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承友(遵義師范學院體育學院貴州遵義563006)
女排精神的新時期解讀
□楊承友(遵義師范學院體育學院貴州遵義563006)
女排精神是中國獨有的唯一以體育項目冠名的意志力量,它有深刻的歷史內涵和文化內涵。隨著時間的推移,女排精神被延續了下來,同時也賦予了新的內涵。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再度奪冠,女排精神在新的時期得以重新解讀。
女排精神內涵新時期
2016年8月21日,國人注目的中國女排在里約熱內盧第31屆夏季奧運會上獲得了冠軍,舉國歡慶,熱血沸騰。女排精神在那段比賽的日子里得到了全面的綻放。同時,女排精神在新時期里被賦予了新的內涵。本屆奧運會按照慣例,12支女排隊伍根據目前的世界排名進行蛇形分組,分為A、B兩組,中國隊在B組。A組有巴西、俄羅斯、日本、韓國、阿根廷、喀麥隆6支隊伍,B組有美國、中國、塞爾維亞、意大利、荷蘭、波多黎各6支隊伍。按照賽制,A、B兩組各進行單循環賽,兩個小組的前四名共八支隊伍進行1/4淘汰賽,A組的第一名對陣B組的第四名,B組的第一名對陣A組的第四名,A、B兩組的第二名和第三名將進行抽簽來決定1/4決賽淘汰賽的對陣。從分組可以看出,A組各隊實力懸殊,俄羅斯、巴西、日本和韓國的實力明顯強于喀麥隆、阿根廷隊,前四隊出線幾乎沒有懸念。而B組除了波多黎各的實力最弱外,其余五隊實力旗鼓相當,可稱為“死亡之組”。但是在接下來的比賽中,群雄混戰,中國隊戰績欠佳,以2勝3負的小組第四名的成績進入八強。但在1/4決賽中,中國隊逆轉擊敗A組排名第一的東道主巴西隊,極大地鼓舞了全隊的士氣。在半決賽中,中國隊以“復仇者”的姿態擊敗荷蘭隊,進入決賽。決賽中,中國隊面對曾在小組賽中以3:0擊敗自己的強大對手塞爾維亞隊,中國隊憋著一股氣以3:1戰勝對手,獲得冠軍。回首中國隊的整個奪冠過程,可謂充滿了變數,有許多“生死攸關”的比賽。中國隊能化險為夷,是中國女排有一種精神叫女排精神。
縱觀中國女排的發展歷程,經歷了起步的60至70年代、騰飛的80年代、下滑的90年代,迎來了中興的新世紀開頭的8個年頭,后又跌入了低谷(2009-2012年),如今又駛入了重生的現階段。中國女排發揚不怕吃苦、永不言敗、永不言棄的女排精神,譜寫了一曲曲蕩氣回腸的女排奮斗史歌。同時,女排精神又一次得到國人的巨大關注,然而隨著時間的發展,女排精神又具有了一些新的特征,賦予了新的內涵,又有了新的解讀。
1.1、女排精神的提出
1981年11月16日,中國女排在第三屆世界杯比賽中以七戰七勝的驕人戰績取得冠軍,神州上下一片歡騰。就在此時,魯光的報告文學《中國姑娘》首次提出了“女排精神”這個名詞。《中國姑娘》一經推出,各大媒體紛紛轉載。作者在文章中所提的“堅韌不拔的精神”,“奮力登攀的精神”、“為祖國榮譽而搏的精神”被迅速作為中國女排精神寫照傳遍神州大地。緊接著中國女排在1982年和1986年的世錦賽、1984年的奧運會、1985年的世界杯中獲得了冠軍,創造了“五連冠”的輝煌戰績。
1.2、女排精神的基本內涵
女排精神的基本內涵可以概括為:無私奉獻精神,團結協作精神,艱苦奮斗精神,自強不息精神。這是自老女排以來延續下的女排精神。時過境遷,新時期的女排精神經過演繹,除了繼承老女排精神以外,還要發揚新的精神,即謙虛求真精神和開放創新精神,后面將詳細討論。
中國女排獲得“五連冠”后,女排精神就成了“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的代名詞。女排精神的提出是契合當時的社會背景的。當時正處于改革開放初期,百廢待興,中國需要一種精神力量來鼓舞,女排精神應運而生,國人精神得到了極大的振奮。迄今為止,中國女排的發展歷程經歷了三起二落,但是每個時期都仍處于世界女排強林這列。這正如郎平在里約奧運會奪冠之后所說,無論中國女排是否奪得冠軍,女排精神都一直存在。所以,女排精神一直是中國女排的“傳家寶”,一代一代地得到了傳承。但是,每當女排取得好成績的時候,才被人們關注,這是一個不好的現象。女排精神不是以取得冠軍成績來衡量的,冠軍只是對我們的最高獎勵。我們的成績未必永遠第一,但是我們的努力卻是永遠第一,這才是真正的女排精神。
關于女排精神的提出已經過去了三十多年,那個時候我國才剛剛推行改革開放政策,如今我國深化了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得到快速的發展,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綜合國力也得到了提高升,國際地位也得到了提高。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事物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女排精神的內涵在新的時期里也會得到豐富和發展。
2.1、女排精神是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典范
我國經歷三十余年的改革開放,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隨之轉變,各種社會思潮也隨之出現。如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成為擺在人們面前的現實問題。2006年10月,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大命題和戰略任務,明確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容,并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三個倡導”,即“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新概括。而女排精神是被包涵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內的。
其中,愛國精神和敬業精神是女排精神由始以來就具備的內涵,沒有愛國精神和敬業精神就沒有女排精神。中國女排從“術”的層面上升到“精神”的層面是世界絕無僅有的,別的國家女排沒有,而只有中國女排擁有;并且一提到“女排精神”,人們必指向中國女排。中國女排走到這一步,靠的就是愛國精神和敬業精神。中國女排這種“精神”,是女排姑娘的不怕吃苦、不怕受傷地刻苦訓練和在世界的舞臺上努力為國拼搏捍衛的。
2.2、新時期女排精神的發展
(1)謙虛求真精神。
謙虛求真精神就是實事求是精神,它是中國女排提高技戰術水平的精神保障。中國女排姑娘高超的技戰術水平是女排姑娘們虛心求教,懂得整個團隊是一個整體,知道自己在場上的作用。中國女排里約奧運會奪冠后作客央視風云會,在采訪到朱婷時,主持人說道朱婷的扣球是世界一流水平,是中國隊的主要得分手時。朱婷謙遜地說道,在比賽中,經過一傳、二傳等場上隊員的不懈努力,才有她的“那一下子”。朱婷說得很謙虛,也很客觀。比賽場上每個隊員要發揮她的應有作用才能取得最終勝利。主持人在采訪郎平教練時,希望她對作為中國女排的自己跟朱婷作比較。郎平也客觀的評價道,現代排球的發展水平也超過當時,運動員的水平也較以前有了大幅提高。朱婷個子高進攻能力強且有特點,也超過了那時的她。但朱婷的“下三路”不如她當時。作為一個運動隊的主教練,能全面客觀地評價自己的隊員,這是其責任。
孫子云∶知彼知己,百戰不殆。教練員不但要了解自己的隊員,還要了解對方的隊員、教練員。“以己之長,攻敵之短”、“揚長避短”就是這個道理。郎平教練在隊員面前經常提到“發揮團隊作用”。排球是一個集體項目,必須要發揚團隊作用。但是發揮到什么程度各個國家隊根據自己的特點而有所不同。歐美運動員擅長個人技術,憑借自己身體力量大、彈跳好的優勢富于冒險進攻。而亞洲運動員身體素質與歐美運動員相比不占優勢,所以只有依靠集體力量結合個體靈活的特點來尋找有利的機會。
(2)開放創新精神。
隨著體育運動的商業化體育運動也進入了全球化。中國運動可以外聘外籍運動員來參加國內賽事,也可聘請外籍教練執教國內球隊或國家隊。相反,中國運動員、教練員也可以出國打球、執教。2008年悉尼奧運會,中國女排遭遇美國女排失敗,美國隊的主教練是郎平。賽后,國人質疑郎平的愛國精神。郎平的對此的回答是體育無國界,中國教練到外國勁旅去執教,說明中國隊的水平得到所在國家的認可。其實,中國女排早就聘請過外國教練了。1965年4月,中國排協經過周恩來總理的批準,邀請日本教練大松博文來華一個月,協助訓練中國女排,向中國同行傳授了先進的訓練理念。因此,中國的體育運動要得到發展,必須要與世界接軌,主動與世界交流,學習其先進經驗和方法,閉門造車是沒有出路的。中國女排主攻手朱婷遠赴土耳其加盟土超豪門瓦基弗銀行女排,開始其職業之旅,這是其很好的選擇。
創新是比賽的靈魂。一支運動隊如果沒有創新思想,墨守成規,注定不會有進步。運動賽場上的“排兵布陣”,運籌帷幄,都需要是在徹底了解對方情況的基礎上構建。根據對方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女排發球,我國運動員主要采用輕發飄球,而許多世界強隊采用了大力跳發球,威脅大非常大,具有破壞對方一傳的優勢。大力跳發球對女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要求高,中國女排運動員掌握此項技術有一定困難。[4]所以,為了提高發球水平,中國女排要克服困難,掌握此項技術,拉近與世界強隊的差距。
目前,中國女排是中國三大球(足球、籃球、排球)在世界大賽中唯一取得過世界冠軍的球隊,其衍生出的女排精神可以引領中國的競技體育向著更高水平前進,也可讓全社會各行各業認真學習,作為行業的精神支柱。當然,女排精神也可以走出國門,世界人民也可借鑒學習。女排精神永不過時,繼承并豐富它的內涵,讓女排精神發揚光大。
[1]中國國家女子排球隊[EB/OL].http://baike.so.com/doc/54 07860-5645808.html
[2]呂志剛.精神文化視角下中國排球發展障礙及對策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15(6).
[3]女排精神[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gkSXMH MizSySo8PS1jHwE6mxIQj571
[4]徐朝升.關于中國女子排球的思考[J].體育大視野,2014(4).
G80
A
1006-8902-(2016)-11-SY
楊承友,男,四川鹽亭人,副教授,體育碩士,主要研究方向:民族傳統體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