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梅
?
“微時代”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學方法創新研究
劉雪梅
(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湖南長沙 410151)
二十一世紀作為一個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各種網絡軟件應用相繼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根據國家相關性數據可以分析出,廣大青年群體對于新型事物的出現表示非常喜愛,在無形中對我國的大學生進行著思想與行為雙重方面的影響。
微時代;思想教育;大學生;教學方式
大學生作為國家發展的重要后備力量,大學生教育程度將直接影響我國的各領域上面的建設,大學生是否具有較為健康的思想政治觀念是國家的前途。社會主義建設想要不斷向前發展,就必須對大學生進行健康的思想教育工作。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隨著時代的進步也進行著不同的改變,建立更加創新、新穎、跟上時代發展的學科。做為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須對時代的發展情況進行詳細掌握,才可以更新教學方法。
1.1 “微時代”內容
對于微時代這一個概念,不同的學者有著不同的解釋。就像在如今社會而言,從不同角度對于“微時代”有著不同的解釋。從微時代的產生角度進行分析,微博是微時代產生的主要載體。微博作為現如今人們進行話題討論的主要平臺,讓使用者可以進行140字的信息更新,并做到及時性分享。從信息的傳播角度上面分析,“微時代”可以使用多種形式的信息,將信息進行更加高端、快速的新型信息傳播。在“微時代”從主要內容上面進行分析的話,它將微博、微信等多種形式的交流軟件都包含在這其中。從“微時代”主要的使用人群來說,在社會中進行生活的每一個人都是“微時代”的受眾群體,人們群眾將自己微笑的聲音進行傳遞,表達自己對于某件事情的看法[1]。
1.2 “微時代”的主要內容
隨著社會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人們進入了新型的“微時代”社會形式,微博是“微時代”主要組成部分。微博是一種可以讓人們進行交流與信息共享的新型交流平臺。微信作為“微時代”中的另一組成,微信使人們日常生活中最為長使用的聊天平臺,使用者可以使用電子產品將文字、視頻、圖片等多種信息進行傳遞。使用者也可以利用軟件中的多種方式進行朋友間的添加。文章作為人們生活情感狀態最好的表達方式,隨著“微時代”的到來,更加簡短“微小說”也符合實際應運而生。這種新型的文章在字數上面限制了作者,迫使作者在進行文字創作中使用更加簡練的文字,主要在微博上面進行發表,增加了微博的價值[2]。
隨著“微時代”發展的時間增長,“微時代”的相關性技術也發展的更為成熟,影響力越加大。網絡這個虛擬世界,信息的傳播速度十分快,信息的內容更加全面,迫使各大高校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過程中,建立更為全面的教育體系。“微時代”可以讓教育工作者在最短時間內進行篩選,通過學生經常使用的網絡軟件應用讓大學生進行了解的平臺,讓教育工作者對大學生的思想教育進行的更加完善。“微時代”中的相關性軟件可以使思想教育工作進行新型的思想教育工作,將傳統的教育方式進行了替更,讓各大高校可以將單一的教育模式進行多樣性的變化,將教育進行更加徹底,保證思想教育者間可以進行更加頻繁的交流,保證了教育資源的共享。
跟隨新型網絡時代的逐步到來,社會將進入一個“微時代”的新型社會格局。當學生利用網絡上面的各種應用式軟件進行各種微話題的制造過程中,大學對于學生的思想教育就尤為重要,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者怎樣利用這種新型的平臺進行教育,是現如今各大高校在進行思想教育過程中面臨的艱巨性挑戰。
堅定思想教育工作原則。在新型教育過程中堅定在對于相對的工作原則,是保證高校進行思想教育的有效理論依據。大學生作為思想教育的針對性人群,思想教育則是一項將人進行塑造、改進的工作,在進行思想教育中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微時代”的來臨,讓思想教育者不在像以往那樣權威,更多的應該是成為大學生在思想方面的引領者與開導者。在進行思想教育過程中,充分遵循大學生的意見,對于不同的學生進行相對性的思想教育。這就要求思想工作者在思想根本上變化,在與學生進行交流過程中更多以一個朋友的面貌交談,不要以一個過來者進行交流,減輕學生厭惡感。
將新型與傳統進行有機結合,傳統的思想教育工作是無數為思想教育工作者在實踐中國不斷進行總結出來的,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新型思想教育是在新型社會環境下進行改進的。利用新型應用平臺思想教育工作者可以與學生進行更加有效的交流,讓學生利用平臺充分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增加學生對于政治觀念的形成,開闊學生思想政治的宏遠目標。在進行新型思想教育改革中,也應加強對于日常生活中思想教育,面對一些網絡平臺所無法解決的問題,利用傳統的一對一、面對面的思想教育模式進行解決。讓在“微時代”下的思想教育與傳統的思想教育進行有機的結合,增強高校對于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實質性發展。在新種形式下,怎樣運用自己的語言吸引的學生的關注,增加學生對于思想教育的重視是思想教育工作者目前最為主要的工作。增加更為新型的思想教育語言的使用,將教育中內容進行替更,新型的思想工作體系迫使思想工作者在進行教育過程中的語言更為簡練,說話更加風趣。在教育中,理解并且尊重大學生的意見表達,在這中對學生的思想教育進行健康性引領,讓大學生能夠明白與合理使用網絡性質的語言。在進行思想教育中,教育工作者應該改變傳統的說話習慣,與大學生可以更加平等的交流,讓思想教育進行在一個其樂融融的氛圍中。多種形式媒體對于新聞事件的報道,增加了學生對于政治、熱點等多方面信息的關注,學生具有較強的思維方式,在進行思想教育中,精準的掌握對學生對于新聞方向的關注。
“微時代”的快速到來,為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艱巨性的任務,怎樣對于“微時代”的特點進行準確的了解,發揮“微時代”在大學生心目中的作用,將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完美的進行。在這篇文章中,筆者主要對于“微時代”及“微時代”下面的大學生思想工作進行了描述,將大學生的思想狀態進行了分析,進而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幾點建議,希望思想教育工作者可以將”微時代“下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進行完美的解決。
[1]黃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研究[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1:34-46.
[2]孟會釧.“微時代”背景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探索[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06:89-90.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method for College Students
(Huna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olytechnic, Changsha Hunan 410151)
In twenty-first Century, as an era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all kinds of network software applications appear in the public's view.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correlation data can be analyzed, the majority of youth groups for the emergence of a new type of things that is very popular, in the invisible to our students in the ideological and behavioral aspects of the impact.
Micro era; Ideological education; Students; Teaching methods
(責任編輯:吳 芳)
D412.62
A
10.3969/j.issn.1672-7304.2016.06.086
1672–7304(2016)06–0183–02
2014年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立項課題“‘微時代’背景下高校學生責任感教育研究”(項目編號:XJK014CZY027)。
劉雪梅(1968-),女,湖南婁底人,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