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 靳娟利 王寧
城鄉雙向物流體系構建策略研究
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 靳娟利 王寧
受經濟發展的一般趨勢以及建國后所采取的城鄉分治政策的影響,我國城鄉在經濟發展上呈現出較大的差異性,而構建雙向物流體系則是破除差異性,促進均衡發展的必用手段。基于此,本文首先從擴大內需、增加農民收入以及統籌城鄉發展三個角度論述了城鄉雙向物流體系的必要性;然后從商品的互補性、市場的廣闊性以及環境的遞進性分析了雙向物流體系構建的可行性;最后,就如何構建雙向物流體系提出了幾點建議,包括組織建設、物流基礎、政策扶持以及信息建設等。
城鄉經濟 二元結構 雙向物流
1.1 擴大內需的必然需求
世界經濟發展的一般經驗表明,完善的城鄉雙向物流體系是發展中國家過渡為發達國家的必然要求,因為雙向物流體系不僅能夠檢驗商品是否適銷,也能將生產、供求的各種信息反饋出來,從而促進經濟的良性發展。我國長期以來實行的城鄉體制分立、管理分治等政策,催生了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即體系完整的城市市場體系以及體系欠缺的農村市場體系,與此同時,社會總的需求也被劃分為城市需求與農村需求。由于城鄉物流體系在銜接上存在著諸多障礙,農村需求總體上呈現出提升空間廣闊,但提升速度緩慢的態勢,這嚴重地影響了社會的整體需求,也阻礙了經濟的良性發展。城鄉雙向物流體系的構建有助于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和城鄉市場的對口銜接,從而有效擴大內需。
1.2 提高農民收入的客觀需要
三農問題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問題之一。目前,我國城鄉居民在收入上的差異性仍然較為顯著。據國家統計局2015年的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1422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為31195元。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農業生產資料難買以及農產品難賣無疑是最為重要的因素。長期的市場分割以及物流體系不通暢一方面使得農民難以及時地更新農業生產資料,制約了其生產能力;另一方面又阻礙了農產品的運輸與銷售,限制了其營收水準。城鄉雙向物流體系的構建有助于緩解農產品難賣的問題,確保農產品順暢流通,從而逐步提升農民的消費水平與生活水平。
1.3 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舉措
統籌兼顧是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而統籌城鄉發展則是統籌兼顧中的重要內容。城鄉一體化建設則是縮小城鄉差距,統籌城鄉發展的必然途徑,它需要政府從我國現有的二元經濟結構出發,逐步加大公共財政支農力度,并不斷完善鄉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優質高效的公共服務,從而有計劃、有步驟地改變“三農”在我國資源配置以及國民收入分配中的不利地位。在城鄉一體化建設中,城鄉市場一體化是重要內容,而完善的城鄉雙向物流體系則是衡量城鄉市場一體化建設水平的重要標志,構建城鄉雙向物流體系有助于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協調發展。
2.1 城鄉商品的互補性
城鄉商品的互補性是構建城鄉雙向物流體系的前提和基礎,它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城市生產出來的農用物資以及其他工業消費品向廣闊的農村地區流動;第二,農村出產的大量農副產品源源不斷地供給城市市場。這不僅是構建城鄉雙向物流體系的必要條件,也是城鄉雙向物流體系的主要服務內容。流通體系的構建可以起到如下作用:首先,流通體系能夠實現城鄉經濟互補共贏的目標,尤其對農村地區而言,它可以有效解決農產品滯銷以及菜賤傷農等損害農民切身利益的問題;其次,流通體系的構建能夠幫助城市與農村在生產與供求信息上進行對接,這樣城市消費品生產企業可以根據農村市場的實際需求組織生產,而農村也可以從城市農副產品的實際需求組織生產,降低生產環節的盲目性。
2.2 農村市場的廣闊性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化建設飛速發展,但不可否認的是,仍有逾6億人生活在農村地區。相比于城市居民而言,農村市場的龐大消費潛力并未有效地激發出來,這主要和城鄉居民在收入上的差異性以及農村居民的消費理念、消費習慣有關。當前,農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雖然僅占城鎮居民的三分之一左右,但相比于以往而言,卻獲得了不小的提升,從2000年的2253元增長到2015年的11422元,增長了4倍。但收入的增長并未有效增加消費需求,就以農村家電市場而言,除了彩電、電飯煲等家電有著較高的普及率以外,冰箱、空調、電熱水器、吸油煙機等普及率較低,至于最近幾年流行的凈水機、空氣凈化機等普及率更低。因而,農村市場的廣闊性便為城鄉雙向物流體系構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3 外部環境的遞進性
目前,我國城鄉雙向物流體系的外部環境呈現出一種遞進的狀態,這在農村地區尤為明顯。首先,公共基礎設施假設是發展農村經濟,促進城鄉交流的前提條件,隨著國家對三農建設的日益重視以及財政撥款的逐年增加,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不僅道路暢通,而且水、電、煤氣、電視信號等也得到了有效普及,這為城鄉雙向物流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其次,教育水平的差異性是制約城鄉市場融合的重要因素,隨著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以及農村生活水準的提升,不少新農民應運而生,他們雖然生活在農村地區,但卻受過良好的基礎教育,甚至是高等教育,這就為城鄉經濟的融合破除了觀念上、人才上的障礙性因素。
3.1 完善流通組織建設
城市是農產品商品化之后的主要市場,呈現出較為集中的態勢,相反,農產品在生產環節中卻較為分散,并且這種分散性還進一步導致其流通過程中環節過多、周期過長。一般而言,農產品的流通包括生產者、批發者、批發市場、農貿市場、消費者等五個主要環節,這在提升農產品流通成本的同時,還會造成不必要的損耗。若想徹底改變這一情形,必須重塑農產品流通中的主體,使分散、單一的農戶走向集中,具體而言,則是構建專業的農業協會。農業協會是地方政府根據農業產業化水平引導農戶自發形成的組織,它能夠彌補單個或幾個農戶在市場中力量不足、談判力度不夠等缺陷,增強農戶的話語權,并縮小流通環節中多余的部分。此外,還有中介組織的培育,在西方發達國家,農戶、農業組織、政府構成了三級架構,我國可以吸收西方國家的經驗,在農產品流通領域引入大型農產品物流企業,使其在開展農產品銷售服務的同時,為農民提供市場管理的服務。
3.2 健全城鄉雙向物流基礎
物流基礎是城鄉雙向物流體系構建的必要前提。對此,我國需要從城鄉雙向物流中存在的不足出發,尋求針對性的解決策略。就農產品進城而言,批發市場的簡陋性以及運輸環節中的常溫性是主要問題。農產品批發市場占地面積通常較大,但卻沒有專門的用地政策,擴建通常按工業用地或商業用地拍賣交易,無形中增加了批發市場建設的成本,使得相關企業籌資建設、完善農產品批發市場的難度加大,對此政府需要更改用地政策,以便于批發市場的建設,或者直接投入到批發市場的建設中。就城市工業品下鄉而言,超市等零售渠道的缺乏是制約農民購物的重要因素,很多時候農民不得不將消費欲望抑制起來,然后集中爆發一次,通常表現為進城采購。對此,地方政府可以采取諸如超市進農村的便民惠民政策,根據村民數量在農村地區設立便利超市,既要確保每一個村莊有一個零售點,又要確保每一個零售點中的貨物能夠滿足農民的日常需求。
3.3 加強政策扶持力度
城鄉雙向物流體系的構建不僅是融合城鄉市場的重要舉措,也是破解“三農”問題的有效途徑。在流通體系的構建環節中,政府可以通過政策扶持來減少構建中的障礙性因素。首先,農村金融以民間金融為主,是我國金融體系中的薄弱點所在,難以滿足城鄉雙向物流體系構建的實際需求。對此,政府需要采取一定的金融政策,逐步完善農村地區的金融機構、產品以及服務,與此同時,政府還要進一步規范民間金融,強化其風險控制。其次,財政政策是政府平衡城鄉建設的重要手段之一,為了推進雙向流通體系的構建,政府可以采用一定的財政傾斜政策,加大“三農”建設撥款,進一步完善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為流通體系的構建奠定基礎。最后,政府還可以充分發揮稅收政策的激勵作用,引導城鄉雙向物流企業進入農村。比如,政府可以對一定規模以上的物流企業進入農村投資予以稅收減免的優惠政策,同時做好城鎮建設稅制改革等基礎性工作。
3.4 提升信息應用水平
電子化、信息化是商貿發展的主要趨勢,因此,也是城鄉雙向物流體系構建中的重要內容,目前,我國商貿信息化程度偏低,農村地區尤其如此,嚴重影響了農產品的外銷,并且,城鄉間的信息不對稱也加劇了農村消費市場假貨橫行的現象,損害了農民的切身利益。對此,我國在物流體系的構建中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提升農村互聯網普及率。網絡是信息化的基礎,也是農民了解外部信息甚至進行網上購物的主要途徑,因此,推廣互聯網,使之如同電視、電話等達到90%以上的占有率,是商貿信息化建設的必要前提。第二,完善物流的運行效能。網上購物的興起使得老百姓足不出戶便能購買到心儀的商品,但受物流的影響,這種福利大都為城鎮居民所占據,物流速度慢、價格昂貴制約了農村網上購物的發展,對此,相關企業需要進一步提升工作效能,盡可能使城鄉居民享受到同質的物流服務。第三,鼓勵農民網上開店。農戶網上開店是進一步突破城鄉限制,推動雙向城鄉雙向物流的途徑之一,事實上,在淘寶等電商的支持下,已經有不少農戶單獨或組織在一起開店,并取得了不錯的效益。
城鄉雙向物流體系是破除城鄉貿易壁壘,縮小城鄉經濟差距,提升農民收入與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徑,對我國經濟的協調發展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城鄉商貿盡管在流通環節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諸如市場分割、物流費用偏高等,但這些問題都不屬于致命性的問題,是可以通過政策制定或市場自行解決的。為了實現統籌城鄉發展的整體目標,我國需要從組織建設、物流基礎、政策扶持以及信息建設等多個角度出發,采取相應的策略。
[1] 任保平.建立城鄉雙向流通城鄉雙向物流體系的必要性及戰略分析[J].商業經濟與管理,2011(10).
[2] 張如意.城鄉雙向城鄉雙向物流體系建設對策思考[J].經濟縱橫,2011(03).
[3] 芮琳琳.論城鄉城鄉雙向物流體系的建設[J].商業經濟研究,2015(36).
[4] 孟雷.我國城鄉雙向城鄉雙向物流體系的構建與運行機制探討[J].中國流通經濟,2013(06).
F259.27
A
2096-0298(2016)08(a)-08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