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昌文(廣東理工學院廣東肇慶526100)
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建設措施與建議
□吳昌文(廣東理工學院廣東肇慶526100)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國各個領域均得到了很好的發展。青少年一直是被關注的重點對象,因此我國不僅不斷加大教育建設,也在為增強青少年體質而不斷努力著,建設體育俱樂部即為其中較為重點的項目。本文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簡要介紹了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經營模式、青少年體育俱樂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完善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建設的相關措施,同時展望了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發展方向以期能夠為我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今后的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經營模式問題建設措施
前言:經過多年發展,我國不僅轉變了教育理念,也將增強青少年體魄的模式進行了轉變,而導致此種轉變的又一大因素則是因為我國的經濟實力有所提升,否則也難以為廣大青少年建設出完美的體育俱樂部,在體育俱樂部中青少年可以根據自身體質、或感興趣的運動方向選擇運動項目,其給予了青少年足夠的自由。然而近年來由于俱樂部經營模式的多樣化,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體育俱樂部存在的意義,如今各個城市中均有以營利為目的而開展的俱樂部,但其所創造的價值卻又無法令人忽視。
1.1、營利性俱樂部
鑒于我國青少年人數眾多,已有的俱樂部難以滿足青少年需求,由此則促使了營利性俱樂部的大范圍出現,其有效改善了俱樂部資源匱乏的局面,為青少年提供了更多可以運動的場所,同時也推動了民間體育器材方面的發展。不難發現,營利性俱樂部為了吸引更多青少年,其往往會不斷更新設施,引進最新設備才更加符合當代青少年的眼光,此種措施也是增強其市場競爭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可以說,該類俱樂部的出現明顯利大于弊,因此我國也十分支持該類俱樂部的發展,但其畢竟是以營利為目標,在其經營過程中也要加強對其的監督,避免出現不良俱樂部危害到青少年健康。
1.2、非營利性俱樂部
非營利性俱樂部主要以為青少年服務為主要目的,其往往存在于學校、社區等地,相關數據表明,截止到2013年,我國已經有4000多個俱樂部,共投入近6億元。由于我國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不一,因此俱樂部的分布情況也并不平均,從而導致了有些地區的青少年鮮少有機會可以進到俱樂部,而有些地區則恰恰相反,這對于整體提升青少年體質而言極為不利。另外,在經營俱樂部方面也有很大的弊端,因其無法帶來可觀收益,導致工作人員在對待基礎設施時往往很粗心,甚至長期不對設備進行維護,此種情況也直接導致了青少年對該俱樂部難以提起興趣。
2.1、發展目標不明
體育俱樂部、學校以及專業培訓機構已經構成了體育事業中的三角之勢,但由于體育俱樂部長期找不到自身的發展方向,導致其最終出現了兩難的局面,如其所培養的體育人才與專業機構培養的人才之間的實力懸殊,而在青少年參與度上又不及普通學校體育,甚至在開展的某些體育活動中難以取得好成績。另外,體育俱樂部的經營模式不止一種,也是其發展定位不明的重要因素,兩者之間并無競爭關系,但卻又彼此不服輸,而有時又想將兩者進行融合,多種理念的影響使得體育俱樂部處在了尷尬局面中。
2.2、設備維護及更新
運動設施不僅關系到各個體育俱樂部的“門面”,更直接關系到運動中的青少年安全問題,不難想象,若相關運動設備出現故障,而青少年又恰恰在使用該設備,極有可能造成青少年受傷,并且運動設備多數具備重、尖銳等特征,有時不僅會傷害到自己,也會波及他人。我國非營利體育俱樂部中有許多俱樂部長年未更新設施,甚至不對設備進行維護,在出現問題時不及時解決,也沒有在相關設備中貼出警示標語,另外,更新設施能夠為青少年提供更多樣化的設備,使其更加熱愛運動,但很明顯,我國體育俱樂部在此方面依然需要完善。
2.3、管理理念有待提升
當代社會很多方面均已發生了變化,因此傳統管理理念和模式難以發揮作用,而縱觀我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其中大多數均尚未引進先進管理理念,這也是其長期處于發展停滯狀態的重要因素。人才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環節,但體育俱樂部中卻往往忽略人才管理,不僅表現在對人員培訓不足方面,也體現在對人才的待遇方面,有些體育俱樂部中甚至缺少組織公平感,使得其人才流失現象越加嚴重。除此之外,管理制度也有待完善,營利或不營利的體育俱樂部中存在此種情況,即具有相應的管理制度,但其中的內容長時間未更換,已經無法滿足當代社會發展要求和發展趨勢。
3.1、確定目標定位
若要使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得到更好的發展,首先應使其明確自身定位,按照常理而言,其最大的任務是促進青少年運動,從而起到增強體魄、培養興趣的作用,并鼓勵青少年持續鍛煉等。鑒于此,體育俱樂部應充分根據青少年特征來購買新型設備,并積極優化人才隊伍,無論是管理人員,或是負責培訓的教師,均應為其提供全方位的培訓,使其能夠明確自身職責,也能夠在培訓中提升自身技能,如此才能夠在培養優秀體育人才方面發揮作用。另外,如今雖然有很多青少年喜愛體育俱樂部,喜愛運動,但同時也存在許多不愿意運動的青少年,營利性俱樂部可以采取相應措施為青少年提供優惠政策,如“團購”等,如此一來青少年即可以組織更多人參與其中。
3.2、加大支持力度
若單單依靠政府部門的力量不僅難以使體育俱樂部得到充足發展,同時也會影響到當地其他方面的建設,因此今后除了要合理安排政府資金投放外,也要加大宣傳力度,使社會各界均可以對體育俱樂部建設貢獻一份力。除了資金外,當地政府可以相應國家號召,為相關人員提供免費培訓,并將體育俱樂部的開辦理念灌輸到每個工作人員心中,同時也要使其在培訓環節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使青少年能夠在正確的指導下開展運動,如此不僅可以增加運動效率,也可以避免青少年因錯誤的運動方式受傷,同時這也是開展專業培訓的第一步。
3.3、實現科學管理
在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管理中存在很多問題,因此除了優化理念外,也要在完善制度方面采取措施,具體措施如下:一,完善內部制度,如定期維護設備、更新設備,定期開展培訓等;二,在整體管理中借鑒市場機制方面的內容,對于在經營過程中謀取暴利、不顧青少年安全的俱樂部予以處罰,而對于表現良好的俱樂部則可以適當增加支持力度;三,成立監督部門,為了使體育俱樂部能夠長期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對其進行監督是必不可少的,此種部門可以起到一定的威懾力,也能夠充分明確各個體育俱樂部的實際情況,便于及時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
3.4、富有當地特色
我國各個地區之間不僅經濟發展有所差異,人們的生活習慣、社會風俗等方面也略有不同,因此在完善體育俱樂部時應使其與當地實際情況相符,可以根據當地運動習俗創新新的運動方式,如此一定可以引起更多青少年的關注。人文體育若能夠得到很好的開展,則可以很大程度上促進我國體育事業發展,其更加符合當代體育發展理念,對于提升興趣、增加趣味性、實用性等方面均有一定的作用,如各個體育俱樂部可以定期開展競技活動,也可以由多個俱樂部共同開展,如此不僅增加了趣味性,也能夠在競技中促進合作與競爭。
3.5、優化發展環境
營利性俱樂部之間往往會處于激烈的競爭態勢中,有些俱樂部甚至為了獲得更多收益而不折手段,此種情況若不加以制止,勢必會影響到更多體育俱樂部的發展,也會促使其逐漸走上不歸路。因此國家方面應不斷完善體育市場機制,為其營造良好的競爭氛圍,另外,如今城鄉化建設正開展的如火如荼,可以將體育俱樂部發展至鄉下,如此既能夠改善鄉下體育建設,也能夠為全民體育打下基礎。
4.1、營利性俱樂部的發展方向
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營利性俱樂部在體育事業方面所發揮的作用已經遠遠超過了非營利俱樂部,但由于多種因素影響導致其中大部分俱樂部各個方面依然不夠完善,為了能夠更好的改善此種局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在社會中發起呼吁,吸引更多企業或有能力者投入其中,優化營利性俱樂部整體構造;二,政府部門為其出臺相應政策,如減免稅負等;三,積極調整市場結構,盡量使俱樂部之間避免惡性競爭;四,在對某個地區的營利性俱樂部進行統一管理時,可以適當引進市場機制,市場機制具有很好的激勵作用,同時也能起到約束作用,如對表現優異的俱樂部給予獎狀、獎金等。
4.2、非營利性俱樂部的發展方向
該類俱樂部今后可以在為青少年提供鍛煉場所的基礎上,完成訓練各種運動人才的任務,如對具有運動天賦的青少年進行深度培訓,也可以在校園中挖掘此方面人才,并對其展開體育訓練,如此則可以增加為國家輸送體育精英人才的幾率。另外,國家方面與營利性俱樂部之間往往鮮少有聯系,其恰恰可以作為兩者之間的紐帶,幫助營利性俱樂部朝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同時也利于其發現更多的人才,避免其在營利機構中被淹沒。
綜上所述,研究青少年俱樂部建設方面的內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其不僅關系到我國青少年的健康,也關系到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不難發現,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并且在不斷完善運動配置后,其受歡迎程度已經超過了預期。此種情況對于增強青少年體魄而言極為有利,而以營利為目的的俱樂部也漸漸成為了我國眾多經濟主體之一。雖然目前來看其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果,但依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間,因此相關機構和人員應加強對此方面的研究。
[1]劉雨.我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發展現狀及未來走向研究——以四川省為例[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2,08(05).
[2]國家體育總局辦公廳關于資助命名2014年國家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通知[J].青少年體育,2014,02(05).
[3]伍淑鳳,王林.對廣東省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發展現狀的調查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4,04(11).
[4]劉遠花,吳希林.德國青少年體育發展及競技后備人才培養經驗與啟示[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4,04(05).
[5]張永韜.非營利體育組織對體育培訓市場的影響研究——以四川省青少年體育俱樂部聯合會為例[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04(04).
[6]翁黎俊,蔡皓.對上海市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發展現狀與對策的研究[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06(11).
[7]蔡運奎,王文瑩.浙江省青少年體育俱樂部改革的研究——以潤達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為例[J].當代體育科技,2015,11(10).
[8]王繼威,戚雙洪,顧力君.依托“青少年30分鐘體育生活圈”的建立推動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的可行性研究——以上海市徐匯區為例[J].體育科研,2015,04(03).
G812
A
1006-8902-(2016)-11-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