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志超
(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 漯河 462002)
高職數學教學實踐與探索
萬志超
(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 漯河 462002)
為適應高職教育培養實用型人才的目標要求,對數學教學理念、方法、手段及教學實踐等進行探討研究。
高職;數學;教學理念
數學教學既是高職素質教育的組成部分,也是技能教育的組成部分。當前,各行各業都對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出了更高要求。隨著高職教育改革,知識量的增長和學時緊縮成為一個重要矛盾。因此,高職數學教學不能僅重視知識的系統性、完整性而忽略綜合性、實用性。如何調整數學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適應高職教育改革需要,已成為重大課題。
傳統教學目的是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知識,雖然方便教師教學,但卻限制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發展。因此,要提倡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方式,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學生通過主動、互動方式學習新知識,教師則是隨著情境變化,改變自身知識結構和教學方式,以適應學生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師生是一種平等、互動的合作關系,教師不再是知識的灌輸者,而是教學環境的設計者、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指導者、課程的開發者、知識的管理者、學生的學術顧問,從臺前退到幕后,由“演員”轉變為“導演”。
教師地位和角色的轉變,不意味著教師角色不重要了,在教學中的作用降低了,而是意味著教師所起作用的方式和方法不同于傳統教學方法。在這種模式下,教師課下所做工作更多,對其能力要求也更高。教師不僅要精通數學知識,還要熟悉學生,掌握學生認知規律,掌握現代化教育技術,能充分利用數學資源,善于設計數學環境,從而對學生學習給予宏觀引導與具體幫助。教師只有具備寬廣的心胸、良好的溝通能力、高超的教學技巧,才能協助學生完成數學知識建構。
將高等數學知識有機應用于高職教育中,以實現高職教育培養目標,即將學生培養成操作型、技能型、實用型人才。因此在高職數學教學中必須加強理論聯系實際、增強實用性意識。例如,函數教學時聯系人口增長、商品儲存期,極限教學時可聯系儲蓄知識,概率教學時聯系保險、投資決策、有獎銷售中獎率等,導數教學時聯系商品的需求彈性、邊際生產成本等,并且在傳授課本知識的同時指導學生將一些實際問題轉化為某些數學模型來解決,使其能把學到的數學知識運用到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中,把課本知識變成實際操作的理論依據并應用于社會實踐中,從而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實用性教學是高職教育發展趨勢,高職教育改革使得數學學時大大減少,導致系統的理論傳授無法實現。為解決高職數學課時少而知識量大的矛盾,我們緊抓重點,使學生既掌握處理后續課程中知識的方法,又能提高處理實際問題能力。因此,高職數學教學必須把實用性作為首要目標。
概念、定理、公式等知識是數學的外在表現,而數學思想則是數學的內在表現,是數學的精髓。因此,教師要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培養學生數學意識,發展學生數學思想。數學思想的滲透既要通過教師長期、有意識、有目的的啟發誘導,又要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維活動去逐步理解、領悟,并內化為意識形態,使學生在教師引導下能自主、創造性地學習。數學思想的滲透需要創設思維情境,對感性材料進行分析、概括。培養學生數學意識,不僅要解決“是什么”問題,還要解決“是怎樣想到”問題,以及“如何建立和發展理論”問題。首先需要教師將數學思想的來龍去脈和歷史背景講清楚,其次就是學生對數學思想的理解過程。數學思想的理解既是舊思維系統的應用,又是新思維系統建立和調整的過程。因此,要積極提倡互動式教學,以問題為先導,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通過課前布置問題—學生講授—學生提問—教師總結的方式,反映學生思維過程,實現學生從會做到會講的轉化,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提高其自主參與意識與發現、提出、解決問題能力。
開設數學實驗課是高職數學教改的必然趨勢。數學實驗是計算機技術和數學軟件引入數學教學后出現的新事物,是數學教學體系、內容和方法改革的一項創新,是對傳統數學教學的發展與完善。其意義不僅在于使學生掌握必要的數學知識,還在于使學生從枯燥乏味的定義、定理證明中解放出來,獨立參與課程實踐,提高數學學習積極性和對數學的應用意識、創新能力,以適應新時期高素質人才需要。數學實驗教學是以實驗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為載體、以計算機為手段、以數學軟件為工具、以教師為指導、以培養能力為目標的教學,注重實踐性和應用性,遵循量力性原則、實用性原則、開放性原則和趣味性原則。量力性原則要求教學內容適合學生知識水平;實用性原則要求所處理的問題都具有實際生產、生活背景和較好的應用價值,可以使學生從數學建模和求解過程中不僅體會到數學理論與實踐的相互作用,還能從結果的實際意義中看到數學的價值,體會到解決生活實際問題離不開數學,激發學生學習欲望;開放性原則就是提倡師生、生生之間相互討論,從而形成解決問題的方案;趣味性原則要求教學內容能引起學生思考,引導學生鉆研,啟發學生思維,開擴學生眼界,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
綜上所述,教學要改革,教師是關鍵。教師要轉變觀念,全面提高素質,具備創造性教學、研究性教學意識。只有不斷創新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具有創新意識的學生。教學改革是一個長期、艱難的過程,需要我們不斷學習、不斷探索、不斷積累,去開創教學改革新局面。
G420
A
1671-1246(2016)21-00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