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徐雁敏
關于加強社會保險內部控制的認識與思考
夏津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徐雁敏
社會保險是社會保障的核心組成部分,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社會保障制度。社會保險是從百姓入手的一種扶持政策,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從某種程度上而言是百姓的保命錢、養老錢,有助于縮小貧富差距,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近年來,城市發展迅速,地方人社部門也逐漸認識到社會保險對人們的重要作用,并積極加強管理,希望借助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為百姓提供支持。然而,我國目前的社會保險制度還不夠健全,內部控制不嚴,管理缺乏可行性,嚴重阻礙了資金的合理分配,不利于社會的穩定。針對這樣的現象,我國必須重視社會保險制度的建設,以建立健全完善的社會保險運行機制,維護社會穩定,強化內部控制,突顯社會保障以民為本的宗旨。
社會保險 內部控制 問題 認識與發展
社會保險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社會保障制度,與百姓的生老病死息息相關,從某種程度上而言是百姓的養老錢和保命錢,直接影響到人們的生活和社會的穩定,關乎國計民生。社會保險內部控制管理是提高社會保險水平,發揮社會保險優勢的有效措施,有助于防范社會上的各種風險,化解百姓生存中的難題,并促進社會保障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從總體上來看,我國的社會保險基金內部控制制度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然而由于傳統觀念的局限性和內部控制管理的復雜性,使得社會保險內部控制制度還不夠完善,嚴重影響社保基金的運行效率和安全。對此,本文結合我國社會保險內部控制的實際情況,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有效的解決對策,確保社會保險基金高效安全地運行。
社會保險是國家對百姓進行的資助,主要是指國家為了防范老年、疾病、失業等風險,對百姓給予的資金支持,屬于一種非營利性的安全保護制度,對維護社會和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社會保險的基金大多由政府進行分配,通過再分配來解決社會問題,鞏固社會發展。另外,社會保險包括的內容非常多,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醫療保險以及生育保險都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的社會保險內部控制,則是通過對制度的建立,做好內部的管理工作,協調好職能的派遣與分配,這種基于百姓的社會保險內部控制制度,有助于穩定社會發展,發揮社會功能,做好資金的再分配,逐步縮小貧富差距,維護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生活保障,并促進社會經濟的繁榮發展。
目前,我國的社會保險在服務水平上已經有了顯著提高,內部控制與管理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但是與現階段的百姓訴求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工作中的問題依舊突出。
2.1 對社會保險內部控制的重視度不夠
受到傳統觀念的制約,我國的社會保險管理者對內部控制的認識相對薄弱,管理缺乏健全的體系作基礎,主管的控制機構也沒有確立清楚,甚至有些地方干脆沒有設立稽查科室,即便有的地方建立了管理機構,也沒有賦予實權,無法保證內部控制的質量。另外,內部控制也較為薄弱,工作基本上都是流于形式,不懂變通和管理,控制工作不夠連貫,再加上內部無法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圍,領導的重視度不夠,也影響了內部控制的水平。
2.2 內部控制組織松散
社會保險內部控制的情況與內部各個部門能力的發揮具有十分緊密的關系,但是有些經辦機構內部崗位相互制約機制沒有落實到位,任務分工不明確,風險意識淡薄,沒有設置專門的內控機構,或雖有設置但人員緊缺且缺乏獨立性,都是造成工作管理不嚴的主要原因。另外,社會保險內部控制中的部門職責大多只停留在對傳統的認知上,只知道控制收支平衡,而忽視了管理的意義,不利于防范風險和提高管理效率。
2.3 缺乏必要的監督與評定機制
監督與審核是強化社會保險內部控制管理的有效對策,有助于及時發現社會保險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對策。但是我國目前的社會保險工作還沒有制定健全的監督機制,業務管理程序繁雜,對環境缺乏正確的認識與應變能力,執行力也較差。與此同時,沒有健全的監督與測評機制,就不能做好內部控制的反饋,不利于內控管理的完善。
2.4 內部控制管理目標不全面
各個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都將內部控制管理的重點流于表面形式,僅僅關注基金收支平衡、業務流程的規范與財務活動的合規性,忽略深層次的風險管理,如信息系統風險、投資風險、決策風險等,更沒有采取相應的風險控制措施,忽視了保險基金保值、增值的管理。這樣對基金收、管、支的監督是片面的、殘缺的,而不是全面的監督。
從上述內容中,我們已經直觀清晰地認識到了社會保險內部控制在實際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想要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突出社會保險的價值,維護社會穩定,就必須提出科學的措施強化內部控制。
3.1 強化對內部控制的認識
隨著我國社會保障事業的發展,管理環境不斷變化,社會保險將會面臨越來越多的風險,必須重視并強化風險意識,最大程度地降低基金運行風險。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特別是領導干部要高度重視社會保險內部控制工作,管理者尤其是領導層的認識和重視程度在某種意義上決定著內控制度的執行效果,只有認真落實內控制度,做好內部控制工作,才能逐步達到內部控制的目的。主管部門要與各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層層簽訂內部控制管理目標責任書,確立年度內部控制計劃,以此提升對社會保險內部控制的責任認識。
3.2 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強化隊伍建設
首先,必須制定健全的控制體系,明確分配好各部門的職責和任務,結合社會保險的實際縝密地開展內控管理,及時修改管理漏洞,對不相容的崗位進行分離。從制度上、流程上回避風險,嚴格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和社會保險基金財務制度,建立明確的會計操作流程,對財務處理的全過程實施監督。其次,提高內部控制人員的綜合素質是決定管理情況的關鍵,做好人員選拔,在編制上給予支持,挑選能力強的人員開展內部控制監督稽核,定期組織集中學習和培訓,提高他們的思想認識和管理能力,防止出現越權行為,確保資金的安全。
3.3 加強內部控制與管理
一是要樹立全面的內部管理目標。具體包括:確保基金收支平衡及財務活動合規性,保障基金的安全與會計信息的真實,保證財務報告的質量并及時提供可靠的財務信息,防止舞弊或錯誤。
二是要完善內部業務流程控制。實現內部業務流程控制的完善,就是要保障內部控制體系運作的規范性,在管理、規范、監督、考評上加強管理。
三是積極推進信息化建設。要將社保經辦機構各地區、各領域的信息融合到信息平臺中,實現高效、統一、安全的信息共享、協同與業務銜接,為決策提供支持。
3.4 做好監督工作
完善社會保險制度,強化內部管理職責,就必須通過監督防范風險的發生,協調好內部控制的方式,掌握好資金流和信息流。定期不定期地對社保內控制度建設、內控機制運行效果、社保基金運營狀況、規定的工作職責和程序履行情況等實施監督檢查,避免差錯和舞弊行為的發生。分析信息的準確度,一旦發現問題要及時做出修改,并對業務控制的各個流程做出全面審核。
總而言之,社會保險內部控制的質量直接關系到百姓的養老與生活,針對目前社會保險管理存在的不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必須強化控制,健全制度,加強管理,完善監督,提高認識,以“運作規范、管理科學、監控有效、考評嚴格”為目標,不斷探索和完善社會保險內部控制制度。
[1] 王德強,王阿潔.試析社保經辦機構內控制度的完善——兼論農民工社保工作對內控制度提出的特殊要求[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1).
[2] 涂欣.內部控制理論在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的應用[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3(08).
[3] 周荃.淺析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內部控制檢查評估[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3(21).
[4] 孫冬梅.淺談社會保險的內部控制制度[J].勞動保障世界(理論版),2011(08).
[5] 王天林,劉峰峰.社保基金管理中內部控制的構建與實施[A].中國內部審計協會.中國內部審計協會2009年度全國“內部審計與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理論研討暨經驗交流會三等獎論文匯編[C].中國內部審計協會,2009(13).
F840.4
A
2096-0298(2016)08(a)-15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