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素梅
(河南省洛陽市吉利區人民醫院 河南 洛陽 471012)
前置胎盤是指胎盤附著于子宮下段或子宮頸內口的現象[1]。在進行剖宮產術后,前置胎盤產婦常會出現宮頸管出血的癥狀,嚴重者可發生失血性休克,從而危及其生命安全[2]。相關的臨床實踐證實,用宮頸提拉式縫合術治療剖宮產術所致宮頸管出血可取得很好的效果。為了進一步證實此療法的有效性,筆者對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間在我院進行剖宮產術后發生宮頸管出血的30例前置胎盤產婦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間在我院進行剖宮產術后發生宮頸管出血的30例前置胎盤產婦。這30例產婦的年齡在23歲至4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7.23±5.01)歲。她們的孕周在35周至38周之間,平均孕周為(35.21±1.40)周。她們進行人工流產的次數在1次至5次之間,平均人工流產次數為(2.12±1.02)次。
為這30例發生宮頸管出血的產婦均使用宮頸提拉式縫合術進行治療。進行宮頸提拉式縫合術的方法是:(1)使用碘伏棉球對產婦的宮頸管進行擦洗。(2)擴開產婦宮頸的內口,然后使用鼠齒鉗將其宮頸管組織向上提拉約4cm,并觀察其宮頸管出血的情況。(3)對于宮頸管下方出血的產婦,應提拉其未出血且無胎盤附著的宮頸管組織,并將其宮頸管組織提拉出宮頸口。(4)使用可吸收線對提拉出的宮頸管組織進行折疊縫合。
治療結束后,觀察并記錄這30例產婦術中的出血量、紅細胞懸液的使用量、切除子宮的幾率、術后陰道的出血量和住院的時間。
我們使用SPSS13.0軟件包對本次實驗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false)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完成縫合后,這30例產婦宮頸管出血的癥狀完全消失。這些產婦術中的出血量在851ml至1400ml之間,平均出血量為(994.52±274.03)ml。她們紅細胞懸液的使用量在410ml至860ml之間,平均使用量為(521.23±146.02)ml。她們均未進行子宮切除術,其切除子宮的幾率為0%。她們術后陰道的出血量在51ml至184ml之間,平均陰道出血量為(136.32±30.23)ml。她們住院的時間在4d至7d之間,平均住院時間為(5.02±1.02)d。在住院期間,她們的各項生命體征均無異常,且無少尿癥狀。在手術結束6周后,對這30例產婦進行復診的結果顯示,其腹部的手術切口愈合良好,且未發生產褥感染。對她們進行B超檢查的結果顯示,其宮頸的長度正常。對她們進行電子陰道鏡檢查的結果顯示,其宮頸的形態無異常。
前置胎盤是指胎盤附著于子宮下段或子宮頸內口的現象。在進行剖宮產手術 后,前置胎盤產婦常會出現宮頸管出血的癥狀,嚴重者可發生失血性休克,從而危及其生命安全。過去,臨床上常使用髂內動脈結扎術治療剖宮產術所致宮頸管出血,但效果一般[3]。相關的臨床實踐證實,用宮頸提拉式縫合術治療剖宮產術所致宮頸管出血可取得很好的效果。為了進一步證實此療法的有效性,筆者對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間在我院進行剖宮產術后發生宮頸管出血的30例前置胎盤產婦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在這30例產婦進行剖宮產術后,對其進行宮頸提拉式縫合術。然后,觀察這些產婦術中的出血量、紅細胞懸液的使用量、切除子宮的幾率、術后陰道的出血量和住院的時間等手術指標。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在完成縫合后,這30例產婦宮頸管出血的癥狀完全消失。這些產婦術中的出血量在851ml至1400ml之間,平均出血量為(994.52±274.03)ml。她們紅細胞懸液的使用量在410ml至860ml之間,平均使用量為(521.23±146.02)ml。她們均未進行子宮切除術,其切除子宮的幾率為0%。她們術后陰道的出血量在51ml至184ml之間,平均陰道出血量為(136.32±30.23)ml。她們住院的時間在4d至7d之間,平均住院時間為(5.02±1.02)d。這與鄧黎、常青、徐惠成等人的研究結果相似[4]。
綜上所述,用宮頸提拉式縫合術治療剖宮產術所致宮頸管出血的臨床效果確切。此療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黃文文,王彧,楊瑋莉等.間斷環形縫合術在前置胎盤剖宮產宮頸出血中的應用[J].基層醫學論壇,2011,29(31):99-103.
[2]姚瑞娥.宮頸提拉式縫合在前置胎盤剖宮產術宮頸管出血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14,07(08):123-125.
[3]范靜.宮頸提拉式縫合在前置胎盤剖宮產術宮頸管出血中的應用[J].河南醫學研究,2015,03(04):89-92.
[4]鄧黎,常青,徐惠成等.宮頸提拉式縫合在前置胎盤剖宮產術宮頸管出血中應用效果觀察[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4,03(04):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