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佳佳(安徽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安徽蕪湖241002)
蚌埠市社區網球鍛煉情況調查研究
□葉佳佳(安徽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安徽蕪湖241002)
網球運動可以提高人的速度、力量、耐力、靈敏等素質,作為一種紳士的運動,我們還可以從網球場上看到一種禮儀文明,領略網球運動的獨特魅力。本文運用了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實地訪問法,數理統計法對蚌埠市社區網球鍛煉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分析了蚌埠市社區居民網球鍛煉情況及網球場地的配備情況和改進策略。
蚌埠市社區體育社區網球鍛煉場地設施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也逐漸了解起網球運動。直到中國網球一姐李娜的出現,更多的人認識、熟知并且加入到網球運動當中。有研究表明,對于那些工作壓力大、處于亞健康的人們來說,經常參加網球運動有利于消除疲勞,使人身心愉悅。社區體育作為體育的一種形式,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背景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本文對蚌埠市社區居民網球鍛煉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分析了社區網球鍛煉發展的現狀,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改進策略,對蚌埠市未來社區網球的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依據。
1.1、社區體育的含義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不斷發展,城市社會經濟的發展已有了較高的水平,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發展中不斷改善和提高,對體育運動的要求也日益增加。社區體育是指在街道辦事處的管轄內,以全體居民為主要對象,以滿足居民身心健康愉悅、提高生活質量為主要目的而就地開展的區域性群眾體育。
1.2、社區網球鍛煉
曾經被稱為“貴族運動”的網球,在我國的大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已日趨平民化,參與網球鍛煉已經成為都市現代生活方式的一種代表。社區網球鍛煉是指以社區為單位,以社區居民為主要對象,以網球鍛煉為基本手段,以達到身心健康愉悅。
2.1、研究對象
以蚌埠市部分社區為研究對象。即蚌埠市4個區蚌山區,龍子湖區,禹會區,淮上區,每個區隨機抽取4個街道,16街道辦事處的社區體育負責人,300名網球運動鍛煉者作為調查對象,進行調查分析。
各區被調查的街道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蚌埠市被調查街道統計表
2.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分層隨機抽樣的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查閱有關與此課題有關的資料和論著。
(2)問卷調查法。
設計相關調查問卷。問卷發放的總數300份,有效回收問卷270份,問卷有效率達90%。
(3)實地訪問法。
通過實地走訪,交流、記錄內容。
(4)數理統計法。
運用Excel統計軟件對所得的數據進行數據的整理和統計分析。
3.1、蚌埠市社區居民參與網球鍛煉情況和對網球鍛煉的重視程度
蚌埠市社區居民對網球鍛煉的重視程度分析:網球作為一種重要的健身手段,它對增進人體的身心健康,發展智力,培養堅韌的意志品質,具有獨特的作用。
(1)生理方面。
①提高呼吸系統功能
網球運動來回的奔跑有利于高呼吸系統功能的。
②發展身體素質
堅持網球鍛煉,可提高各項身體素質。
③促進體格勻稱發展
網球能使全身肌肉都得到鍛煉,改善身體姿勢,使人體協調地發展。
(2)心里方面。
①強化人的心理品質。
網球是一項需要運動員有更堅強的意志品質。因此經常參加網球鍛煉,有助于鍛煉意志,培養自信等優良的心理品質。
②體育鍛煉可以調節情緒,保持健康的心態
調查發現,社區居民對網球鍛煉的重視程度和每周的參與次數如下表:
由表2和表3可知,50%的居民認為參與網球鍛煉非常重要,平均每周參加4次或4次以上體育鍛煉;25%的居民認為重要,平均每周鍛煉3次;認為比較重要的占15%,他們平均每周鍛煉2次,只有10%認為重要性一般,這些居民平均每周參與網球鍛煉1次或者幾周鍛煉一次。

表2 蚌埠市社區居民鍛煉情況調查

表3 蚌埠市社區居民對網球鍛煉重視程度的調查
3.2、蚌埠市社區網球鍛煉活動開展的現狀分析
從表4可知,在回收的16份有效問卷中有開展網球鍛煉活動的社區僅有6個,有效百分比為37.5%。而沒有開展網球鍛煉活動的社區高達10個,有效百分比為62.5%,占總數的2∕3左右。這明顯看出,蚌埠市的社區網球鍛煉開展的不樂觀,需要大力宣傳與開展。

表4 蚌埠市社區網球鍛煉活動開展情況圖(N=16)
3.3、蚌埠市社區網球鍛煉的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
(1)社區網球運動的組織管理狀況。

表5 蚌埠市社區網球運動負責人情況調查表(N=16)
從表5中可知,在被調查的16個社區中,只有4各社區有明確的組織分工的負責人,百分比為25%。還有12個社區處于無組織分工,百分比為75%。
(2)社區網球場地設施的建設。
通過實地走訪發現,社區網球場地設施不足是制約社區網球鍛煉發展的主要因素,很多小區的用地面積都被車輛占據著,社區居民可進行網球鍛煉的地方很少。許多居民前往蚌埠市龍湖體育館及蚌埠市體育場網球館進行鍛煉。還有一些社區,它們自身的占地面積很小,自身的環境限制了其社區網球的發展。
(3)缺乏系統的網球培訓結構。
近年來,我國網球運動在李娜等著名網球運動員的影響下,網球事業走向一個新的高度,也推動社區網球的發展。但由于網球運動的技術難以掌握,就需要有專業的培訓機構對其進行系統的指導培訓。也正是缺乏系統的培訓,那些對網球感興趣的無法正確掌握技術,也就放棄了。
(4)網球社會體育指導員的情況。
根據調查發現,現在蚌埠市網球社會體育指導員的思想比較落后,也沒有進行較為專業的培訓,專門性的網球社會體育指導員人才較為缺乏。就目前看來,蚌埠市網球社會體育指導員的數量太少和整體素質不高是阻礙社區網球運動走向科學化規范化的兩個因素,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社區網球運動的發展。
(5)網球的花費方面的問題。
網球運動的投資也是一個問題。那些不需要花費或者花費少的項目參加的人就多,比如廣場舞、太極拳等。像籃球,只需要有球,場地大部分是免費的。相比之下,網球運動則需要不斷地投入,雖說球拍和球是一次性投入,但是場地費用相對很高。
3.4、蚌埠市社區網球運動發展改進策略
蚌埠市社區網球發展改進策略的分析:隨著人們經濟和物質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精神上的追求,在閑暇時間進行網球鍛煉的需求也越來越高,但社會體育網球指導員的人數較少,且水平不夠專業,導致社會體育網球指導員的服務質量跟不上社區居民網球鍛煉的需求,與社區網球運動的發展不相適應。以下都是需要逐步改進的地方(見表6)。

表6 社區網球需要改進項目統計表
4.1、結論
目前,蚌埠市社區網球鍛煉存在問題主要有以下方面,社區網球組織管理系統不夠完善,各社區網球協會之間缺乏有效的組織合作。社區網球配套設施不齊全,設施管理不到位,網球社會體育指導員比較匱乏,而且網球社會體育指導員的水平相對較低等。
4.2、建議
(1)加強社區網球運動宣傳,普及網球知識,以提高社區居民對網球的了解和認識,增加參與網球鍛煉的興趣;
(2)加大社區網球鍛煉的配套設施的建設,增加政府對社區網球鍛煉建設的財政投入;
(3)完善社區網球運動組織管理系統,構建多元化服務體系;
(4)增加網球培訓機構數量,增加專業性的網球社會體育指導員,并提供專業的培訓,提高其指導水平;
(5)建立合理的社區網球鍛煉繳納的場地收費標準,使居民都能消費得起;
(6)社區組織人員要自主組織網球運動,增強居民參與意識,增加居民們的團結合作精神;
(7)整合社區公共場地,增加網球場地,增加簡單實用的網球墻,供網球鍛煉者使用。
[1]謝瓊桓.2010年中國社會體育的戰略構思[J].體育科學,1997 (5).
[2]侯雁春.社區體育的內涵及其發展趨勢[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14).
[3]俞林.浙江省部分高校大學生網球運動開展現狀之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06(12).
[4]陶志翔.網球運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5]苗治文,岳超.居住分異環境下社區體育的非均衡發展[J].體育學刊,2012,(5).
[6]黃渭銘.發展社區體育,促進全民健身運動更廣泛開展的思考[J].福建體育科技,2001(02).
[7]周凱,呂萬剛,聶應軍等.我國城市社區體育文化評價的指標體系[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2(8).
[8]江嵐.我國城市社區體育自治化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2012(6).
[9]嚴津.關于城市社區體育可持續發展的若干思考[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5,01.
[10]樊炳有.社區體育論[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
G845
A
1006-8902-(2016)-11-ZQ
葉佳佳(1990-),女,安徽安慶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體育人文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