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良發(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東廣州510006)
對競技健美操跳轉360°屈體分腿跳成俯撐動作技術的分析
□黎良發(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東廣州510006)
本文根據廣州體育學院健美操隊24名運動員完成該難度動作中存在的技術問題進行研究,通過問卷調查法、專家訪談法、視頻分析法與實驗對比結果,對跳轉360°屈體分腿跳成俯撐的動作技術進行了仔細的分析,分析該難度動作技術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對廣州體育學院健美操隊的運動員們提供技術訓練的幫助,為她們提供參考依據。
健美操跳轉360°屈體分腿跳成俯撐技術分析
競技健美操是一項在音樂伴奏下,通過難度、操化、過渡鏈接動作而組成,一個完整的成套要具有較強的表現力、感染力以及動作的完美完成,展現運動員連續表演復雜和高強度動作的能力。因此,難度動作是競技健美操成套動作中必不可少的。近幾年來,隨著競技健美操運動在國內外飛速發展,難度動作也在不斷的提高,C組跳轉360°屈體分腿跳成俯撐這個難度動作還是被眾多的高水平隊伍所選用,因為該難度動作在完成的同時需在不同的兩個軸上進行動作的展示,具有較好的視覺觀賞性以及較高的難度分值。完成該難度動作要求運動員要有較強的力量和對身體的控制能力。掌握該難度動作的技術,成為廣州體育學院健美操隊急需解決的問題。
2.1、研究對象
以廣州體育學院健美操隊的24名運動員作為本次論文的研究對象。
2.2、研究方法
(1)問卷調查法。
通過調查問卷進行研究與分析。對廣州體育學院健美操隊發放24份問卷,經統計,收回24份問卷,收回率為100%。
(2)文獻研究法。
查閱跳轉360°屈體分腿跳成俯撐的相關資料,用大量的文獻資料為本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3)專家訪談法。
對廣東省國際級、國家級裁判員、國際級健將等10位競技健美操專家進行電話訪談,從而收集、獲得有關跳轉360°屈體分腿跳成俯撐的技術內容和數據。
(4)視頻分析法。
通過觀看2015年全國冠軍賽女子單人操決賽視頻,并且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分析出跳轉360屈體分腿跳成俯撐的動作技術,為論文研究提供相應參考。
(5)實驗對比法。
24名運動員經過三個月的實驗期結束后進行對比,為可掌握跳轉360°屈體分腿跳成俯撐動作技術提供參考依據。
3.1、問卷調查分析
(1)該難度動作的掌握情況。
根據問卷調查的回收情況分析,了解到運動員對該難度技術掌握情況如下:

表1 該難度動作技術掌握情況
從表1中看出運動員對該動作技術理解情況的人數較少,以此證明對該難度動作的技術沒有較好理解。
(2)難度動作的技術分析與統計
該難度動作的技術分析與統計如下:

表2 技術分析與統計
通過表2得出,A、B、D、E、G、H、J類技術內容的專家認同百分比均在50%以上;因此競技健美操跳轉360°屈體分腿跳成俯撐的難度動作技術包括:起跳的二次發力速度、起跳轉體的角度、轉體角度的完整性、身體的重心、屈體分腿須過水平面、屈體分腿時上身主動下壓至水平面、俯撐落地時手腳同時落地等7個技術內容。
3.2、完成該難度動作的步驟
(1)起跳。
起跳分為上步起跳、起跳后兩個步驟來分析起跳的動作技術。上步起跳:準備做動作時,目光直視前方,雙腳并攏,兩手垂直貼于體側,左腳向前上步,前腳掌著地,重心移至左腳,雙膝微屈約35°,起跳時雙膝瞬間蹬直,騰空的同時右腿并左腿,雙臂伸直,左手從前帶到耳旁垂直向上,右手從右側方帶到斜上約45°,落地的同時雙手順著帶臂的兩個方向向下,雙膝緩沖時半蹲約45°,雙手帶動身體轉到90°再跳起,雙膝瞬間起跳的同時兩手帶臂起跳。起跳后:腳尖繃直、膝蓋、大腿、臀部、身體都要保持夾緊的狀態,不能有松懈的感覺。起跳后身體一旦有松懈的情況就會造成動作變形和亂甩的情況,這樣很容易受傷,導致做動作時不敢發力,也會改變后面動作的技術。
(2)轉體。
轉體共分為三分部:并腿跳、轉體兩個步驟來分析轉體的動作技術。并腿跳:原地并腿跳是C組跳躍難度里最基本的難度,并腿跳主要是用上步、帶臂、起跳三個技術步驟來完成。做原地直體跳時要從下肢股四頭肌用力向上蹬起,股四頭肌的力量要瞬間發力傳到腳趾尖,在蹬起的同時雙手從后帶臂到胸前屈臂交叉,呈屈臂X狀。空中要保持大腿、大腿內側、臀部、腰腹各部位全部夾緊,不能松解,盡可能的往高跳,騰空的高度沒有限制,跳的高動作的完成質量相對就會高。落地時膝蓋、腳腕注意緩沖,雙手伸直放到身體兩側斜下45°,站穩后膝蓋、大腿、臀部、身體收緊站直,手臂保持斜下45°不動。轉體:做轉體動作時腰腹的力量需要很大,雙腳始終保持并緊繃直,下顎收緊,不能抬頭或低頭,以左手彎曲緊貼胸前,右手彎曲向左肩的位置緊靠,通過用右手和右肩的力量來帶動轉體的速度。
(3)屈體分腿跳成俯撐。
屈體分腿成俯撐共分為兩部分:分腿跳、分腿跳成俯撐兩個步驟來分析屈體分腿跳成俯撐的動作技術。屈體分腿跳:上步跳起后,兩腿瞬間蹬直,跳起至屈體分腿位置(雙腿開度約90°),雙臂與身體高于兩腿,身體與兩腿之間的距離不得大于60°,兩腿必須具有一致性一起收到高于水平面,然后兩腿快速并攏落地。屈體分腿跳成俯撐:分腿跳起空中時,身體微微向前準備俯撐落地,兩手垂直于地面,兩腿要最大分腿開度快速向身體兩側的后方劃腿,形成并腿姿勢,讓身體與地面形成一條平行線,然后兩手兩腳同時緩沖落地。
3.3、該難度動作的完整技術描述
完成跳轉360°屈體分腿跳成俯撐連貫動作的技術分析:首先雙腳并攏,兩手垂直貼于體側,左腳向前上一步,前腳掌著地,重心移至左腳,雙膝微屈約35°,起跳時兩膝瞬間蹬直,騰空的同時右腿并左腿,雙臂伸直,左手從前帶到耳旁垂直向上,右手從右側方帶到斜上約45°,落地的同時雙手順著帶臂的兩個方向向下順勢帶臂,雙腿落地時注意緩沖,雙膝彎曲45°,雙手帶動身體轉到90°,雙腿快速瞪起同時雙手從身體兩側帶臂起跳,空中身體各部位要保持緊張不能有任何松懈的動作,以左右彎曲緊貼胸前,右手主動向左肩位置緊靠,用右手和右肩的力量帶動轉體速度。起跳轉體時身體角度應偏向左前45°位置,前傾10°,在轉體時應一直保持在前傾10°的位置上。空中轉體至315°時,雙腿同時主動分腿到水平面180°以上,上身主動前傾下壓,使上身與腿至少保持在水平面上,在空中高度和柔韌度較好的情況下,應雙腿高過水平面并且身體保持在水平面上。雙腿快速向兩側斜后方并腿,雙手垂直于地面,雙腿并緊,保持在俯臥撐的姿勢來緩沖落地,膝蓋不能彎曲緩沖,主要以腳前掌、手腕和肘關節來進行緩沖。
3.4、該難度動作的掌握情況對比
運動員按照所分析出的這7個難度動作技術進行訓練,經過三個月實驗時間,對此難度技術掌握的情況如下:

表3 該難度動作的掌握情況
從表3中可以看出通過專家訪談,分析出的這7個難度動作的技術內容及視頻的分析結果總結出的技術內容,經過三個月的訓練讓運動員對該難度的技術掌握情況,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經過表1與表3的對比,大多數運動員都可以良好的掌握該難度,只有個別運動員沒能掌握,因為在掌握該難度的同時,還要具備自身的能力條件。以此證明運動員對該難度動作不是不能掌握,而是對該難度動作的技術內容并不了解,通過三個月的難度動作技術的訓練,總結出通過專家訪談,分析出的這7個難度動作的技術內容是有依據,有可用價值的。
4.1、結論
(1)從競技健美操的發展現狀來看,跳轉360°屈體分腿跳成俯撐在國內還是有很多運動員和教練員使用該難度動作,通過視頻分析法和專家訪談法總結出,因為該難度動作的難度分值高、美觀性強、扣分點少、成功幾率高;
(2)運動員沒有使用該難度動作的原因,多數是因為對該難度動作的關鍵技術點不清晰,教練員沒有清晰的教授于運動員該難度的動作技術。通過表3的實踐結果可以看出按照正確的動作技術訓練,運動員是可以很好的完成該難度動作;
(3)經過大量的研究分析與實驗對比得出,要想完美完成該難度動作,掌握動作的關鍵技術至關重要,通過該難度動作的步驟練習可以讓運動員更清晰的掌握每一個關鍵點,鞏固該動作技術,讓運動員更深刻的理解每一個連貫動作的技術和發力點,從而使運動員在練習中找到自己不足的地方。
4.2、建議
(1)在練習跳轉360°屈體分腿跳成俯撐難度動作時,運動員需要具備較好的手臂力量、腿部力量與爆發力、腹背肌與髂腰肌的力量、身體控制能力;
(2)上肢力量主要是準備轉體時手臂的帶動速度,和俯撐的落地。可以通過俯臥撐、擊掌俯臥撐、自由倒地成俯撐等訓練方法來加強上肢力量;
(3)具備下肢力量與爆發力,主要是在空中完成縱軸轉體360°及屈體分腿跳,這樣的動作對于運動員來說要具有較好的下肢爆發力,起跳高度決定動作的完成質量,可以通過高抬腿、大踢腿,負重半蹲起、蛙跳、等訓練方法,要想更好地掌握該難度動作必須增強下肢能力動作訓練;
(4)跳轉360°屈體分腿跳成俯撐對腹背肌與髂腰肌的力量也很重要,腹背肌身體中段的好壞能體現整個動作的成敗,腰腹肌力量不好會導致空中身體過于松懈,髂腰肌的力量決定屈體分腿的完成質量,有較好的髂腰肌爆發力才能瞬間讓雙腿同時收到水平面以上,可以通過四面支撐控(左、右、俯撐、仰撐)、肋木舉腿、90°小幅度舉腿、90°控腿等訓練方法來加強腹背肌與髂腰肌的力量,要做到完美完成該難度建議加強對腹背肌和髂腰肌的能力訓練。
(5)身體控制能力對于跳轉360°屈體分腿跳成俯撐也是很重要的,控制能力的好壞是可以體現出轉體速度和動作美觀性,因轉體的角度需要保持向左前45°位置,前傾10°的基礎上轉體,才能更輕松的完成后面的技術,就轉體角度而言,大家對這個技術點的掌握還不太理解,需要運動員多做輔助練習,慢慢體會轉體的重心角度,這對掌握該動作有很大關系,要想該動作完美完成,建議多加強小肌群練習,身體協調能力和身體在空中的感覺。
[1]李春璐.從歷屆世界健美操規則看健美操難度動作發展態勢[D].西安體育學院,2011.
[2]張碧芳.競技健美操跳與躍類難度動作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2.
[3]胡曉晴.中外優秀競技健美操運動員跳與躍類難度動作的比較研究[D].蘇州大學,2014.
G831
A
1006-8902-(2016)-11-LXY
黎良發,廣西梧州人,職稱:助教,研究方向:體育教學,工作單位:廣東外語外貿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