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向軍(內蒙古工業大學體育部內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淺談高校排球教學面臨的困境及發展出路
□齊向軍(內蒙古工業大學體育部內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排球是高校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其與籃球、足球、乒乓球等共同支撐著高校體育教學,為高校體育教育增添了活力,是高校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體育運動項目。近年來,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對排球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陳舊、乏味的教學方法儼然不適應時代發展需求,亟待優化更新。文本闡述了高校排球教學創新發展的重要意義,并分析當下高校排球教學面臨的一些困境,最終探索出了可行性的發展出路,以期達到拋磚引玉之效果。
高校排球教學意義面臨困境發展出路
為了響應體育改革“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新號召,高校排球教學正在積極轉變教學思路,改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以期將排球體育項目本身的休閑性與健身性功能發揮到極致。但縱觀當下高校排球教學現狀,體育改革成果并未完全見成效,各種問題的相繼出現擾亂了排球教學,使其陷入困境。因此,要想實現排球教學創新發展,突破困境迫在眉睫。
1.1、推動我國體育事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排球是高校體育教學的主要內容,其與籃球、足球等同等重要。隨著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國家急需更多專業能力、排球技能、心理素質、創新能力能較強的排球運動員,以便為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做出應有貢獻。毋庸置疑,高校是為國家培養優秀排球體育人才的主陣地,但縱觀當下排球教學現狀,學生興趣低落、積極性不高,教學效果低效,這無疑制約著高校排球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同時不利于高校優秀體育人才輸送任務的完成。鑒于此,高校只有突破發展困境,在排球教學實現創新改革才能迅速恢復高校的體育人才輸送機制,為我國事業事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貢獻綿薄之力。
1.2、極大提升了高校排球教師的專業素質
高校排球教學突破困境、實現創新發展的過程是排球教師轉變教學理念、拓展教學思路、改革教學方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高校排球教師的專業素質得以全面提升。師資力量是教育成敗的關鍵,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給予體育教師無形的壓力,同時也賦予其更大的教學動力。在壓力和動力的作用下,教師們定能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提升自身素養,探索出更多高效排球教學方法,久而久之,整個師資力量便能得到極大提升。再者,師資力量的提升又反過來促進了高校排球教育事業的發展。如此循環往復,高校排球教學質量得以全面提升。
1.3、有利于高校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
排球是具有休閑性、健身性、娛樂性的一種體育運動項目,高效的排球教學效率不僅能增強學生體質,更能鍛煉學生的耐力、靈活性、反應能力,以及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探究精神、競爭能力等。同時,還能讓學生在合作中實現交流溝通、社會適應、創新開拓、迎難而上等能力與精神的提升,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從該層面上說,高校排球教學的創新發展,不僅讓學生很好地參與排球體育訓練,同時還能有效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進一步提升大學生的整體素質,以便其更好地適應社會、適應生活。
2.1、高校排球教學理念未能實現與時俱進
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具有科學的引領與規范性,在推動提高體育教學水平、促進我國體育教育事業全面發展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但現階段,我國高校排球教學面臨著教學理念陳舊的困境。受應試教育的束縛與影響,高校排球教學理念始終未能實現與課程改革、素質教育所倡導理念的同步進行。簡言之,如今的教學理念有利于素質教育與非素質教育之間,未能實現與時俱進,這顯然不利于高校排球教學的健康發展。“重理論、輕實踐”、“不尊重學生課堂主體地位”、“不注重師生溝通交流”等理念導致了排球教學的緩慢發展甚至停滯發展。
2.2、排球教學方法陳舊,無法調動學生積極性
在新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教師應以先進理念為指導,積極轉變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以提升學生的排球參與積極性。但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高校排球教學依然沿用以往的“滿堂灌”、“填鴨式”教學方法,這種缺乏創新性的強制性教學方法嚴重挫傷了學生排球學習的主動性,使其僅有的自信心也消失殆盡。再者,陳舊教學方法下的陳舊教學評價(一刀切的評價方式)更是扼殺了學生排球學習的潛能,不利于學生的個性健康發展。總之,陳舊的教學方法使高校排球教學整體教學質量呈下滑趨勢,這導致了排球教學難以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其社會價值陡然下降。
2.3、一些學生興趣索然,教學活動參與度低
相對于排球而言,一些大學生更青睞足球與籃球,這導致了其對于排球的自主學習意識較弱。興趣對于學生來說尤為重要,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學生如果缺乏了學習興趣,其學習動力與學習目的性會被削弱,要提升學習質量與效率可謂是難上加難。在高校排球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偏向、教師教學理念的陳舊以及教學方法的缺陷等極大埋沒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使很多學生對排球的興趣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誠然,一旦學生對排球體育項目關注度下降,興趣轉移或者降低,其學習便會采取敷衍手段,這極大制約著學習效效率的提升。
2.4、教學重理論、輕實踐,教學效率低下
眾所周知,排球與籃球、足球一樣,一項實踐性較強的體育項目,只有通過足夠的實踐課堂才能真正鍛煉學生的足球運動能力,實現教學水平的提升。但就當下足球運動教學來說,理論課程較多,實踐課程缺乏的現象導致了排球教學效率極其低下。誠然,理論與實踐教學的非平衡化發展不僅讓學生深感課堂枯燥無趣,更是培養出了一大批“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這顯然不適應社會對專業實用技能型體育人才的需求。因此,為了促進排球教學健康發展,高校必須突破“理論性豐滿、實踐性缺乏”的發展困境,給予學生更多的排球實踐鍛煉平臺。
3.1、以素質教育理念為核心,推動教學創新發展
傳統的應試教育理念嚴重制約著高校排球教育的創新發展,針對這一發展困境,高校排球教學應以素質教育理念為核心,以素質教育理念取代應試教育理念,實現排球教學的長遠、健康發展。素質教育完全迎合社會對高校排球技能實用性人才的強烈需求,它旨在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與創新思維能力等綜合素質,是一種科學現代的教育理念。具體來說,高校應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創新排球教學內容體系。不同學生對排球內容的需求不同,豐富、多元化的創新教學內容能滿足不同層次、不同興趣以及不同能力的學生的排球學習需求,有利于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第二,采用基于素質教育理念的科學化教學方法。素質教育要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教學方法的采用一定要做到“有針對性”、“有目的性”,拒絕“一刀切”。第三,以素質教育為指導,推動排球教學組織的優化與改革。教學組織與教學方法一樣,同樣要做到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第四,為素質教育為核心,不斷完善排球教學評價體系。科學的評價體系對提升學生排球學習信心,改善學生排球鍛煉效果等具有積極意義。
3.2、不斷改進教學方式方法,提高學生課堂積極性
改進教學手段,優化教學方式方法是高校排球教學效果的關鍵性影響因素。高效的教學方法不僅能使教師將各類排球技能悉數傳授給學生,還能最大程度培養學生的興趣與信心,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參與學習的積極性,為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氛圍奠定堅實基礎。值得注意的,教師教學方式的改進要從學生的學習實況出發,基于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發展潛能等采用有效的教學方式。第一,教師可采用小組合作互動的教學模式。排球是一種合作性體育項目,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讓其針對某一個問題展開合作討論,或者小組之間進行一場激烈的角逐,提高學生參與排球學習的積極主動性。第二,教師可采用“教育游戲”展開教學。教育游戲是一種有趣的電腦游戲類型,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游戲闖關,進入到游戲所設定的排球訓練場景,這一場景中,學生猶如親臨其境,這大大增強了排球教學的趣味性,降低了枯燥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第三。分組分層教學法。將不同程度、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分為一組,對學生因材施教,展開個性化教學,這能使不同程度學生的排球能力在原有基礎上實現進一步提升。第四,采用多媒體教學法。教師可采用排球視頻或者動漫資料(關于排球比賽或者技巧學習的視頻)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配合視頻進行練習,提高教學質量。
3.3、優化課程設置,為學生提供排球實踐學習平臺
針對排球“重理論、輕實踐”的發展困境,高校要做到優化排球課程設置,增加實踐課程,為學生提供更加寬廣的排球實踐學習平臺。優化課程設置是突破困境,實現健康發展的第一步,高校要增添排球實踐課程,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與能力,打破排球教學“唯理論是尊”尷尬局面,真正給予學生更多排球鍛煉的機會與平臺。首先,增加排球實踐選修課,并適當增加原有實踐課程的課時。以往教師重理論輕實踐的行為嚴重制約著學生排球實踐能力的提升,通過課程的重新設置,原有的實踐課程理應增加,逐漸實現理論與實踐課程相互平衡的狀態。其次,教師要課堂教學中應有意識增加實踐教學。具體來說,可以將理論課堂(基礎發球練習的內容)分為“學生發球展示——教師點評——教師示范——學生根據教師示范再發球——學生發球對抗賽——教師再次點評”。這種教學環節的安排不僅很好地實現了理論課程教學目標,同時也使課堂實踐性更強,氣氛更活躍。最后,定期舉辦一些排球對抗賽,這些對抗賽可以是班級與班級間、年級與年級間,也可以校際之間的對抗賽,以此來激勵學生參加,為學生排球實踐能力提升提供廣闊的平臺。
綜上可知,高校排球教學的創新發展對國家體育事業、高校長遠發展以及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等具有重要價值。針對高校排球教學目前面臨的教學理念陳舊、教學方法落后、學生興趣低、教學實踐性不強等困境,高校應對癥下藥、量體裁衣,為排球教學發展掃清障礙,全面提升排球教學質量。但是,高校排球教學的創新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系統工程,需要包括學校、教師以及學生在內的全校人員的共同努力。唯此,我國高校排球教學才能更好地服務于我國排球運動事業的和諧、有序發展。
[1]溫星.高校排球教學的困境及發展出路分析[J].運動,2013,24.
[2]劉艷.高校排球教學的困境及發展出路研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07.
[3]陸春紅,陳欣.高校排球教學的困境及發展策略分析[J].青少年體育,2016,01.
G842
A
1006-8902-(2016)-11-L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