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超(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江蘇南京210023)
淺析我國足球裁判在臨場判罰中的問題與對策
□金 超(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江蘇南京210023)
觀察中國足球臨場裁判存在的問題,提出中國足球裁判水平的提高應注重職業道德、身體素質、業務素質、執法藝術性的提高。足球比賽中裁判員起著重要作用,他能否成功地引導一場比賽沿著健康的方向發展,使雙方運動員的體能、技術、戰術得到充分的發揮,取決于他對規則的理解、掌握和靈活地運用。特別在關鍵性比賽中,控制場上比賽氣氛是十分重要的問題。近年來,國內足球裁判員在比賽的判罰上經常出現爭議,本文旨在為提高裁判工作者的業務水平提供參考。
足球裁判身體素質業務素質執法藝術性
裁判是一場比賽的靈魂,裁判的判罰尺度直接影響到一場高水平足球比賽的質量,隨著世界各國足球水平的提高,對裁判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何在比賽中按照規則嚴格執法,根據場上情況做出判斷,也成了不少足球裁判員所要研究的問題。當今足壇,裁判已經不是一味的生搬硬套足球規則。政治、經濟、主客場、天氣等因素都進入了裁判進行判罰的范圍以內,可以這樣說,當今的裁判已經不再是純粹為了執法而執法,而是考慮該如何執法,高科技的引進也對裁判的執法起到了一定的幫助作用,筆者也根據自己的實踐,談談自己對足球裁判的理解。
2.1、研究對象
足球裁判臨場問題為研究對象。
2.2、研究方法
(1)專家訪談法;
(2)文獻資料法。
3.1、裁判應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
裁判既然被人美譽為綠茵場上的“黑衣法官”,職業特點要求他們必須“一碗水端平”,必須時時刻刻尋求公正,必須講職業道德。而公正執法是裁判職業道德的核心,公正是裁判的生命。能否公正執法即寸一名裁判職業道德的具體考驗。因此,裁判對于每一場比賽均應認真對待,要明確在場上提倡什么,限制什么,支持什么,反對什么,這些都是裁判員職業道德的反映。“嚴肅、認真、公正、準確”是足球裁判的基本要求。裁判只有具備了高尚的職業道德,才能秉公執法。否則,裁判喪失職業道德,有意偏袒一方,就會引起隊員和觀眾情緒激憤,造成事端。
裁判不僅要講職業道德,還應具有敬業、奉獻精神,做個好裁判的確很難,很辛苦,人們常常不提及你那準確無誤的判罰,卻會無一遺漏地記住你的疏漏與誤判,冷嘲熱諷、漫罵、責怪時時可能向你襲來。可一旦你選擇了裁判這一職業,你就應熱愛裁判工作,盡心盡力去做好這項工作。陸俊、克里納等中外優秀裁判的經歷告訴我們:工作辛苦,收入不高不必介意,而對手心職業道德素質。長期以來,葉家清裁判長講述足球裁判的職業道德一直強調“先做好人,再做好球”的道理。我國足協官員在培養和安排裁判工作人選時,也把裁判員職業道德水準和生活作風放到第一位,對那些平時不嚴格要求自己、職業道德素質低下的裁判員,堅決不惜情面地淘汰。
3.2、裁判應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
現代足球日益朝著“全攻全守”全面型方向發展,這些都對裁判的身體狀況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來的統計材料表明∶優秀裁判在一場比賽中的實際跑動距離比運動員還要長,達到了10Km以上,說明一名裁判要完成一場比賽的執法任務必須具有充沛的體力和良好的身體素質。只有具備了上佳的體能,裁判才可能隨時與球保持盡可能小的距離,才有利于做出準確的判罰,判罰的說服力也會更強。
裁判要想保持良好的體力,就應當保持經常性鍛煉,達到或超過臨場裁判所要求的體能標準。從2004年開始,參加全國足球乙級裁判員培訓班的學員,在體能測試及格成績中,已將12分鐘跑的成績提高到2900米,同時強調了50米和200米短距離跑的重要性。同年,參加“亞洲之星”裁判員培訓班的學員,要求12分鐘跑達到3000米。
3.3、裁判要加強理論與實踐的學習,提高業務素質
藝高人膽大,裁判的藝就是熟練地掌握足球規則,公正、圓滿地完成每一次執法任務,而這就需要刻苦鉆研業務。本世紀80年代我國著名的國際裁判鮑巨岑同志曾語重心長地對年輕裁判講∶“我們那時裁判聚在一起總具相互交流,共同提高,認真學習規則,甚至達到了逐字逐句推敲的地步……”對此,筆者認為提高裁判業務素質應從以下幾方面下功夫。
(1)裁判應加強足球理論知識的學習。
1995年全國的國家級裁判在昆明學習,考試時有這么一道判斷題:“足球比賽時球的重量應在394-453之間。”絕大多數裁判都認為是正確的,而嚴格地講,這道題是錯的,因為規則第二章這么寫著:“比賽開始時,球的重量應在395-453之間”。
“比賽開始時”這個不起眼的限制條件,表面上讓許多裁判答錯了一道題,而實際上反映了裁判在鉆研業務深度上尚有差距。作為裁判應懂得:現代足球比賽爭奪十分激烈,隊員間經常發生身體接觸與沖撞,裁判要準確掌握規則精神,善于識別和區分£合理動作與故意犯規;勇猛頑強與動作粗野;良好風格與不正當行為堅持嚴格執法,把重點放在對人不對球的粗野動作,不正當行為及報復行為上。
當今足球比賽戰術多變、攻守節奏快,拼搶兇狠,犯規增多,裁判必須了解和研究足球運動技戰術的發展趨勢,要注意觀察隊員踢球動作,按足球規則分析動作是否合理及產生犯規的原因,才能對運動員的心理、比賽規律、動作準確與否有更深的理解和準確的判斷。
(2)裁判要堅決執行國際足聯制定的新規則。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對規則的修改部分要加強學習,加深理解,明確應掌握的尺度與執行方法。
近些年來,針對球場暴力行為日益嚴重,比賽進球減少等不利于足球運動發展的現狀,國際足聯先后修改,補充了一些競賽規則,制定了一些規定,如:守門員不準用手接回傳球;對越位規則的修訂;嚴厲懲罰嚴重犯規,實行突然死亡法。其根本目的在于制止暴力行為,鼓勵進攻,激勵進球。對于國際足聯新的規則精神,應深入領會其實質,不應出現國內與國際執法尺度不一的現象。而我們一些裁判的判罰并未完全與國際接軌,突出表現在對暴力行為和嚴重犯規處罰過輕。如:天津三星隊與北京國安隊比賽時,三星隊門將施連志在本方禁區內以功夫式飛腳猛跺國安隊有得分機會的高峰,當場主裁判僅僅對施連志出示黃牌警告,這與應給予紅牌罰下并處以點球的判罰相距甚遠。電視轉播給執法的誤判做著真實的記錄,事后中國足協依據錄像對施連志給予了停賽6場的處罰。對于賽季在判罰上執行國際足聯新規則上的偏差,應認真思考和總結教訓。
(3)裁判應注重外語學習。
本世紀80年代我國著名的國際裁判張大樵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談到:中國裁判走向世界的一大障礙就是我們裁判的英語能力太差,在國外執法時,我們不能很好地理解別人,別人也不能很好地理解我們,給雙方配合、交流帶來了不便,不利子我們的學習提高。像陸俊這樣的裁判還在努力提高自身英語水平,對于年輕裁判來說,就更應注重自身外語能力的提高。
3.4、裁判應追求執法的高度藝術性
裁判執法應追求藝術性,衡量一名裁判優秀與否,應看其是否引導比賽順利、流暢、盡可能不中斷地進行,讓觀眾時時有行云流水、賞心悅目之感,過多的判罰往往使比賽變得枯燥乏味、失去比賽的觀賞性。精彩的比賽應使觀眾暫時忘記裁判的存在,只有大家認為確實需要中止比賽時,哨聲才應適時響起。比賽結束時,觀眾才會意識到∶精彩的比賽不僅來自于雙方球員的努力,而且來自裁判的正確引導。裁判不應是一場比賽的焦點,裁判執法時應更多地體現一種藝術性。
3.5、心理素質
足球裁判員任務和相對應的心理素質有以下特點任務特點身心高度統一,職務責任重大,'執法時間持久,面對問題復雜,工作環境透明,置身矛盾之中。心理學要求頭腦清醒,反應和思維敏捷,情緒穩定,注意范圍適度,獨立性和抗干擾能力強,心理承受能力強,突出的洞察力與反應能力。臨場執法行為要求觀察思考、果斷決策,準確判罰、全面兼顧,敏捷快速、注意力深廣,速度適宜、執行力度充分。優秀裁判員的成功心理條件強烈的成就動機,強大的迎戰能力,成功意識和信心,高度的自控能力,頑強的意志品質,積極的適應能力,靈敏的應變能力,良好的注意能力。
3.6、溝通能力
我國裁判員自身相對比較團結,但在和外地區裁判員的交往、交流、互相學習等方面,做得還很不夠。另外,足球裁判是一項業余工作,和本職工作有一定的矛盾和沖突。有了裁判任務,就得向單位請假,還要把家庭事務安排好。這就要求裁判員在本單位的工作中,努力和領導及同事搞好關系,減輕單位給裁判工作造成的壓力。單位和家庭問題處理好了,才能有身心投入裁判工作。
4.1、裁判應該提倡微笑執法
通過觀看意大利、德國、英格蘭等國的高水平比賽,我們會發現:國外優秀裁判執法時常常面帶微笑,時不時拍一下球員的肩,把摔倒隊員從地上拉起(當然是在死球狀態且受傷隊員就在身旁)輔以幾句語言交流……,言行不多,卻縮短了裁判與球員間的心理距離,彼此溝通使本應是對立的關系變成了一種合作關系。我們的裁判在這方面顯然做得還不盡人意,許多裁判全場90min不曾露出一絲笑容,造成場上氣氛過于緊張、嚴肅,不利于裁判控制場上局面。
4.2、裁判不應與球員鬧別扭
裁判是在場上執法,但這并不意味著故意挑毛病,裁判與隊員的關系不應是一種完全對立的關系,不應以樹立個人權威或出人頭地為目的。意大利的著名光頭裁判克里納先生對此有著獨到見解:球員很辛苦,不能因為裁判的哨聲而剝奪了球員的汗水。至于一些球員在場上對裁判不滿,裁判需要控制局面、但球員是年輕人,無需與球員為敵。
4.3、裁判應合理地利用規則
足球比賽吸引人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它的熱情奔放、不可預測。裁判可以控制一場比賽的局面,但不能無端地制造比賽結果。合理地運用規則,具體來說就是裁判不應見犯規就吹。裁判在場上必須要有寬闊的視野和敏銳的預見,要時刻保持適當范圍的“面上”的觀察,預感、預見隨時可能出現的犯規,在尚未造成事實前,裁判應在思想上有所預備。同時,對犯規可能發生地點的周圍環境,雙方其他隊員的位置,發生犯規后的演變條件和發展趨勢等均應有所了解,只有做到事先胸中有數,才能在犯規后立即作出“判”與“不判”的決定,合理地利用有利條款。在一場比賽中,裁判要善于審時度勢,因勢利導。通常,雙方隊員情緒正常,爭奪雖然激烈,但比賽氣氛較好,可以多考慮運用有利條款。反之,隊員動作粗野,情緒異常,“火藥味”甚濃則應判罰犯規,進行處罰教育,除關系到可能進球的情況外,應少考慮運用有利條款,以保證比賽順利進行。
[1]馬申,李敬輝.足球裁判員控制比賽氣氛的研究[J].體育科學研究,2000,12.
[2]王春華,龔曉紅.論我國業余足球比賽及裁判的培養[J].運動, 2012,11.
[3]郭奕.淺談足球裁判一些判罰尺度的掌握[J].職業,2011,3.
[4]李偉峰.足球裁判行使判罰“自由裁量權”的影響因素探析[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9,3.
[5]范成文,鐘麗萍;劉亞云.我國足球裁判執法權威的消解與重塑路徑[J].中國體育科技,2013,3.
[6]羅耀華.論足球裁判場上意識的培養[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2002,3.
G808
A
1006-8902-(2016)-11-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