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成青,熊 健,吳國運,朱耀峰,黃大元(湖南省吉首大學醫學院,湖南 吉首 416000)
人體解剖學實驗室開放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梁成青,熊健,吳國運,朱耀峰,黃大元
(湖南省吉首大學醫學院,湖南 吉首 416000)
實驗室開放是高等院校實驗教學改革的新課題,是大學教學改革的必經之路[1]。本文通過對人體標本陳列室、局部解剖學標本操作、系統解剖學實驗標本的開放及管理模式研究,探索人體解剖學實驗室開放途徑。
人體解剖學;實驗室;開放模式
實驗室開放是指各類實驗室在完成計劃內教學科研任務的前提下,利用現有師資、儀器設備、設施條件等資源,面向學生、教師等人員開放,為學生、教師等提供實踐學習和科研環境[2]。社會對人才的素質,尤其是對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實驗課是醫學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解決實驗硬件條件不足問題,或用軟件來彌補硬件的不足,是目前很多高校都無法回避的現實問題,而實驗室開放不失為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途徑。實驗室開放有利于實驗室資源的最大化利用,有利于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開展創新教育,有利于調動和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興趣。
1.1標本陳列室的開放
人體解剖學標本陳列室是解剖實驗室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當今科技發展迅速,教學手段日趨多樣化,但實物觀察仍是提高形態學科教學質量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與圖譜、影像等教學工具相比具有獨特的優勢[3]。人體解剖學標本陳列室為實驗教學、科研、臨床提供完善、形象的環保直觀教具,任何教學工具都不能替代標本,任何教學手段都不及標本示教重要。因此,要把開放人體解剖學標本陳列室作為課程建設的重要內容。陳列室不是用來裝點門面、搞形象工程的空間,而是實驗室、實驗課的延伸,是學生重要的學習場所,只有充分利用才能體現出它的價值。要堅持標本陳列室開放制度,由專人負責管理、登記、答疑,利用課余時間、自習時間開放,充分發揮其作用。要根據專業設置不斷增加標本、更新標本,從而更好地服務于教學、科研。學生觀察(參觀)時要愛護標本,不得觸摸標本,不得將標本帶出陳列室。標本陳列室除對正常醫學教學服務外,還應對各年級、各專業在校生及社會實行預約開放,起到資源共享、科普宣傳的作用。
1.2局部解剖學標本操作的開放
隨著近幾年的大規模擴招,醫學院校學生人數越來越多,局部解剖學實驗課學時數卻有所減少。同時,教學所用的尸體越來越難購買,價格也一路上漲,這些都嚴重影響了局部解剖學實驗課的開展。很多解剖學課程學時不多的醫學邊緣專業、??坪统扇酸t學教育都需要較多的觀察標本。局部解剖學操作后的標本可以制備相當數量的解剖學標本用以陳列和教學。在制作解剖學標本過程中,可以讓一部分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標本制作,這種方式可以大大加深學生對解剖學知識的理解,增強動手能力。在滿足教學和科研的前提下,也可面向社會開放,為醫院、外校研究等提供服務,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1.3系統解剖學實驗標本的開放
人體解剖學是學生學習醫學基礎課的基礎,也是學生的必修課,屬于形態學科。觀察尸體標本可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記憶,是培養學生基本技能和科學思維的重要環節。實驗室開放給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機會,學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作出相應調整,逐步挖掘自身潛力,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4]。系統解剖學實驗標本可根據實驗內容和相應專業進行開放,還可以根據附屬醫院需求進行開放。實驗標本的開放主要是針對對實驗課內容不能按時完成及需要進一步復習消化的學生。
2.1加強實驗室硬件設施建設
實驗室開放要具備基本條件,硬件和軟件平臺兩者缺一不可。硬件平臺是實驗室開放的基礎,軟件平臺是實驗室開放的基本保證。硬件平臺建設包括房間、設備儀器(尸體標本)、水電供應、良好的環境等。我院一直重視人體解剖學實驗室建設,陳列室現有各種陳列標本1 230件,占地面積近300 m2,有人體解剖學教學輔助系統兩套,基本能滿足學生學習和對外服務需要。雖然尸體來源困難,但我院仍能保證局部解剖學操作和項目開放所需的標本,新建的解剖操作通風設施和寬敞明亮的實驗室,為實驗教學與實驗室開放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2.2改革實驗課程設置,加強實驗環節[5]
選用或編寫合適的開放式教學理論與實驗教材。開放式實驗教學需要與課堂教學及學生自修緊密配合,因而要選擇適合教學需要的教材或參考書。對教材的要求是:內容系統完整,組織編排合理,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內容應具有很好的條理性,語言流暢易懂,便于學生自修。我國大學生與國外大學生相比,理論考試成績、專業技術水平都名列前茅,但他們獨立工作能力、動手能力、創新能力不強。這說明我們的教育體制有待改進,也說明實驗與實踐環節必須加強,實驗教學方法必須改進。
2.3完善開放管理制度
首先,實驗課程往往由教研室安排授課,而實驗室管理和實驗準備由實驗員承擔。實驗課與理論課的考核標準不一,這些都給參與其中的教師帶來負面影響。其次,實驗室開放增加了實驗項目數量,加深了實驗難度,無形中就增加了教師工作量;而這些工作量沒有量化和考核標準,直接影響了教師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為此,從學校層面到實驗中心,應積極制定和完善相關實驗室開放規章制度,強化實驗室管理規范,為實驗室的正常開放運行提供有力保障。我校每年還建立專項實驗室開放基金,用于實驗室開放中實驗耗材的購置、儀器設備的維修以及參與開放教師的獎勵等;把實驗室開放提升到與理論教學同等重要的地位,從而吸引大量高年資、高學歷、高水平的教師參與實驗室開放教學,切實保障了實驗室開放中教師隊伍的高水準。
2.4實行開放激勵機制
學院應制定實驗室開放管理辦法,出臺一系列政策,在年度實驗教學運行費用、開放實驗室工作量計算及實驗技術人員獎金分配上向開放實驗室傾斜[6]。鼓勵實驗教師結合實驗教學及科研項目,跟蹤本學科的最新發展動態,不斷收集、利用最新的科研成果充實、更新實驗教學內容,使實驗教學緊跟學科發展;鼓勵實驗技術人員積極參與科研活動,創新實驗技術,革新管理制度。
實驗室開放能夠增強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操作能力,激發學生的主動性與創造性,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對提高實驗教師業務能力和專業素養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對促進實驗室發展也起著重要的作用。解剖學實驗室開放模式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如標本制作、科研開展、虛擬數字解剖網站開放等,都值得我們去探討與實踐。
[1]程春英,程梅燕.淺析高校實驗室開放的建設與管理[J].實驗室科學,2012,15(2):152-154.
[2]王貴才,楊九民.高校實驗室開放模式探討[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9):317-320.
[3]鄧志敏,伍吉云.基礎醫學實驗室開放的建設與管理初探[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2,25(17):2186-2187.
[4]王勇.充分利用實驗室資源做好解剖實驗室開放[J].大理學院學報,2011,10(8):85-86.
[5]姜增如,湯建平.加強能力培養,探索開放實驗新模式[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6,23(2):14-18.
[6]皮之軍,李建海,于敏,等.開放式實驗教學模式的研究與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27(5):27-29.
G482
A
1671-1246(2016)01-0103-02
注:本文系吉首大學實驗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實設通[2015]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