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
摘 要:美國是當今世界的教育強國,家校合作起步較早,一直在通過各種途徑,最大限度地挖掘家長參與在學校教育中的價值。文章主要介紹美國內華達州家校合作有效性的六大標準,在此基礎上,思考我國當前家校合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提高我國家校合作有效性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美國;內華達州;家校合作;有效性;標準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6)02C-0046-02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社會對人才質量要求的提高,學校和家庭的合作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早在19世紀20年代,家庭參與學校教育被提出后,美國教育部門就已經開始重視家校合作。時至今日,通過家庭參與學校教育以提高學生的學業水平,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已成為美國教育改革的重點關注領域之一。
一、美國內華達州建立家校合作有效性標準的背景
30多年的研究表明,家庭參與學校教育對學生成就至關重要。因此,加強家庭參與的有效性是美國內華達州的立法部門、教育部門、17個學校學區開展教育工作的基本目標之一。內華達州參議院通過了Bill143號議案,經該議案授權,內華達州在2007年成立了家長參與和家庭參與咨詢委員會(Advisory Council on Parental Involvement and Family Engagement)。該咨詢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為協調聯邦和州在家庭參與的實施、評價等方面的不同需求提供支持性建議。此外,在實踐方面,該委員會將通過數據庫資源為各學區和學校的家校合作提供實踐指導。2015年9月,家長參與和家庭參與咨詢委員會提出了內華達州家校合作有效性標準,為衡量該州各學區的家校合作有效與否,提供了可靠性的依據。
二、內華達州家校合作有效性標準的內容
(一)歡迎所有的家庭和學校合作
家校合作有效性的第一條標準是學校歡迎所有家庭參與學校工作,即家長積極參與學校生活,并在參與的過程中感受到歡迎、體驗到參與的價值。一方面,學校在尊重學生、家長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前提下,為所有學生和他們的家長提供一個積極健康的教育環境。另一方面,學校重視、尊重和歡迎所有的家庭參與,并將他們看作學生學習支持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具體的表現主要包括:1.教室里是否張貼有鼓勵家長參與的標語。2.邀請家長走進教室,和教師一起幫助學生為一學年的學習制定計劃。3.在尊重家長工作時間的前提下,為學生和家長舉辦一些校內或者校外活動。
(二)有效的交流
有效的家校合作中,家長和學校教師、管理者之間的交流是以互尊互重、愉快融洽為前提的。在學年開始的時候,教師應給予家長參與的肯定,主動與家長保持聯絡,邀請家長參觀校園、教室,參與到孩子的學習中,使他們了解到參與孩子教育過程的重要性。教師和家長雙方的互動、合作應采用雙方都可接受并容易理解的方式,同時,教師應對文化水平不同的家長采取不同的溝通方式。
(三)支持學生的成功
有效的家校合作有一個重要的表現:家長和學校都以支持孩子的成功為合作目標,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教師向學生家長呈現相關的信息,使家長能夠了解到自己的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家長得到的信息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教師依據每位孩子的不同需求、學習狀況、目標差距而進行的反饋。第二,教師為家長有效地幫助孩子學習、生活提供支持。學校有必要對學生家長進行教育培訓,為家長提供有效的信息和訓練。主要內容包括:如何在家中輔導孩子學習,如何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果的溝通等。
(四)支持每一位孩子
家校合作有效性的第四個標準是:支持每一個孩子。家長有權支持自己和他人的孩子,以確保所有的孩子能夠得到平等的對待,獲得各種學習支持。首先,利用工作室、工作手冊和網站,讓家長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學校各項政策。其次,教師為所有家庭提供更大范圍的服務。例如:讓家長了解如何獲取學習資源,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再次,家長與教師經常見面溝通,歡迎家長為孩子成長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張。最后,教師注意發展家長的教育能力,在學年末,邀請家長參加學校會議,了解孩子下一個年級需要學習的內容和需要實現的目標,幫助學生實現年級階段的過渡。
(五)分享權利
學校和家庭的有效合作要以雙方在制定影響孩子成長的策略、決定中有平等話語權為保障。鼓勵家長以多樣的支持角色(學校的志愿者、參觀者和決策者)更大可能地參與到學校工作中來。具體表現在:學校鼓勵家庭成為學校系統的積極參與者,參與學校董事會議、計劃制定會議等;學校聯系不同文化背景的家庭,由這些家長組成家長委員會或者家長小組。
(六)與社區合作
家長、學校教師、管理者與社區成員合作,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更多的機會。這些活動包括:設立社區服務項目,在參與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社會生活適應能力;邀請社區的負責人到學校講解有關健康、安全的知識;教師帶領學生到當地的社區進行實地參觀等。
三、對我國家校合作的啟示
(一)樹立平等的家校合作觀
美國內華達州的家校合作過程中,家長在學生教育成功中的重要價值得到了充分肯定。家校合作要以雙方在制定影響孩子成長的策略、決定中有平等話語權為保障。然而,我國的家校合作都被置于學校事務的邊緣,不僅使家長失去了參與的積極性,還可能使得家長過分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忽視全面發展。因此,要改變這一現象,我們需要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學校教師要轉變觀念,認識到家長參與的重要性,并在教學過程中積極主動與家長溝通,使得雙方能夠建立一種良好的感情紐帶。第二,家長要主動參與學校工作,在各種合作中發揮自己的作用,提出建設性意見,使得自身的重要價值得以凸顯。
(二)采用有效的溝通技巧
內華達州強調在互尊互重、愉快融洽的前提下,進行有效的家校溝通、交流。在我國,家長會是最常見的家校合作形式,教師在家長會上多講學生的問題和不足,卻很少與家長協商解決問題的辦法。要提高溝通的有效性,筆者認為可以采取的具體措施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第一,雙方主動溝通。教師多到學生家中進行家訪,家長多到學校與教師溝通。第二,雙方坦誠相待。在溝通中真實地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通過互相協商找到雙方都認可的、最好的解決途徑。第三,雙方互相理解。在合作中,能夠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問題,用理性的態度參與到合作中。
(三)提供家長參與的有效支持
內華達州要求學校在合作中能夠為家長提供有效的支持,學校開展各種培訓。在我國,家長的文化程度差距更大,而且他們在如何科學有效地輔導孩子學習、生活的問題上,缺乏科學的認識、態度和能力。所以,我國的各級學校在家校合作過程中,應該給予家長有效的支持。具體做法有:第一,為家長建立網上學習資源庫,擴大家長獲得資源的途徑。家長通過上網學習,深入了解孩子的學習內容,在輔導中更加有針對性。第二,學校成立家長輔導小組。輔導小組的教師定期與家長溝通,了解他們存在的問題和需求,向各位家長提供差異性的輔助支持。
(四)優化家校合作形式
內華達州家校合作的形式多樣。例如,發放家長手冊、參觀校園、走進社區等。目前我國的家校合作還停留在“形式上的參與”這一層次上,家長的參與方式主要是家長會,家長會的內容也比較固定。筆者認為,有效的家校合作需要通過多樣的合作形式才能得以實現,因此,優化我國家校合作形式是我們的必然選擇。第一,改善家長會的形式。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召開分層次的家長會,家長在一起能夠圍繞共同的問題集思廣益。第二,在節假日或者周末,組織家長和孩子一起參觀社區、博物館、科技館等。第三,提高教師進行家訪的質量,將其納入到學校考核教師能力的范圍內。
參考文獻:
[1] 侯娟. 談家校合作的問題與對策[J]. 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7,(4) .
[2] 邱興. 家長參與學校管理的中外比較研究[J]. 外國中小學教育, 2006,(12) .
[3] 劉翠蘭. 影響家校合作的因素分析與對策研究[J]. 當代教育科學,2006,(20) .
[4] 周月朗. 近年來美國家校合作的研究與實踐[J]. 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 2006,(4) .
[5] 李忠東.美國家長參與辦學貢獻大[J]. 上海教育,2005,(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