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益琳,張 璐
(麗水學院,浙江 麗水 323000)
儒家思想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的應用
姜益琳,張 璐
(麗水學院,浙江 麗水 323000)
隨著傳統文化的回歸,努力挖掘傳統文化中具有實踐意義和理論價值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本文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視閾下儒家德育思想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和可行性,契合性,力求為后續研究提供鋪墊。
傳統文化;融入;儒家德育思想;契合性;核心價值觀
1.1 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視閾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內容和方式并提高教育實效性
儒家德育思想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可極大豐富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課程的內容與方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運作依托高校平臺,既可以弘揚傳統文化,又可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實效性。首先,立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將儒家思想文化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可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歷史依據,增加了生動活波的教育案例,普及了傳統文化,調動了受教者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并且達到了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效果;其次,將儒家德育思想融入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的內容,可以彌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方式呆板,單一的缺陷,可以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
1.2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視閾下受教育者思想素質實現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相銜接
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的新形勢下,立足于高校平臺,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過程融入儒家德育思想元素,對提升受教育思想道德素質,培養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愛國情懷、誠信社會責任感等層面的教育需要具有銜接性。
其一,儒家德育思想中重要內容為培養一個人的愛國情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中愛國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之一,雙方的價值體系目標具有銜接性。儒家德育思想中都重點體現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由此借助儒家思想這一媒介,有利于培養受教者的愛國情懷與社會責任感,將自身的發展與國家的發展相結合,實現自身發展與社會發展的銜接。其二,儒家德育思想教育中注重人格完善和道德情操的培養,并要求受教者認真學習古典文化,古典文化也重點體現此方面內容,如《四書》中《大學》開篇點題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其教育目的就是培養人友善的道德情操,與當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友善層面的內容相切合。其三,誠信道德品質的教育是儒家思想教育的重點,《中庸》中對誠信的論述為:“誠者,天下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論語》中對誠信的論述為“人而無信,不知其也”。因此在教育過程中融入儒家文化,可實現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誠信需求相銜接。
2.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視閾下儒家德育思想傳承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上具有契合性
儒家思想認為個人唯有使自身的道德內化到個人品行當中去,形成社會需要的道德品行,使之行為符合其外在社會規范,才能在社會上立足。因此儒家思想認為個人良好的素質是成為社會的好成員基礎,藉此而言,高校作用不可忽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視閾下儒家思想的傳承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上具有契合性。其一,儒家思想傳承的目標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目的具有契合性。其二,儒家思想深邃的道德教化和內涵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提供了穩定的價值取向和教育資源,對培養受教者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其三,儒家德育思想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自我修養方法提供了根源及依據[1]。
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視閾下儒家思想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內在機理上具有相通性
儒家思想在推動中國歷史和社會發展過程發揮著整合導向、教化、維持社會秩序等主要功能和作用,承擔著與當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相同的任務,面臨著相同的問題,由此決定了儒家思想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在內在機理上具有相通性。儒家思想長期以來承擔著在中國傳統社會維系國家與社會成員之間關系,設定社會成員的行為規范體系和價值體系,為當時社會意識形態和國家制度確立及政治上的統治提供與之相適應的理論體系和思想基礎,縱觀中國社會歷史發展,儒家思想為此發揮著重要作用。當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承擔著與儒家思想教育相同的使命,當今我國社會制度是社會主義制度,執政黨是共產黨,隨著社會思潮多元化的發展,中國社會發展過程中遇到諸多問題和難題,社會各階層面臨著重塑價值觀念和確定行為規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任務是為其提供相應的教育服務和價值辯護,為當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順利實施提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方面的保障。由于儒家思想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內在相通性,決定了儒家思想對當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而言是一筆巨大的教育資源,因此其精華部分必須要轉化為教育重要內容,儒家思想的傳承發展也必然要依靠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2]。
2.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視閾下儒家思想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具有關聯性和策應性
自歷史發展進程而言,儒家思想在推動社會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并依據歷史的慣性在推動現代社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的繼續發揮著作用。盡管隨著歷史的發展和時代的變化,傳統的儒家思想教育在當前的教育環境、內容、方式已發生重大變化,但其內容、關注點以及需要致力解決的問題當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在當時社會發展所要致力解決的問題仍舊存在,現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可謂是儒家思想教育在研究領域和視野的后續發展,兩者在諸多層面可謂是具有相互關聯性和策應性。沿用馮友蘭在對哲學研究的方法的表述,當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應對傳統文化“接著講,照著說”。一方面現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內容之中不可缺少儒家思想的重要部分,儒家思想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一脈相承,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可樹立受教育者的責任與愛國主義情懷,“慎獨”與“自省”等修身方法可以提升受教者道德素質修養,“天人合一”的思想于當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所提倡的和諧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具有極大的借鑒意義。另一方面,儒家思想的傳承和發揚必須依附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方式,當代中國執政黨基于歷史經驗總結非常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并具有科學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體制和機制,家訓文化可借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形式繼承并發揚光大[3]。
[1]黃鐘.儒家德育學說論綱[M].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
[2]王錕.孔子與二十世紀中國思想[M].濟南:齊魯出版社,2006.8.
[3]葉飛..現代性視域下的儒家德育[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11.
The application of Confucianism in the educ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JIANG Yi-lin,ZHANG Lu
( Lishui University,Lishui Zhejiang 323000)
With the return of traditional culture,mining efforts hav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theoretical valu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ource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the society.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e main position of Confucian moral education view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he value and feasibility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the fit,in order to pave the way for a follow-up study.
Traditional culture; Integration; Confucian moral education thought
D261.1
:A
10.3969/j.issn.1672-7304.2016.01.062
1672–7304(2016)01–0133–02
麗水市社科聯立項項目:《中國夢視域下儒家德育文化融入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對接路徑及實效性研究》(LC201504)階段性成果。
(責任編輯:張時瑋)
姜益琳(1983-),男,山東鄆城人,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