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敏
?
高校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張敏
(滁州學院,安徽滁州 239012)
本文將以工商管類類專業為背景,把握工商管理類專業營業人才的培養計劃,科學探討當前地方應用型高校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與途徑,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應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培養
地方院校人才培養的目的更多的是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解決的是地方經濟發展中出現的具體而又現實的問題。因此,當前地方應用型高校在對人才培養的戰略定位上,應該堅持差別化的人才培養模式,將以培養應用型工商管理類人才的同質化現象[1]。
地方應用型高校是高等教育體系的組成部分,是指各省、各治區等,大部分要靠地方行政部門劃分經費,依靠地方財政供給,依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培養為地方發展服務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高校[2]。應用型主要是指應用型為辦學定位,而形成的一批占有全國本科高校較大比重,與傳統院校不同的院校。應用型高校一般注重人才的教育觀與質量關,在新形勢下構建可以滿足和適應經濟發展的方向,制定更加符合規律的課程體系以及教學內容與教學環節,從而全面提高教學水平,培養具有較強社會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地方高等院校應用型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可以定位為: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未來社會與科學統一的,熟悉和掌握現代工商管理的基本理論與知識,具備一定的工程技術素養和實踐能力,富有創新精神的高級應用型工商管理類人才。
2.1 人才培養具有盲目性,培養目標定位過高
就目前的情況分析,地方應用型高校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過高,導致人才培養的方式方法具有盲目性,不能根據學生個性化教學。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地方應用型高校缺乏個性化教育,不能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長對學生進行指導。并且缺乏細分的市場意識,不能明確不同層次學生的人才培養目標。另外,高校對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的定位于高級管理人才,其培養目標定位過高,直接導致人才培養缺乏個性與特色,不能滿足企業用人的需求。
2.2 課程設置不合理
首先,地方應用型高校關于人才培養的課程設置不合理,其教材與設備陳舊,導致教學內容不能滿足當前人才培養的變化需求。其次,部分高校開設的選修課程過少,幾乎等同于必修,因為學生不選的話,總學分將不夠。在實踐與教學的過程中,實驗課程的內容設置大多數都是具有炎癥性的,雖然教學與管理比較得心應手,但是其實踐課程的內容相互矛盾,對人才培養的作用性較小。課程設置不合理,導致學生在實習的過程中,企業對認知實習、專業實習以及畢業實習之間的聯系,不能明確規劃就業系統。
2.3 缺少與企業之間的合作
很多高校工商管理類專業還沒有實行校企合作,學生接觸企業和企業管理人員較少,更沒有機會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對企業采購、生產、經營等環節缺乏必要的感性認識,很多學生沒有意識到管理的重要性,影響了其專業學習的積極性,直接影響了實踐能力培養的效果。在實驗內容上,與實際脫節,更多的是紙上談兵,設計性、綜合性實驗太少。現代企業決策往往是綜合性的,只有采用模擬企業實際管理的綜合實驗才能讓學生既能掌握基本理論,又能把握管理的各個環節,達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進而培養出復合型、應用型和開放型的管理人才。
2.4 教師綜合素質較低
工商管理是一門理論與實踐都非常強的學科,因此對教師的教學水平有較高的要求。但是,目前教師的綜合素質較低,不能達到教師科研水平的標準。一些教師雖然達到了教師的任教職務,但是缺乏專業的考試或者評定專業課程的職稱。
3.1 科學定位人才培養目標
首先必須考慮的是工商管理類的培養目標,它起著導向和坐標的作用。工商管理類培養目標是分析社會需求的歸納,是制定培養計劃的開端,是社會需求與教學實踐的結合點。如果培養目標定位不準確,教學途徑和人才培養質量就不可能得到保證。構建地方高校貢山管理類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根據市場的經濟發展趨勢以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科學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并分層次進行人才的培養,從而才能大大提高地方應用型高校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的處理問題能力。
3.2 構建人才培養模式體系
構建人才培養課程體系為了實現以上確定的培養目標,就必須為受教育者設計合理的培養規格,構建新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這些必須通過課程體系來加以落實。構建人才培養模式體系是實現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的關鍵一步,其直接反應出地方應用型高校的教學思想,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途徑。因此,地方應用型高校必須在順應經濟市場發展趨勢的前提下,不斷構建與完善人才培養模式體系,在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基礎上,適應社會對人才的發展需求,培養具有高素質、高技能的人才。
3.3 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通過讓教師參與校企合作、到企業掛職鍛煉、進修等多種方法,使教師既具備扎實而寬泛的理論知識,又有嫻熟的實際操作技能;重點培養會講課、懂技術,特別是熟悉生產過程、能理論聯系實際,并能將知識和技能有效地傳授給學生,有較強創新能力的復合型、雙師型教師。總之,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才能對地方應用型高校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的綜合能力,大大提高地方應用型高校培養人才的用人質量。
3.4 建立健全的課程設計體系
首先,由于課程設計一體化強調前面設計成果為后續課程設計的依據,因此更注重設計成果的可用性,也更強調提高學生的設計質量和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其次,突出地方應用型高校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的愛好與特長,在重點強調學生對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突出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的特長,并建立不同興趣分類供學生自由選擇。另外,在學習其它公共課程的基礎上,根據自身興趣、特長等選擇其中的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模塊進行深入學習。
經上所述,當前地方應用型高校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在培養模式上存在一些問題,因此科學定位目標,構建人才培養模式,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建立健全的課程設計體系,突出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的特長,從而才能大大提高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的綜合素質以及處理問題的能力。
[1]陳思源. 高校經管類實踐教學與“四種能力”培養研究[J]. 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4(04)
[2]張鳴放. 優化集中實踐環節教學內容體系和教學過程的研究與實踐[J]. 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02)
Study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professional talents in Colleges
(Chuzhou University, Chuzhou Anhui 239012)
The to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pipe class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grasp the business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plan, to explore the local application oriented university business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and way, with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Application type;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Talent training
(責任編輯:張時瑋)
C961
A
10.3969/j.issn.1672-7304.2016.06.103
1672–7304(2016)06–0218–02
安徽省教育廳2015年高等學校省級質量工程項目“以就業力為核心的工商管理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項目編號:2015jyxm367)
張敏(1980-),男,安徽寧國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