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夏,鄧永紅(.河南護理職業學院,河南 安陽 45500;2.成都中醫藥大學,四川 成都 60075)
我國男護生心理現狀及相關因素分析的最新研究進展
劉立夏1,鄧永紅2*
(1.河南護理職業學院,河南 安陽 455001;2.成都中醫藥大學,四川 成都 610075)
參考我國近幾年有關男護生的相關報道和文獻,分析男護生現存的主要心理問題和相關影響因素,為我國男護事業及高護教育的發展提供參考和借鑒。
男護生;心理現狀;研究進展
目前男護士正逐漸成為國內各大醫院護理隊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事護理職業的男性,也受到社會的密切關注。比起女護士的溫柔體貼,男護士更能給病人以安全感,特別是細心溫柔而有心理學基礎的男護士,在歐美各大醫院以及私人護士崗位上,薪水往往比女性高出很多。男性在生理、心理等方面較女性有優勢,比如,男護士體力強壯、精力充沛,比女性更能吃苦、更有耐力。而且他們應急能力突出,善于把握全局、統籌兼顧,符合很多男性病人的特殊需求[1]。然而,近些年我國的男護生(士)發展現狀并非想象的那么好,男護生(士)本人及社會對該職業的認同度似乎還有待提升。
本文就近幾年我國在校男護生的心理現狀及相關因素做一綜述。
目前,我國男生主動選擇護理專業的比例較低,大多數男護生在填報高考志愿時并未主動選報護理專業。胡銘峽等[2]調查發現,高考填報志愿時,僅有29.5%的男生自愿報考護理專業。張國棟[3]認為男生選擇護理專業身不由己,有73.33%的男生選擇護理專業是因為自由調劑,自愿選擇的僅為20%。據統計,僅有35.48%的男護生是自愿選擇護理專業,更多的是因為成績原因被調劑過來的[4,5]。
1.2家庭或父母因素
在我國,家庭或父母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孩子的人生抉擇。相當一部分男生是聽從父母意見,考慮到目前護理專業好就業才選報的[2]。相關調查發現[6],有21.62%的男生選擇護理專業是因為聽取父母意見。在與學生會談中得知,他們選擇護理專業的主要原因是經濟困難,66.67%的學生來自農村,家庭已無力提供復讀費用[5]。李昌秀等[7]發現73.75%的男護生選擇該專業的原因是父母要求而非自愿。
1.3就業因素
就業情況一直是影響我國學生選擇大學專業時的重要因素。孫蓉等[6]發現大多數男生選擇護理專業的主要原因是今后好找工作(64.86%)。李文秀[8]調查發現,有56%的人是為就業而選擇護理專業,他們看中了男護士良好的就業前景。從擇業觀念上看[4],男生選擇護理專業大多并非出于對護理專業的熱愛,即使第一志愿是護理專業,主要考慮的也是就業優勢和收入。曹心芳等[9]調查發現,75.0%的男生選擇護理專業的動機是容易就業,僅有3.1%的男生是出于熱愛護理專業。張宏等[5]的調查結果顯示,有35.48%的學生是自愿選擇護理專業,自身無專業歧視,認為護理專業就業形勢好,男護士比較受歡迎,也比較熱愛護理專業。
1.4對護理專業的熱愛
興趣是成功的第一導師。研究證明,并非所有男生都拒護理專業于千里之外。據統計[8],有12%的男護生出于對護理專業的喜歡而選擇了護理專業,3%的人想在以女性為主的護理行業中獲得成功。在戴葉花等[10]的調查中,有3.13%的男生熱愛護理專業。有調查顯示[6],雖然只有1名學生是因為喜歡護理專業才報考,但通過接觸和學習,有37.84%的男護生很喜歡或喜歡護理專業。也有部分男護生是因為“非典”時期人們對“白衣天使”傾情關注的影響而選擇了護理專業[5]。
他是作家中的“勞動模范”,筆耕不輟、著作等身;他是2016年“國際安徒生獎”獲獎者,也是首位獲此殊榮的中國作家;他一直堅持用詩意的語言,抒寫道義、審美與悲憫,引領孩子們歷練成長……走近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
1.5其他因素
在與學生溝通中得知[3],他們最終選擇護理專業的主要原因:一是厭倦高中生活;二是分不清護理學和臨床醫學,認為兩者相似,將來可以轉行。另外,在選擇護理專業的男生中,29%的人有獵奇心理,認為護理專業比較冷門[8]。
2.1認知度低,專業認識不深刻
在大多數男護生眼里,護理工作技術含量低,考慮到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綜合性醫院都緊缺男護士,報考護理專業能夠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但沒有從自己的興趣愛好出發,對護理專業缺乏深刻的認識和了解[2]。李昌秀等[7]對80名在校本科男護生調查發現,只有26.25%的在校男護生對該專業了解。張國棟[3]分析顯示,60%的男護生認為護理專業科學性、技術含量一般,認為護士工作就是打針發藥、喂水喂藥、鋪床等簡單操作,是醫生的助手,處于從屬、被動地位。李文秀發現[8],77%的男護生因為由父母包辦選擇護理專業,本人對專業認定不清,對他人的依賴性、服從性強;還有11%的男護生隨意選擇,不愿放棄讀書機會,也不知未來方向,隨意性大。對153名在校男護生的調查發現[11],高校男護生專業認同感處于中等水平,有相當數量的男護生對護理專業了解不夠、認識不足,入學后才知道護士的工作內容還包括對病人的生活照顧,覺得這些工作不適合自己。
2.2自我評價低,未發現自身優勢
調查中[2],有59.1%的男護生依舊沒有擺脫傳統觀念的束縛,沒有發現自身發展優勢,認為護理是女性干的工作。很多男護生對自身職業價值評價不高,有42.22%的男護生認為性別是影響其選擇工作的重要因素,他們認為在以女性為主的環境中工作,是永遠沒有前途的,有的人會滋生出護理工作就是伺候人的想法,認為很丟臉,甚至有男護生對自己的專業保密[4]。程金焱等采用問卷調查法[12],對63名男護生和157名社會人員進行相關調查發現,男護生自我認可度低,而社會對男護生的認可度高,56.36%的男護生認為醫院對男護士的需求可有可無,而78.98%的社會人員則認為醫院需要男護士。男護生往往對自身角色存有排斥心理,大多數男護生不喜歡護理專業,缺乏幸福感,學習積極性不高,專業自豪感差,甚至部分男護生在同學好友面前不愿提起自己所學的專業[11]。
3.1部分男護生對本職業有著較高的期望
雖然護理職業并不受男生的青睞,但仍然有一部分男護生希望繼續堅持本專業學習,干出一番事業。通過問卷對90名男護生進行調查[13],有17.68%的在校男護生比較堅定自己的選擇。李桂玲等[4]的調查顯示,有39.1%的男護生畢業后會從事護理職業。王建萍等[11]發現,如果有再次選擇專業的機會,12.4%的男護生仍然選擇護理專業。對遵義醫學院80名本科在校男護生的調查發現,有43.75%的男護生準備畢業后從事臨床護理工作[7]。
調查顯示,男護生對護理專業抱有較高的職業期望,27.03%的男護生希望將來成為護理管理者,13.51%的男護生希望成為護理教師,24.43%的男護生希望成為臨床護理專家[6]。大多數人認為男護生比女護生更具有發展潛力,62.5%的男護生認為他們將要承受來自社會的壓力,希望更多男性加入護理行業,并享有與女性從事護理職業的平等待遇,建議護理專業增設麻醉學、精神病學與心理學課程,另有16.7%的男護生希望長期從事護理工作[9]。
3.2更多的男護生有轉行或逃避想法
如果入校后有機會轉專業或者家庭經濟條件允許,63.6%的男護生希望轉到臨床醫學專業或重新參加高考,也有75.0%的男護生選擇畢業后改行從事其他職業[2]。彭曉玲等[14]采用分層隨機整群抽樣的方法,對全國9所護理本科院校的96名本科實習男護生進行調查,發現本科實習男護生離職意愿得分高于女護生(P<0.05),男護生離職意愿更強。李桂玲等[4]發現,若可以重新選擇,46.6%的男護生不會選擇護理專業,特別是對專業有了進一步了解后,13.7%的男護生表示后悔,26.8%的男護生表示畢業后不會從事護理職業,想改行或考其他專業研究生。程金焱等[12]的研究顯示,男護生中畢業后轉行的占49.27%,考研的占18.18%,創業的占12.73%。王建萍等[11]的調查顯示,41.8%的男護生對“遲早改行”做肯定回答,52.3%的男護生不確定,說明有相當數量的男護生專業思想極不穩定。對武漢市三級甲等醫院實習的67名男護生調查發現[15],實習男護生職業生涯規劃狀況整體不容樂觀,職業生涯規劃總均分處于中等偏下水平,其中就業信心因子得分最低。李昌秀等[7]的調查也顯示,高達56.25%的在校男護生正在積極利用各種社會資源為自己籌備第二職業。張宏等[5]的研究更是得出,22.58%的男護生認為現在學習只是為了獲得??飘厴I證,畢業后想將其作為“跳板”轉行從事其他工作。
男護生對自身被需求情況的認識與實際情況存在較大出入,對自身價值沒有正確的認識。同時,男護生對于從事護理工作有很多擔憂,尤其是就業待遇和社會地位問題。于是,便出現很多男護生畢業后不打算從事護理工作的現象[12]。有研究認為,我國男護生心理現狀表現為心理應對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和積極主動性欠缺,職業態度、情感不穩定等[16]。總之,影響我國男護生心理現狀的因素很多,大致有以下幾類。
4.1傳統觀念和社會偏見
傳統觀念導致社會對男護士存有偏見。調查顯示,43.33%的男護士認為他們承受的最大壓力來自社會偏見,使其不能勇敢地面對自己的職業、病人及其周圍人,認為別人會用異樣的眼光看待自己[13]。張國棟的調查更是得出100%的男護生表示社會偏見和傳統觀念是使他們不愿意從事護理工作的主要原因[3]。有32.7%的男護生認為周圍人對自己有異樣的眼光,大多數人認為從事護理工作會對性格有影響,68.9%的男護生認為影響自身職業生涯發展的相關因素是社會偏見和傳統觀念[4]。調查顯示[17],護理專業男生比臨床醫學專業男生承受的社會壓力大,這種壓力一方面來源于傳統思想的影響,在傳統觀念里,護理工作都是由女性承擔的;另一方面受社會偏見影響,認為護理工作就是伺候人,很丟臉,會受到來自同事、朋友、家人的嘲諷和反對。
4.2適合男護士的崗位少
雖然各大醫院紛紛表示急缺男護士,但真正在護理崗位上工作的男護士少之又少。在醫院,只有極少數科室需要男護士,例如手術室、急診科、ICU等,這無形中縮小了男護士的就業范圍[13]。
4.3工作待遇差,經濟收入低
國內護理人員的工資待遇普遍較低。據調查[13],僅46.67%的男護生可以接受三千元左右的工資,而在國外,護士考取護理注冊證后,年薪可達20萬~30萬元,即使是技術一般的護士,在國外養老院、福利院等機構做最基礎的護理工作,年薪也可達16萬元左右。孫蓉等[6]的研究也顯示,51.35%的男護生認為影響學習積極性的主要因素是經濟收入較低。
4.4不受重視
男護生在學校普遍不受重視。男護生在護理專業學生總數中所占比例小,勢單力薄。在學校教學和學生管理中沒有充分重視男護生的特殊性,即使是競技性比賽,如護理技能大賽也因男性參賽者很少而處于劣勢,男護生的自信心及成就感也因無法獲得表彰而被忽視,73.43%的男護生有弱勢感和被忽視感[5]。
護理從一門職業發展成為一門專業到一門獨立的綜合性應用型學科,護理工作也從傳統的照護發展到整體護理,如果護士隊伍仍然以女性為主導,勢必會阻礙護理專業的可持續發展,也難以滿足人們對護理越來越高的需求[3]。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三分治療、七分護理”這一理念的樹立,醫患雙方越來越接受和看好男護士,護理同行應高度關注男護士的成長,加強管理,強化培訓與實踐,充分發揮男護士特有的優勢。男護士也應擯棄社會偏見,正視自己,樹立正確的職業觀,用行動宣傳自己,使男護士形象深入人心。護士隊伍中男性的加入,必然會改變護理以女性為主的工作方式和思維習慣,從而優化隊伍結構,建立一個平衡、健康和高效的護理團隊,推動護理專業的發展[13]。
[1]梅小員.男護士在??谱o理發展中的作用[J].全科護理,2012(33):3138-3139.
[2]胡銘峽,游元軍.本科男護生的專業認同感調查及培養思考[J].濟寧醫學院學報,2011,34(2):120-122.
[3]張國棟.本科男護生專業思想現狀的調查與分析[J].時珍國醫國藥,2009,20(6):1315-1316.
[4]李桂玲,吳秀芹.男護生的專業認知度及心理社會因素對職業生涯影響的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09,4(6):246-247.
[5]張宏,張淑彥,梁紅,等.??颇凶o生對專業認知調查及培養對策的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0,5(2):271-272.
[6]孫蓉,孟娣娟,史文潔.對我校本科男護生專業認同的調查與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32(19):3179-3180.
[7]李昌秀,江智霞,雷丹,等.我院80名本科在校男護生職業角色認同調查分析[J].遵義醫學院學報,2011,34(2):184-186.
[8]李文秀.高職男護生專業思想現狀調查及應對措施[J].衛生職業教育,2012,30(9):77-78.
[9]曹心芳,孫紅霞,張榮.淺談男護生的擇業觀[J].衛生職業教育,2008,26 (17):90.
[10]戴葉花,于小華.男女護生擇業觀念調查的比較[J].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2006,3(11):980.
[11]王建萍,張開利.男護生職業認同狀態的調查分析及干預對策[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2(12):49-50,89.
[12]程金焱,朱曉紅,李斌,等.男護生就業思想狀況與社會認同情況的比較分析[J].中華護理教育,2008,5(4):177-178.
[13]林慧美,代松玲,陳海玉.90名在校男護生職業心態的調查分析[J].護理與實踐研究,2010,7(7):124-126.
[14]彭曉玲,黃海珊.本科男護生實習期間離職意愿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J].護理學報,2009,16(10A):5-8.
[15]毛向英,張平,汪娟.實習男護生職業生涯規劃狀況調查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12,12(8):580-581,587.
[16]施小利.男護生現狀分析及帶教對策[J].現代臨床護理,2008,7(12):61-63.
[17]楊澤剛,王靜,周曉琴.男護生入學后的心態調查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07,34(4):140.
(*通訊作者:鄧永紅)
G455
A
1671-1246(2016)01-008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