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顏(南京體育學院江蘇南京210014)
南京市體育學院跆拳道運動員的運動損傷調查分析
□王 顏(南京體育學院江蘇南京210014)
本文對南京市體育院校跆拳道專項的運動員的運動損傷情況進行調查與分析.結果分析表明:跆拳道運動損傷部位最多的是足部和膝關節部位,軟組織也有挫傷,還有準備活動不充分導致韌帶拉傷等。這些損傷大多出現在訓練或者比賽的時候。針對身體不同部位機制的損傷狀況進行分析,提出合理有效的康復性建議,使得運動員各項機能康復的更好更快。
跆拳道運動損傷損傷部位預防措施恢復建議
近些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跆拳道以它獨特的魅力深受廣大青少年的喜愛.跆拳道運動的人數越來越多。南京體育學院設有跆拳道必修課程、選修課程,學生參加跆拳道賽事或社團活動逐漸增加,因此,運動過程中的損傷發生很是常見。通過對南京體育學院跆拳道運動員運動損傷情況調查,研究如何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增強預防運動損傷的意識,保護運動員身體健康,有效提高訓練效果和運動成績有很大的重要意義,因此,加強對跆拳道運動損傷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對跆拳道現狀調查,分析運動損傷的主要原因,引起老師和學生的重視,減少課堂和比賽中運動損傷的發生,把學生的健康放在第一位,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在跆拳道訓練中,主要以腿法為主,由于比賽規則的限制,跆拳道腿法主要用于攻擊對手,擊打得分部位。和手相比,腿在擊打的力度,速度,擊打范圍等各方面都遠遠超過手,所以一般手上動作就是用于防守和格擋。因此在跆拳道訓練和實戰中,腿部、足部以及腳踝是主要受傷部位,同時膝蓋也是比較容易受傷的部位。
跆拳道動作要求速度要快,擊打力度大,以剛制剛。在比賽中多采用的是直擊,以單個動作或連續的組合動作連續進攻擊打對手。對抗性極強的跆拳道運動需要超強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自身的標準和高超的技藝。
跆拳道損傷發生階段主要在專項訓練階段,訓練時主要以學生的自主練習為主,教師負責指導。高強度的專項訓練還包括高強度對抗性的實戰訓練,學生會消耗很多體力,造成身心疲憊,注意力不集中,此時就有可能受傷;加之運動能力不足也是很容易受傷的。同時由于跆拳道的技術動作難度大,一旦出現錯誤動作也可能會導致受傷,亦或是訓練時注意力不集中也會出現損傷,肌體疲憊時訓練也容易導致損傷的發生,所以在專項訓練階段運動損傷發生的概率最多,故在此階段訓練時要多加注意。
在男生損傷類型中,扭傷人數最多,,其次是挫傷,拉傷,分別,骨折和腦震蕩很少。女生損傷最多的是挫傷。跆拳道的發力方式是瞬間發力,要求速度快,轉變快,這很容易出現損傷。同時男生在比賽或是訓練中,使用高難度動作,比如高位橫踢,下劈,后踢等,這些動作對身體的機能要求很大,運動員在比賽或是訓練中很容易因為沒把握好尺度而導致韌帶的損傷或關節扭到。在拳打腳踢、身體發生碰撞過程中可能導致挫傷,引起機體表皮或深層受傷,更為嚴重會出現撕裂傷。像大小腿,腳踝關節和手臂等會出現挫傷扭傷現象比較多。
女生的損傷多是發生在對抗中受傷。跆拳道主要是以腿法為主,所有的踢擊動作最終都是以足部去接觸對手,根據力的作用原理,足部在進攻者主動力和防守者反作用力的作用下,軟組織和骨骼肌受到挫擊導致損傷。膝關節中主要是內側副韌帶,外側副韌帶和半月板的損傷,小腿外旋外展或內旋內展時容易發生損傷,膝關節在相撞時會引起半月板額損傷。
3.1、造成南京體育學院跆拳道運動員運動損傷的原因
跆拳道運動損傷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自身的技術水平不高,掌握的技術不全面,準備活動不充分,亦或是負荷量大和組織方法不當等等這些都會引起運動損傷,還有運動員的麻痹大意也是原因之一。
(1)準備活動不夠完善。
準備活動不充分,肌肉韌帶太僵硬,韌帶粘滯性較大,身體的伸展性和協調性不高,在這種狀態下訓練很容易發生肌肉拉傷或者關節扭傷。訓練之前的熱身活動可以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度,進而調節身體各項機能,加速循環系統的運轉,以適應訓練中的激烈運動。同時準備活動的內容應針對專項訓練內容,過量的運動也會造成運動損傷。
(2)訓練強度與醫學原理相違背。
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教師會組織同學進行實戰性的訓練或比賽,對于新學習的動作,學生還未形成動作定性,一些技術動作上還存在錯誤,過早的進行實戰性訓練或比賽,學生在對抗中,會引起反抗心理,導致錯誤動作出現,甚至出現犯規的行為。比賽中級別差距過大或者護具不合適,賽前過于疲勞或是降體重導致的虛脫等都容易造成運動傷害的發生。
(3)注意力不集中。
當教練或老師不厭其煩地講課時,重點注意哪些易受傷的事項,學員卻神游物外,導致受傷;有時在訓練時,自認為完全掌握了各項動作技巧,便會注意力不集中,這時很容易受傷。所以上課、訓練都要注意力集中,減少損傷的出現。
(4)自我保護意識不強。
對于訓練年限不長的學生,運動經驗和比賽經驗不足,在興奮狀態下往往會忽略自我保護。同時這些學員不能認真對待訓練,麻痹大意。訓練時必須穿戴好必要的護具,特別是容易受傷的部位一定要穿好護具,不然也是極容易受傷的。訓練場地、沙袋及腳靶等器材、護具需要定期檢查,及時處理存在的安全隱患,不然也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傷。加強自我保護意識是必不可少的,且極其重要;在訓練時,老師或者教練員要經常給學員灌輸增強自我保護的重要性。
(5)技術要領不正確。
由于自身未能準確的掌握技術,便肆無忌憚的施展,動作要領不到位,意識跟不上,很容易受傷。而且一次兩次的教訓,卻不能真正地使部分運動重視,導致更加嚴重的傷害。教練的即時提醒,卻置若罔聞,更是加大了受傷的可能性。因此,技術要領要正確是防止損傷出現的一個重要因素。
(6)精神狀態不佳引起的運動損傷。
由于大強度的訓練,使得疲勞的出現,沒有進行及時的放松恢復,導致疲勞的積累從而引起神經系統的強度,興奮度以及穩定性相對下降。身體的靈活性,動作的準確性也都相對的減弱。同時體院的生活比較單一化,學生缺少對問題的處理能力,很容易將自己的情緒帶到訓練場地,情緒低落,訓練不夠積極,精神不集中等這些都會使得學生在訓練時受傷。教練在訓練場地應多多觀察學生的狀態并及時進行疏導,防止運動損傷的發生。
3.2、跆拳道運動中的運動損傷的預防
教練應加強學生對運動損傷思想的教育,高度重視運動損傷的預防,充分認識到運動損傷對身體,學習和訓練帶來的不利影響,加強自我保護意識,減少運動傷害。
(1)提高運動員的思想認識。
上課訓練要嚴格遵守課堂秩序,循序漸進的遵守訓練原則,聽從教練組織安排,認真聽練教學的注意事項,認真做好熱身活動。有的學生準備活動敷衍了事,韌帶也不積極去壓,由于好動和好勝的特點導致訓練不專心,不按要求去練,找同伴講話,大笑,不僅會給自己帶來不好的影響,也會造成其他學生的干擾。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進行組織性及紀律性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道德素質。加強運動員的思想教育,以期提高運動員的思想認識,這樣可以有效地預防運動損傷的出現。
(2)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
在跆拳道訓練中放松環節也是必不可少的,大強度的訓練和比賽后,若不進行及時放松調節,長期下去,肌肉會變得很僵硬,身體也會感到酸痛,產生乳酸堆積。運動后的放松,有助于減慢心率,促進血液回流。肌肉放松后有利于恢復肌肉初長度,使得身心舒服,再次訓練也不會感覺太累,從而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
在學校教育中要全面貫徹“健身第一”的思想,使體育教學和訓練的醫務監督意識達到一個新的層次。幫助和指導學生合理的進行訓練,比賽。對其身體機能進行監護,預防訓練和比賽中的不利因素對身體造成的危害。作為一名教練老師,一定要具備相關的醫學知識,加強醫務監督來促進教學的進行。對于訓練比賽的場地,也要進行安全檢查和管理。這是準備活動中的一項重要項目。而且,活動前的準備更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準備活動不充分,就會直接導致受傷。人的身體就像汽車的發動機,汽車發動機要更好地運行且不會受損,就要進行預熱,同理運動員更要進行訓練前的準備活動。因此運動前的準備是必不可少的。
(3)加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在比賽訓練中,強調要穿戴好護具,特別是容易受傷的部位,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以鞏固關節的穩定性。學會各項技術中的安全保護措施,能夠自己保護自己。
(4)加強易傷部位的訓練。
在提高身體素質的基礎上,加強對易傷部位的練習可以預防運動損傷。增強易傷肌肉群的抵抗性訓練,由易到難地進行訓練。訓練時,注意對易傷部位的保護。
3.3、跆拳道運動損傷的康復手段
(1)運動員傷后治療。
受傷時,及時用冷水沖刷受傷,在受傷后的4小時內進行冷敷,這段時間內是冷敷的最佳時機,最好能使用冰塊或冰袋,有效的減輕傷痛;24小時內不要熱敷,一旦熱敷,會加劇疼痛;在這一時段內,有條件的也可以用冰塊冷敷,一定程度上,減輕傷痛。
受傷后,及時就醫。醫生的治療,會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傷患加快康復速度,舒緩大部分的傷痛,所以一名好的醫生也是傷患的福音。使傷患在最短的時間內重新走上他熱愛的賽場。
無論什么時候,傷患的自我意識,是康復階段的一項重要因素。消極的心態,對身體康復有一定不好的影響,減緩康復速度;積極的心態,對身體康復有好處,加快康復速度。
(2)運動員傷后恢復性訓練。
傷后恢復期間,不能參加劇烈的體育運動,只從事一些簡單的活動,以此來保持運動激情和運動意思。傷后要遵從醫師的叮囑,切不可盲目從事。
4.1、結論
跆拳道是一項需要體能、技術、意識、毅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質的體育運動。在跆拳道訓練中不可避免一些運動損傷的出現。運動員在高強度的體能訓練后,一些動作會出現變形,以致受傷;其次,運動員的技術不到位,也會使動作變形,很容易出現損傷;再次,運動員的自我保護意識不強,在訓練中,使用一些不標準的動作,往往就是損傷出現的原因。
4.2、建議
在跆拳道運動中,避免損傷的出現是很簡單的。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不逞能,保護好自己;在訓練中,將動作做標準了,不要主觀臆斷,這樣才會有效地保護自己避免受傷。聽從教練的指導,是避免受傷很有效的方法。
[1]翁薇,吳鏘.女跆拳道運動員膝關節運動創傷特點的調查與剖析[J].體育科學研究,2005,9(3).
[2]申旭,韓恩力,劉德皓等.我國優秀運動員運動損傷狀況的調查分析[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6,23,(2).
[3]張洪顧,劉海斌.跆拳道運動員膝關節損傷的運動生物力學分析[J].武漢體育學院,2004,38(6).
G886
A
1006-8902-(2016)-10-L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