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海津(江西衛生職業學院,江西 南昌 330201)
進化論觀點對人體解剖學教學的影響
曲海津
(江西衛生職業學院,江西 南昌 330201)
探討進化論觀點對人體解剖學教學的影響,列舉進化論觀點在理論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進化論;人體解剖學;影響
世界的發展是永恒的,生物的進化也是永不停止的。人類作為世界生物進化史上小小的一環,和其他物種既有相似性又有差異性。用進化論的觀點來幫助學生學習人體解剖學,不但能培養其學習興趣,而且能促使其展開發散性思維,對以后的學習、工作、生活都有益處。人體解剖學是醫學生接觸的第一門醫學基礎課程,也是醫學的入門課程,在學好人體解剖學的基礎上進行其他專業課學習,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解剖學教學的對象往往是剛剛接觸醫學的新生,他們在生活中無法積累人體結構常識,但對于蟲魚鳥獸的身體結構卻有比較直觀的了解。故在教學中引入不同人種之間、人類與其他物種之間的對比,能讓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親切感,消除教學中冰冷、死板的感覺。
人體解剖學教學過程難免教條,授課方式枯燥,繁雜的專有名詞也讓很多新生提不起興趣。所以,第一步應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如果用進化論的觀點來闡述“我們從何而來,要往何處去”,來幫助學生了解為什么我們身體的器官是這個樣子,它們以前是什么樣子,什么條件使它們變成這個樣子,它們以后又會變成什么樣子,可以極大地增強學習內容的神秘感,激發學生好奇心。如在鼻腔與鼻旁竇的學習中,提出為何歐洲人及其后裔多為高鼻梁,接近赤道的黑人種族鼻部則看起來更加扁平,從而引出鼻腔與鼻旁竇的重要功能,即濕潤與溫暖吸入的空氣。
人在物種分類中屬于動物界,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靈長目,人科,人屬,智人種。僅智人種又分蒙古人、高加索人和尼格羅人,外貌差距十分明顯,更不用提在漫長進化中與我們屬相同門綱目科的動物“親戚”。不同的內外環境促使生物向不同方向發展,從而形成了不同的外形和內在結構。如果在講課中能適當引入這些內容,與人體結構進行對比,必然會使學習內容更容易被理解。如在學習正中神經損傷時引起的典型表現“猿手”時,可以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猿猴手部特征,并且讓學生從猿猴的生活習性和對“手”的利用度來分析為何其大魚際肌不發達,由此聯系到我們真正要學習的內容:正中神經損傷的具體表現。
無論是人體解剖學還是將來學生要學習的其他醫學課程,講述的都是龐大的“進化樹”上一根“樹枝”的最末端——人。然而,光讓學生吃到樹枝末端的“蘋果”無疑是不夠的,如果利用少許時間把結出“蘋果”的“根、干、莖、枝”做一介紹,必然能讓學生用系統的眼光來看待生命,對生命產生敬畏感,并且能與其他醫學基礎課的學習內容產生更多聯系。如在學習神經纖維時介紹髓神經纖維、髓鞘、郎飛結等內容,聯系最早進行神經纖維研究的材料——槍烏賊的粗大神經纖維,可以讓學生思考為何槍烏賊需要進化出直徑達到1 000 um的神經纖維,而人類卻不需要出現這樣龐大而低效的神經纖維,從而引申出相關生理學知識,為其他醫學基礎課的學習打好基礎。
課堂討論是重要的教學手段之一,能夠強化新學習的知識,并且使學生對本學科或其他學科的知識融會貫通。但是,人體解剖學的教學對象是初步接觸醫學的新生,其他學科知識的不足使討論往往流于表面,因此討論的內容應著眼于何處就顯得特別重要,最好是能引發學生聯想和創造的觀點,對錯往往無關緊要,可以在討論總結時加以糾正,故進化論觀點是不錯的選擇。如在學習完牙的形態后,可以讓學生討論人類牙齒為何分有切牙、尖牙、磨牙,而馬的牙齒均為磨牙。又如在學習完神經系統傳導束的內容后,聯系已經學過的端腦與丘腦的功能結構,討論為何軀干和四肢的淺深感覺傳導束都需要到丘腦處進行換元,而不是直接傳向端腦的感覺區。
為了測試引入進化論觀點的人體解剖學教學效果,我們選取4個期中考試成績相近的護理班級,在“中樞神經系統”章節學習時進行對照研究。其中,護理1班為實驗組(129人),教學過程中加入部分進化論觀點來解釋大腦、小腦、腦干、丘腦等的發生發展過程,并與其他物種的中樞神經做簡單對比;護理2班(127人)為對照組,采取常規教學,按一般教學流程進行,兩組由同一位教師授課。
實驗組課后測試成績合格率為93.02%,67.40%的學生表示課程有趣,通俗易懂,且課后復習和記憶沒有明顯困難。對照組課后測試成績合格率為70.07%,有53.54%的學生表示課程不夠直觀,較難理解,尤其是腦干部腦神經核的學習,且復習要靠死記硬背、記憶效果不佳。通過對照研究,可以看出引入進化論觀點能使學生學習人體結構的興趣變得濃厚,學習氛圍變得更好,教學效果明顯增強。
學術界對于進化論觀點的爭議一直不斷。盡管多數人認可自然選擇理論,但是化石及生物進化論的證據鏈不足仍然引發了很多爭論,如在美國,部分州仍然立法禁止進化論單獨在課堂教學中出現。在人體解剖學課堂上,我們只是適當引入進化論觀點,激發學生興趣。同時,由于講述進化論觀點占用了一定時間,課堂討論的時間不得不被壓縮,以便能按時完成授課。
G420
A
1671-1246(2016)01-005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