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華
(黃岡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黃岡 438000)
高校心理健康信息化教學模式探究
王瑩華
(黃岡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黃岡 438000)
利用現代信息設備和技術有效地開發和利用信息資源,在培養心理健康意識、預防和緩解學生心理疾病、矯正不良心理及行為偏差等方面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滿足了信息化時代下大學生對知識的需求。
高校;心理健康;信息化;教學模式
(1)教學時間有限,課堂傳統教學方式信息量較少,無法滿足學生需求。黃岡職業技術學院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總計 20課時,設置 8個專題,每個教學班級學生數40人至80人(以專業開班上課)不等,在有限的時間內要保證學生掌握多個知識點、實行學生互動、完成學生考核等難以實現。
(2)學生攜帶智能手機,無法專注教師的口講筆授,課堂教學效果較差。當前學生普遍使用智能手機,玩游戲、發消息、看新聞,手機已經成為生活中離不開的“朋友”。學校雖然在教室的講臺上釘上幾十個手機袋提醒學生課堂上交手機,但是依然有學生無法自控。教師只有在課堂上運用信息化教學和互動方式,播放教學相關的視頻圖片和案例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3)課堂參與性教學互動時間空間有限,難以實現有效溝通。參與式教學是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以學生為主體,通過角色設計和游戲互動,引導學生進行情感體驗、成長經驗的分享,并及時給予反饋和指導的方法有利于學生將知識內化為自覺行為,但是由于時間和空間有限,學生在開放式的課堂上很難進入真實的情景角色之中,難以實現有效溝通。
(1)加強資源庫和網站建設。建設質量高、信息量大的心理健康課程網站,欄目豐富、針對性強、信息量多、適合學生興趣特點,網站要不定期進行內容更新完善,吸引學生點擊瀏覽學習知識。
(2)加強校園硬件設施建設。投入經費建設校園數字化學習中心,加強配套硬件的建設,實現校園免費網絡全覆蓋。建設功能性教室、心理健康教育建設手機APP,方便學生隨時隨地進行學習、互動和考核。
(3)加強心理健康師資隊伍建設。重視教師對信息化手段進行學習和運用,每年組織教師分期分批學習新知識,全面提高信息化能力。心理健康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視頻的下載轉換和微課制作運用等方面走在其他教職工的前面。
(4)引導學生對資源的學習與運用。課堂教學和心理咨詢中要充分運用網絡資源,微信、騰訊QQ和郵箱等實現互動反饋,如翻轉課堂任務的發布、網絡咨詢的預約和接待、視頻書籍的推薦、引導學生觀看課程網站上的視頻、微課和心理電影,網上的作業發布和批改,充分了解學生心理活動,針對性開展教學與咨詢。
(1)先進教學設備和軟件輔助課堂教學。在課堂中教師除了運用多媒體課件外還可以利用多功能教室的先進設備進行教學,使學生輕松掌握心理知識和技能。如,在第一堂課《心理健康教育概述》中,我們利用視頻編輯軟件剪切了兩部分的央視新聞視頻,一個是復旦大學林森浩投毒案的部新聞報道,一個是尼克?胡哲的勵志宣傳片,直觀性的視頻沖擊力和震撼力較大,學生觀看兩段視頻后陷入深深思考,“身體殘疾和心理問題,哪一個危害更大”。信息手段的引入更高效、更切合實際、更簡潔地讓學生內化知識和能力,自覺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教師們在每一章節都引用生動適合的視頻、圖片、音頻等信息化手段,增強教育的有效性。
(2)網絡覆蓋后的課堂學習與心理測試更加便利。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課堂中,學生非常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會通過一些心理測試來了解自己,如氣質類型測試、焦慮自評測試、情商測試等。傳統的心理測試采取的筆紙測試,復雜且費時,消磨學生的耐性,導致學生半途而廢。網絡覆蓋后通過進入信息化學習中心上的“心理健康網絡課程”的“在線心理測試”,學生只要回答完測試問題并提交答案就可以了解自己的測試結果,快捷方便[1]。
(3)制作微課和拍攝視頻補充課堂教學。對于課堂中的重難點內容,或者需要拓展的知識點,教師可以借助網絡中現有的微課或者自己制作的微課來幫助學生鞏固復習,或者補充教學。心理健康教師每人都善于制作微課,不同的知識點就可以讓學生在優美的音樂聲中閱讀文字、欣賞畫面、思考問題,觸發心靈的律動。
(4)聊天軟件和電子郵件輔助咨詢。在心理咨詢過程中,少數學生自我保護意識較強,或者遇到隱私問題(性心理障礙、家庭父母婚外情、性侵等),不愿對心理輔導老師袒露心聲,而網絡心理咨詢服務,如聊天工具,微信、QQ等讓學生有自由的選擇權,且隱秘性強,避免了尷尬,操作方便、簡潔,不受時空限制,方便學生培訓、交流和學習,目前每年有超過200以上學生參加心理咨詢師考證并順利通過,學生在聊天群里通過交流學習,提升心理素質,拓展學習范圍。
(5)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網站和課程資源庫。心理健康教育團隊通過制作獨立、美觀、實用的心理網站,讓學生在這個“心靈之家”找到心理知識的食糧、傾訴心聲的朋友、安全溫馨的環境。在2014-2016年期間還建設了集趣味性、互動性、自主性、發展性為一體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資源庫,欄目設計包括心理輔導、心理測量、心理知識、心理論壇、學生表演的心理情景劇、著名的心理電影、艾滋病預防的動畫動漫和心理新聞等板塊,鼓勵學生根據需要,上網選擇不同內容進行學習或討論,以提高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自我監控的水平和能力[2]。
(6)微信微博發揮隱性課堂功能。微信、微博是學生曬心情、發牢騷、發感慨的場所,是學生的心理晴雨表。心理老師在課堂之余發揮隱性課堂效能,借助平臺與學生在網絡上進行交流互動。師生也可以在網絡平臺上發表文章、視頻或者說說,植入正面、積極向上的社會新聞和榜樣,用正確的價值觀、積極的生活方式和智睿智處世哲學營造健康積極的氛圍,學生可針對這些內容談談自己的感受或者分享自己的經歷等。這種教育方式既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又充滿趣味性。
(7)APP客戶端安裝使用促進師生溝通。安裝在手機或者平板電腦上的心理健康教育APP,是一種有力的學習工具,逐漸受到青少年,尤其是大學生的青睞。例如,心理FM是目前受眾面比較廣,專業性較強的一款APP,以音頻材料為主,涉及內容廣泛,受到廣大心理學愛好者的青睞。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立了自己的APP平臺“心兜兜”,主要有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宣傳和網絡心理咨詢的功能,勵志故事、心理學相關的優美散文、心理學專業知識介紹,還有的是從心理學角度分析經典作品中的人物性格,以及幫助入眠的輕音樂或優美詩歌,可幫助學生利用碎片時間學習。
[1]張丁香等.高職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2(5)
[2]尹文芬等.參與式教學在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探索與應用[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2013(5)
Probe into the information teaching mode of university psychological health
WANG Ying-hua
(Huanggang Polytechnic College,Huanggang Hubei 438000)
The use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to effectively develop and use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in cultivate awareness of mental health and mental diseases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adverse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deviation correction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the reduces the cost,to meet the need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he information era of knowledg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ental health; Dramatization; Teaching mode
:A
10.3969/j.issn.1672-7304.2016.01.062
1672–7304(2016)01–0133–02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研究項目“職業院校學生心理與學習能力指導研究”(201417Y03)。
(責任編輯:張時瑋)
王瑩華(1967-),女,湖北浠水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