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紀英(鎮江市高等??茖W校體育部江蘇鎮江212001)
健美操技術課網絡化教學平臺構建
□江紀英(鎮江市高等專科學校體育部江蘇鎮江212001)
伴隨我國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體育教學模式也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創新。為了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現代體育教學模式的重點更偏向個性化、自主化,提倡樹立終身體育意識。網絡教學平臺是最新的教學模式,其具有傳播方式靈活、資源形式豐富多樣等特點。本文主要以健美操的教學現狀為依據,構建課堂教學與網絡教學有效結合的教學模式,淺談健美操網絡教學資源與教學平臺的建設策略。
教學模式設計健美操技術課網絡教學平臺
伴隨現代教學手段的廣泛應用和現代教育理念的逐步深入,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為教育模式的創新提供了更多的可選擇方向,有利于提高學習自由度,促進教育資源共享原則得以實現。目前,國內高校體育教學模式正在進行改革,正由傳統的集體化教學向個性化教學轉變。隨著教學大綱改革,體育技術課的課時比例不斷降低,創新教學方法、改革教學內容、更新教學觀念勢在必行。將網絡教學平臺與體育技術專業課相結合,有利于充分發揮網絡教學豐富、直觀、形象的特點,有利于彌補教師精力不足的缺陷,能夠豐富教學內容、提升教學效率。本文主要以健美操技術課為例,通過開發健美操網絡教學平臺,構建健美操技術科網絡教學模式,合理調控網絡教學資源,使課堂教學與網絡資源有機結合,實現增強教學效果的目標。
1.1、教學實驗法
筆者根據教學實驗的安排,從某體育學院健美操技術課學生中選取了50人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所有學生均統一學習《競技三級雙人操》,其中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方法,對觀察組采用網絡化教學方法。在教學實驗開始前,為了保證兩組學生的同質性,要先對兩組學生的設施用用及計算機網絡技能等情況進行調查。實驗后可以通過問卷調查、教學實習和技能測試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比較兩種教學方式的差別。
1.2、調查法
可以通過對相關專家進行訪談,確定教學設計方法與教學內容,以確保研究方法和研究內容的合理性。然后通過口頭訪問、問卷調查等方式對試驗對研究對象的計算機技能水平等情況進行了解。為了分析教學應用效果,在實驗結束后可以向學生發放調查問卷。
1.3、文獻資料法
查閱大量關于健美操教學、教育傳播學、計算機網絡技術及體育教育學等學科的文獻資料,為本研究提供充分的理論依據和理論支撐資料。
健美操教學資源的開發過程主要有四個部分,分別是確立教學資源知識點結構、確立功能模塊、分析教學目標及開發健美操教學資源。為了確保研究成果具備實用性和科學性,在整個開發過程中都應該全面貫徹體育技術課程教學原則和軟件開發流程。
2.1、教學目標分析
健美操技術課網絡教學資源的開發與設計,應充分考慮學生開放性學習的需要和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一方面要便于學生進行課外實踐與學習,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便利性,幫助學生開闊視野、拓展知識。所以本研究以健美操教學方法與教學設計原理為依據,確定健美操技術課的網絡教學目標。其具體內容是充分發揮網絡教學平臺的優勢,用視頻、動畫和圖片向同學展示傳統教學難以表述的內容。在激發學生學習動力的同時,還可以帶給學生豐富的感官刺激,再通過學生的自主分析和學習,初步形成動作表象;通過學生的多練和教師的精講簡化和濃縮課堂教學的內容,并引導學生討論、質疑,最終達到幫助學生開拓視野、啟發思維、促進學生動作技能形成的目的。
2.2、確立功能模塊
健美操技術課網絡教學資源主要包括資料查詢、交流討論、鑒賞功能、教學功能這四大板塊,其具體內容如下:
(1)教學模塊:動作技能教學是健美操技術課的教學基礎,其核心內容包括基本動作與動作的組合變換。所以健美操網絡資源需要包含大量適用的健美操教學內容,例如不同形式的健身操欣賞、自編跑跳組合、自編操化動作組合、基本步伐及其變化形式等,這些內容基本滿足健美操教學大綱規定的普修課、專修科教學的需要。
(2)鑒賞模塊:在滿足基本教學需求之余,網絡教學平臺還可以提供豐富的鑒賞內容,例如健美操音樂、國內外經典比賽片段、健身操教學等,使學生一方面可以了解健美操不同形式的健身內容與發展趨勢,另一方面還能使學生學習到健美操的專業知識技能。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豐富了健美操學習的內涵。
(3)資料區:健美操知識是資料區的核心,除了健美操知識外,還包括與其相關的各方面知識,會為學生提供相關網站鏈接與相應的資料,旨在充實學生專業知識,拓展學生視野。
交流討論功能:網絡教學平臺可以為學生、教師創造交流空間,同學間、師生間通過交流,可以推動健美操學習與教學的發展。
2.3、健美操網絡教學資源的開發
(1)素材的制作方法。
網絡素材的制作和搜集主要是指對視頻、圖像素材進行編碼和編輯。健美操技術分解圖是健美操網絡資源的精華,其主要是通過搜集和整理網絡技術資料形成的。制作素材需要對圖像資料的大小和格式進行編輯,然后利用J PG和GIF等便于網絡傳輸的格式編碼進行保存。
視頻的素材主要來自于自行拍攝和現成截取。自行拍攝的主要內容包括學生自編作品、常見的動作錯誤與糾錯教學片段、不同風格特點的優化組合、基本步伐組合等。現成截取的主要內容包括《健身健美操規定動作》、《競技健美操規定動作》中的基本步伐、組合動作和成套動作等教學常規內容,同時為了開闊學生視野還加入了一些其他形式的健身操內容,如瑜珈、街舞、踏板、健身球等。所有視頻資料均可采用Prem i ere6.0、W i ndow s M edi a En-Coder進行編輯、編碼。
(2)健美操教學網站的制作方法。
健美操教學資源的展現和組織需要依托網頁和網站,具備操作方便、界面友好的特點。網絡環境支持是網站與教學資源的運行和開發的基礎,筆者創建網站采用的是Dreamw eaver2004設計軟件,以W eb頁為平臺展示所有網絡資源,以目錄鏈接式結構組織知識點。
與幻燈片和Authorw are進行比較,健美操網絡教學網站在知識點的表現與組織上更具明顯的繼承關系和層次結構。上層點與下層點的鏈接具有唯一性,最能體現使用者的清晰思路和總體概念,并能展現知識點的所屬關系。這樣一方面不會因網狀結構異常引發“迷航”的弊端,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避免順序結構的思路局限性。如果學習模式符合人腦網狀記憶結構,還可以讓學生對所有知識點有一個整體認識,便于學生快速轉入和進入相應章節內容的學習。
3.1、健美操技術課教學特點
健美操是一項將舞蹈、音樂、體操等多種元素融為一體的健身運動,其具有很高的鍛煉價值,一直深受學生的喜愛。盡管受傳統教學思想、教學理念的影響,截止目前健美操仍然采用傳統的“三基型”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方法的采用,目的是為了達到掌握健美操成套動作、組合動作的目的,所以目前大多數健美操教學仍然采用“示范-講解-練習-糾正錯誤”等教學方法。教師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主要是教授學生健美操的固定套路,再適當的輔助素質練習和形體練習進行教學。目前大多數健美操技術課的教學目標都不分層次,不管學生的運動水平、體育素質是否相同,目標都是“掌握健美操的基本技能、基本技術,增強體質”。在考試的方法與內容上,針對學生成績的評定主要是根據學生對健美操成套動作的掌握和完成情況,在健美操的考核評定中并沒有涉及學生能力的全面提高、健美操相關知識的掌握、學生素質的改善等內容。
3.2、教學模式構建
基于網絡教學模式下的健美操教學要以現代體育教學理念為基礎,將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充分調動起來,明確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在這種“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下,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將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改變,課程設計會更多的轉化為“開放型”、“學生自主型”等教學模式,實現個性發展需要與社會發展需要的協調統一。但不能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以課堂教學為核心,使學生對網絡資源的學習圍繞教師調控進行,與傳統課堂教學策略對比,這種教學模式下的課堂教學雖然減少了教師的示范講解,但由于突出了教師的“精講”和學生的“多練多悟”,有利于促進學生快速形成運動技能表象,可以充分發揮網絡教學資源豐富直觀的特點。相比于傳統的教學模式,網絡平臺下的健美操技術課教學形式更加注重學教并重的教學設計思想。
3.3、調查問卷分析
健美操技術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積極的體育觀,掌握本專項的理論知識、技能、技巧,在課余時間可以科學進行自我鍛煉身體,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個性,幫助學生建立終身體育意識并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為了解學生對健美操技術課網絡教學效果的認可程度,可以向參與實驗的學生發放調查問卷,發放問卷50份,回收有效問卷48份,調查結果顯示網絡教學模式在互動交流(認為好的有43人,占89.6%)和內容展示(認為好的有35人,占72.9%)等方面具有良好成效。其更能展現學生學習意識的自主探究的習慣和欲望以及合作性、自主性,是以學生發展為本思想的體現,得到各位專家的普遍肯定和較高的評價,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適合健美操學生專修和普修使用,對改革和創新教學教法與提高教學效果也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創設健美操技術課網絡資源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素質教育和終身體育的要求,將放任自由、沒有組織的課外體育鍛煉融入到網絡教學平臺的教學模式中,改變傳統的單一教學模式優勢互補和優化組合,激發學生鍛煉的積極性,滿足學生個體發展的需要。有利于健全學生人格培養,幫助學生掌握體育鍛煉的方法和知識,加速良好體育鍛煉習慣的形成。運用網絡教學平臺可以與教學實際相結合,實現場地器材、學生、教師等教學要素的最佳組合和自然優選,在充分開發教學人力資源的同時,還體現了教學過程最優化的教育思想。目前,網絡媒體技術在體育技術課教學中應用較少,缺乏對現有資源的優化配置,所以構建健美操網絡教學平臺,對深化體育技術課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1]孫雪紅.理論與方法的創新——評高校健美操訓練理論與方法研究[J].大學教育科學,2016(04).
[2]韓瑋.張昕煜.陜西民辦高校健美操微課程開發現狀與展望[J].陜西教育(高教),2016(06).
[3]范繼珍.吳剛.高校健美操開展現狀的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4(02).
G831
A
1006-8902-(2016)-10-LXY
江紀英(1980-),女,漢族江蘇鎮江人,講師,鎮江市高等??茖W校體育部,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