能鍛煉的方法、具體時間等,要想得到相關的治療康復信息,必須通過回院復診這一途徑得到,因此,部分并發癥多由照護不周造成,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受到嚴重的影響[6]。
老年骨折患者缺少對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對待疾病沒有較為準確的認識,擔心疾病會對家庭造成巨大的經濟負擔,對心理狀況造成一定的影響。同時,老年患者沒有意識到飲食營養、服藥依從性以及康復運動對骨折康復的作用,往往對這幾方面沒有予以高度重視。因此,有必要對患者的飲食觀念、服藥依從性以及康復運動方法進行指導。飲食干預在骨折生長期尤為重要,對于患者糖尿病、高血壓的患者,還要根據病情特點制定適當的飲食方案。對于骨折患者來說,最重要的是使患者患肢功能得以恢復,使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明顯提高。因此在康復運動中,運動強度應該逐漸增加,要充分考慮骨折部位的感覺,以無明顯疼痛為主,根據具體情況制定適當的康復鍛煉計劃。骨折部位不同,注意的情況也不同,例如脊柱骨折患者2個月內不能起床;肢體骨折在骨折愈合前不能負重等。同時,老年患者由于年老體弱,發生并發癥的機率較高,例如褥瘡、泌尿系統感染以及肺部感染等,因此,需要對患者的康復情況進行及時了解。
延伸服務是近年來提倡的一種人性化服務模式,可促進疾病的治療,其本質實際上是健康管理[16-17]。與傳統護理模式比較,延伸護理服務有了更明顯的改進,優勢更明顯,使患者在家即可享受到專業的護理服務,從而使患者意識到護理對于疾病的康復具有重要的作用[18]。本研究中,延伸護理主要通過五個方面實現:建立隨訪信息登記表,使醫護人員準確掌握患者的各項基本信息,有利于延伸護理的開展;制定延伸護理計劃,通過與患者及家屬一起制定延伸護理計劃,不僅可以保證護理的合理性,還可以提高患者對護理重要性的認識,讓患者及其家屬認識到護理對康復的影響;電話隨訪,有利于及時了解患者疾病的康復情況,同時對于患者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或者疑惑給予耐心解答和指導;定期進行隨訪,出院后患者得到的護理不夠專業,前期隨訪可以對其護理方法進行親身指導,并掌握患者的恢復情況;家庭社會支持,鼓勵、關心患者,讓患者感受到來自家庭的關愛,提高患者治愈的信心。通過病友間相互交流,不僅可以消除患者內心的不良情緒,使患者掌握疾病相關知識,還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療信心。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疾病知識知曉程度、肢體功能恢復狀況及骨折愈合程度得分、依從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出院后6個月生活質量評分也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老年骨折患者實施延伸護理干預后效果明顯,不僅可使患者增加對疾病知識的了解程度,提高遵醫行為依從性,促進疾病康復,提升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蔡桂花.心理護理在老年骨折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刊,2015,42(4):116-117.
[2] 朱秋紅,孫立,黃麗,等.心理干預在老年骨折患者術后的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13):136-137.
[3] 周永萍.老年骨折患者的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28):296-297.
[4] 劉文文.延伸護理干預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康復依從性的影響[J].現代醫藥衛生,2013,29(17):2569-2570.
[5] 馬平葉.延伸護理對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后患者生活質量及髖關節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8):106-108.
[6] 胡霞.延伸護理干預對骨折出院患者康復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17):99-102.
[7] 黃月霞.綜合性護理對下肢骨折臥床患者并發癥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6):72-74.
[8] 鄧蘭英,巫梅嵐,黎小群.舒適護理結合生命力保養對提高下肢骨折患者生活質量的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29):307-308.
[9] 陳穎,蔡燕顏,陳進星.院外延伸護理對老年髖關節置換術后康復的影響觀察[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36(7):1081-1083.
[10] 蔣冬萍,蘇德春,高倩.老年骨質疏松骨折患者的高危因素與護理干預措施[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36(16):2465-2466.
[11] 周國強,周紅光.老年不穩定性股骨粗隆間骨折不同手術方法的對比分析[J].山西醫藥雜志,2015,44(9):1033-1034.
[12] 高遠,屈波,孔丹,等.護理干預減少老年髖部骨折術后再骨折的隨機對照研究[J].解放軍醫學院學報,2015,36(6):614-617.
[13] 仇婷,陳麗萍.高齡髖部骨折患者出院延伸服務及居家護理探討[J].護理管理雜志,2013,13(11):809-811.
[14] 李霞,王鋒.老年骨折康復期的家庭護理[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3,15(5):304.
[15] 蔣小劍,何國平,賀愛蘭.人工髖關節置換患者居家護理服務指標體系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1,26(10):26-29.
[16] 白潤莉.延伸護理對腦卒中病人出院后遵醫行為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4,12(12):1085-1086.
[17] 林靜.出院后延伸護理對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治療依從性及自理能力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4):499-501.
[18] 劉曼,盧麗.延伸護理在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術后康復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2):48-49.
(收稿日期:2015-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