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松藻煤電有限責任公司 李平
加強國有企業資產管理的思考
重慶松藻煤電有限責任公司 李平
國有企業是我國數量較多的企業類型,不同于一般企業,國有企業的資產屬于全民所有,資產是國家經濟的物質基礎,與社會主義制度相契合,對推動國家發展、發揮社會職能和解決就業都有巨大的作用。近年來,市場競爭不斷加劇,國有企業作為國家重要的戰略企業,受到了巨大的沖擊,彼此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因此,只有深化改革,突破改革的瓶頸才能取得更大的進步。而由于受到傳統資產管理模式的限制,我國很多國有企業資產管理能力不強,很多資產被閑置下來,無法發揮作用,運行效益不高。針對這樣的情況,國有企業必須結合當前改革的新形勢,必須在經營過程中強調對資產的嚴格管理,提高整個資產的運營效益,找出原來管理模式的弊端,并提出資產效益的最終目標,從而更好地完善國有企業的資產管理,實現資產的高效運用。
國有企業 資產管理 問題 對策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尤其是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各種資產組織形式的企業開始分散出現,國有企業作為我國資本的集中經營部分,受到了巨大的沖擊,資產管理也變得工作愈加重要,控制的難度也隨之有所加大。由于固有觀念的束縛,我國國有企業的資產管理意識還較為淡薄,缺乏科學的制度規劃,且內部人員的素質能力有限,導致國有資產存在流失的風險,企業的運營效益不高。從本質上而言,企業經營的好壞,國企對國家的貢獻率,最基本的衡量依據即為資產的運作效率。針對目前社會發展的新趨勢,本文就結合我國國有資產的管理情況,簡單闡述一下其中存在的不足,并切實提出有效的方法加以改進,提高資產的管理效率。
資產管理是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內部控制的重點領域,對維持國家經濟建設,保證百姓的就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提高企業經營效益的基礎。但是傳統的資產管理方式過于根深蒂固,對資產認識有限,很容易引發管理問題,制約資產的合理分配,不利于組織開展工作,具體而言其中存在的問題如下。
1.1 缺乏嚴格的法律保障
近年來,針對國有企業資產管理改革的方案不斷提出,國家相繼出臺了部分法律規范,如《國有資產管理法》、《國有資產管理暫行條例》以及《國有企業監督管理條例》等,這些法規制度都在國有企業資產管理方面發揮著一定的保障性作用。然而從深層次入手探究,我們會發現我國有關國有企業資產管理的法規還存在很多漏洞,內部規范不健全。例如,關于折舊費用資產的計入不夠嚴謹,具體的年限也沒有規定,不利于監督機構發揮職能。
1.2 出資人體制的不完善影響著資產管理工作的有效組織與落實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國有企業的出資人制度就是等同于資產管理制度,這是對資產經營與管理的統稱?,F如今,我國有關國有資產出資人制度的體系還不夠完善,在實際管理中存在很多偏差,多頭管理和強化管理問題較多,且資金的來源也較為分散。與此同時,由于受傳統思想的限制,導致資產管理部門之間無法協調好各自的工作,市場化經營遭遇不小的阻礙,不利于經濟效益的提高。
1.3 資產的使用效率不高,存在流失現象
國有企業資產管理與資產的配置息息相關,但是由于企業管理上的漏洞,使得部門責任人權責不明,存在資產重構的問題,很容易導致企業資產的閑置,各類資產的使用效率較低。與此同時,國有企業的資產經常用于流動性花費,無形中就會增加額外損失,一項數據表明某國有企業的資產流失率達到10%以上。
1.4 資產管理的整體效益受到影響
國有企業資產管理體制在實際構建中的問題,主要是由于國有企業資產管理目標定位上的缺陷,它嚴重制約著資本的高效利用,不利于資本市場化的運作。據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國有以及國有控股的企業的資產總值在我國工業資產總值中所占比重約為50%,工業貸款比例約為60%,而國有企業所創造的工業產值卻在總產值中所占比重卻不足40%??梢?,資產管理目標的不確定已經嚴重影響了我國國有企業的整體發展效益。但在我國經濟體制中,國有企業,尤其是大型的國有企業承擔著較重的社會責任,這種企業資產管理的效果和整體的經營效益不理想,同時也對我國國民經濟整體的發展存在一定的影響。
簡而言之,我國國有企業在資產管理中還存在很多漏洞,管理過程不夠嚴謹,工作順序混亂,且管理過程缺乏規律,企業必須結合現狀,采取具體可行的策略實施管控。
所謂“國有資產管理”,實質上就是對國有企業資產進行的整合與利用,資產作為企業經營的基礎,管理作用十分重要。資產管理并不是簡單的賬目計算,而是要根據企業的經營情況做出資金、固定資產、流動資金的科學管理,從而避免浪費。
第一,有利于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市場經營過程中存在責、權、利等各種關系,通過資產的嚴格管理,有助于企業建立現代化的運行模式,解決企業在市場運作中存在的不足,促進資本管理的一體化建設。另外,強化資產的管理還能夠進一步推進監督職能的發揮,維護各方利益和合法權益,實現監督與決策的互相制約,防止不當行為的出現。
第二,有利于避免資產的損失。據調查發現,我國國有企業資產管理中的漏洞最突出的表現即為資金的大量流失,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資產管理不嚴格,缺乏強有力的監督。因此,從根本上強化內部控制,嚴格做好資產管理能夠最大限度的預防資金的外露,通過資產的清查和評估,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第三,有利于國有資產更好的運營。目前我國的國有企業規模逐漸壯大,資產數量持續增多,只有對資產進行全面統籌性管理,制訂嚴格的管理計劃,才能將大量的資產進行合理使用,滿足現代化建設的需求,保證決策的科學性。
通過上述內容的論述,我們已經能夠清楚地了解到影響國有企業資產管理的各種因素。想要解決管理上的漏洞,就必須結合實際分析問題,提出有效的方法嚴格實施管理。
3.1 積極推進資產管理辦法和監督體系的建立
管理辦法與監督體系是國有企業資產保管的重要內容,對整個企業的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想要強化企業資產有效管理,就必須從立法上著手,通過完善監管做好對資產的監督。
其一,立法體系要具有不可侵犯性,對企業的資產概念能夠進行有效的界定,且將各種資產轉化方式以規范性的方式提出。
其二,立法規范要全面考慮國有企業的經營狀況,將未來發展列入參考范圍之內,嚴格規范資產所有權。與此同時,還要分離資產所有權與經營權,劃分清晰兩者的范圍。
其三,落實和完善法律監督機制,用科學的法律規定資產管理的法規章程,發揮監督的效力。
3.2 構建責任制,理順資產管理體系
國有企業資產的嚴格管理必須要以健全的制度作基礎,企業要結合實際建立科學的、能夠量化的資產管理責任指標,且制度必須體現發展與個性、最終的經營目標等。另外,企業要在內部建立經營管理制度,構建法人治理結構,把握好經營的命脈。
3.3 規范改革制度
一方面,企業要樹立正確的資產管理思想,對國有資產的劃分做出明確的界定,在資金利用之前做好資產的核算與盤查,聘請專項管理人員對工作做好統計。一旦發現管理中出現的漏洞,就必須按照相關規定做好審批工作,遵照制度規范實施管理,做好清算,對改制的資產進行嚴格的評估。
另一方面,要對產權交易行為進行規范,確定企業國有產權交易制度,強化嚴格監管,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在降低企業風險的時候,需要防止暗箱操作,每道改組的程序都要對外公開,接受監督。
3.4 建立健全監督機制
首先,國有企業要建立起監事會制度,由上向下進行嚴格的監管,每做出決策都要進行討論,發揮監事會的橋梁作用,確保能夠及時提出整改的建議,維護出資人的權益。其次,要將政府部門納入監督范圍之內,定期對企業加以審查,核查違規行為,杜絕虛假出資等問題。
綜上所述,國有企業必須嚴格加強監管,從多方面考慮資產的使用問題,提出合理而又明確的資產管理辦法,按照規范予以執行,從而確保資金的合理使用。
[1] 王家新,劉萍,胡帆,韓立英,李衛華,劉宇,李挺偉.發揮評估價值發現作用加強文化企業國有資產管理[J].中國資產評估,2015(02).
[2] 錢克元.如何構建國有企業資產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J].財經界(學術版),2015(03).
[3] 張樹明.我國國有企業資產管理與日本資產管理的比較研究[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4(02).
F276.1
A
2096-0298(2016)08(a)-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