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彥鵬
(北票市水土保持局,遼寧 朝陽 122100)
?
北票市水土保持存在問題及對策
付彥鵬
(北票市水土保持局,遼寧 朝陽 122100)
摘要:北票市境內的植被遭受過度砍伐、加上連年干旱少雨以及土地結構調整和水土資源利用不合理致使地表的植被稀少,覆蓋率低下,土壤貧瘠,土地抗侵蝕能力弱,水土流失非常嚴重,造成水土資源大量破壞,造成河道嚴重淤積,防汛防洪影響問題突出,城市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文章分析了北票市目前的水土保持狀況和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針對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具體防治策略。
關鍵詞:城市水土保持;存在問題;對策及建議;北票市
0引言
遼寧省西部的朝陽市所轄屬的北票市屬于土石質北方的丘陵山區,全境土地總面積為446 900 hm2。由于多年來,北票市境內的植被遭受過度砍伐、加上連年干旱少雨以及土地結構調整和水土資源利用不合理致使地表的植被稀少,覆蓋率低下,土壤貧瘠,土地抗侵蝕能力弱,水土流失非常嚴重,造成水土資源大量破壞。由于城市土地資源的大量開發予以利用,將原有的生態系統進行了破壞,河道造成淤積,行洪斷面不斷縮小,城市防洪影響嚴重,城市安全受到不可避免的威脅,嚴重地損害了城市的形象,文明程度不斷降低,嚴重影響著城市生態環境和水土保持治理監督管理,人居環境越來越差,城市生態安全狀況日趨下降,制約北票市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1水土流失狀況
項目區自然環境破壞嚴重,植被覆蓋率低,從地貌上看,山丘比重大,降雨集中,在暴雨沖刷下,水土流失較為嚴重。據調查統計,項目區總面積1 312.61 hm2,水土流失面積905.71 hm2,占項目區總面積69%,其中輕度侵蝕325.7 hm2,中度侵蝕580.01 hm2。項目區平均土壤侵蝕模數為2 976.80t/km2·a,水土流失類型以水力侵蝕為主,面蝕、溝蝕并存。大面積的荒山荒坡及侵蝕溝,嚴重影響城市環境和水土保持狀況[1]。
2水土保持現狀及存在問題
2.1水土保持現狀
多年以來,北票市一直把水土保持列為農村工作重點之一,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怠,特別是進入1987年以后以及自1991年《水土保持法》頒布實施以來,北票市的水土保持工作以改善生態環境和解決山區人民生產生活出路為目標;以監督管護工作、農村能源工程建設為重點,引進水土保持新技術、新觀念,加快森林資源自身恢復和發展的步伐,努力建設形成一個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最佳結合的水土保持生態體系,使全市農民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斷大幅度提高,生態環境得以明顯改善。
2.2存在的主要問題
1)存在著重治理輕預防,重農村輕城市的問題,城市水土保持工作有待加強。通過多年來的水土保持生態建設逐步實踐證明,搞好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和環境治理必須堅持防患于未然為主,預防和治理相結合為輔的基本原則。目前,北票市的水土保持工作存在著重治理輕預防,重農村輕城市的問題。而北票市城市的水土保持預防和監督管理工作進展比較緩慢,城市的水土保持發展的要求不足以滿足,主要表現為與當地地域、與所在城市特點和特殊性相適應的法律法規仍然是一片空白,水保監督機構、人員和辦公設備還不健全,致使城市建設項目造成水土流失的現象不能被扼制。因此從這種角度來講,城市水保預防監督是北票市水土保持工作亟待加強的領域。
2)水土保持生態建設與城市定位和經濟發展不協調。北票市發展歷史悠久,不但繼承了老經濟區的遺留的財富也繼承了積累了數百年的環境問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礦產資源的不斷消耗,注定了北票市要逐漸由一個以礦石開采和加工為主要經濟支柱的城市轉變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宜居城市,這決定了北票市的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必須高標準、高品位,不能單純為治理而治理,必須服務于開發及經濟建設。尤其對于景區周圍、城市視野區治理要緊緊圍繞景觀效果、旅游觀光環境,如營造景觀生態林,觀光果園等。目前全市在這方面還比較欠缺,不能夠滿足城市經濟發展的需要。
3)城鄉結合部是經濟較活躍地區,其經濟發展、生態環境與城市密切相關。北票市原有治理多以傳統農業為出發點,已不適應商品經濟條件下的農村生態環境整治需要。
4)城市水土保持作為當前的新課題之一,目前仍然還處于試點和起步階段,當前雖然積累了一些經驗,取得了一些成績,還有很多問題需要研究,城市水土保持治理模式及治理措施都不相同,因此城市水土流失的機制、影響因素、監督管理、治理模式、治理措施、預測分析和動態監測等有待研究,以提高城市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的水平,加速水土保持事業的發展。
5)法律法規和監督執體系不完善、不健全,難以適應當今的新形勢、新要求。現行的水土保持法律法規操作性不強,貫徹實施難度很大。同時,城市水土保持監督管理機構沒有建立健全,水土保持依法監督管理難以實施到位。
6)城市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涉及城建、環保、土地、林業、規劃等部門,但是目前存在著各個行政管理部門之間政令不通,工作難以協調,工作銜接不到位,推諉扯皮現象十分嚴重,沒有真正地在根本上遏制住山區和城市水土流失的加劇勢頭。
3對策與建議
1)隨著時代進步,經濟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水土保持工作重心已發生變化,即從原來的重點在山區、在農村、在于治理,轉向山區與城區并重,重點在預防監督。必須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適應城市水土保持工作重心的變化。
2)作為生態環境的重要環節之一的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必須高標準、高品位,不能單純為治理而治理,必須服務于開發及經濟建設,尤其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必須與城市定位、城市可持續發展相結合,對于景區周圍、城市視野區治理要緊緊圍繞景觀效果、旅游觀光環境,如營造景觀生態林,觀光果園等,大力發展旅游觀光的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
3)要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必須與城郊產業結構調整,發展生態型城郊經濟相聯系。目前,要探索出一條適合城市和城市周邊地區特點的山區城市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的經濟之路,只有通過修建集雨設施及節水灌溉設施,發展山地時差蔬菜、山地果園,豐富城市的“菜藍子”,既治理當地環境,又發展地方經濟,為北票市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4)要加強研究,加大城市水土流失的機制、影響因素、監督管理、治理模式、治理措施、預測分析和動態監測研究和具體應用,不斷推動城市水土流失的防治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和規范化的軌道,提高城市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的水平。
5)要根據社會發展的新形勢和新要求,進一步完善水土保持法律法規和各種規章制度,強化依法行政至根基,建立健全城市水土保持監督執法管理機構,提高整個行之執法隊伍人員素質和依法行政能力,切實做到依法行政,依法辦事。
6)加強領導,搞好部門協調。必須加強領導溝通,搞好部門協調,各司其職,落實責任。計劃、環保、土地等部門要積極配合水行政主管部門,把好水土保持方案編報審批關,切實從源頭遏制城市水土流失加劇的勢頭。
參考文獻:
[1]沈鉗卿.論生態經濟型環境模式[J].中國水利,2000,(05):15-16.
中圖分類號:S157
文獻標識碼:B
[作者簡介]付彥鵬(1981-),男,遼寧北票人,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水土保持。
[收稿日期]2015-10-28
文章編號:1007-7596(2016)01-01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