翦衛星,劉捷頻,何 艷
(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湘潭 411102)
在高職醫學檢驗專業建立“顯微鏡操作和養護技術輔導員”團隊及制度的若干問題初探
翦衛星,劉捷頻,何艷
(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湘潭 411102)
探索在醫學檢驗專業建立“顯微鏡操作和養護技術輔導員”團隊,試行“顯微鏡操作和養護技術輔導員”制度(以下簡稱“顯微鏡輔導員”),以提高醫學檢驗專業與醫衛類新生顯微鏡知識知曉度和操作技能,保證顯微鏡實驗教學進度與質量,促進顯微鏡實驗教學改革深入發展。
醫學檢驗專業;顯微鏡操作和養護技術輔導員;實驗教學
自1999年我國高校施行擴大招生計劃以來,學校規模不斷擴大,招生人數不斷增多,實驗室發展與實驗設備添置跟不上招生人數的增長速度,導致實驗室顯微鏡使用頻率高、損壞率高、報廢率高,嚴重影響了顯微鏡實驗教學質量,此外,高職院校學生顯微鏡基礎知識掌握程度低、動手能力差。筆者對2011年秋季入學的新生以班為單位采取整群抽樣法行顯微鏡知識知曉度問卷調查,發現887人中掌握四會技術(會正確搬運,會正確對光,會調節粗細螺旋,會閱片)的只有155人(17.47%),387人(43.63%)根本不會操作顯微鏡。很多新生在入學前沒有操作過顯微鏡,也沒有看過教師現場示教、錄像示教等,其顯微鏡知識貧乏,動手能力極差,嚴重影響了顯微鏡實驗教學質量和進度[1]。此外,從醫學檢驗專業設備要求來看,顯微鏡是醫學檢驗專業常規設備,顯微鏡技術在醫學檢驗專業中應用普遍,約有40%的檢驗項目離不開顯微鏡,尤其是在縣區、街道、鄉鎮醫院所占比例更高。高職醫學檢驗專業畢業生有兩條就業出路:約有20%的畢業生通過高考被上級本科院校對口專業錄取繼續深造;80%左右的畢業生被分配到縣區鄉醫院、婦幼保健所(站)、疾控中心、衛生監督所、血站等單位就業。因此,熟練掌握顯微鏡操作技能對醫學檢驗專業學生尤為重要。
為使約80%以上的新生顯微鏡操作技能達到四會水平,提高其顯微鏡知識知曉度,可以采取“先培訓,后上崗”“開展顯微鏡操作技能興趣活動”等補救措施;重點在醫學檢驗專業建立“顯微鏡操作和養護技術輔導員”團隊,試行“顯微鏡操作和養護技術輔導員”制度(以下簡稱“顯微鏡輔導員”),提高醫學檢驗專業與醫衛類新生顯微鏡知識知曉度和操作技能,保證顯微鏡實驗教學進度與質量,促進顯微鏡實驗教學改革深入發展[2]。
2011年10月以來,在醫學檢驗專業建立“顯微鏡輔導員”團隊,試行“顯微鏡輔導員”制度已有55個月,先后培訓了四批共91名輔導員,取得了較好成績,解決了顯微鏡實驗教學的一些棘手問題,得到了師生認可。
2.1輔導員條件
凡在校表現好、品學兼優、任勞任怨、有親和力、接受能力及動手能力強、有協調能力和團隊意識的學生均可被推薦為輔導員。每班每學習小組按1∶5比例推薦1~2人,也可由學習小組長擔任。班級學習委員免推就可成為輔導員,并為該班輔導員團隊負責人。
2.2輔導員培訓時間
利用自習課和課余時間進行培訓,每批輔導員按1∶3比例上理論和實踐課,總計約100學時。
2.3輔導員培訓內容
根據整體計劃,對輔導員從理論到實踐進行系統培訓,采取邊培訓、邊學習、邊操作、邊考核、邊帶教方式,從不同角度全面培養輔導員能力,使其掌握教學、臨床、科研的基本知識、技術、本領等。具體來說,就是要求輔導員做到“三個學會”和“五個掌握”。
“三個學會”:(1)學會操作顯微鏡低、高倍物鏡觀察洋蔥、土豆臨時裝片。(2)學會顯微鏡光學故障修理、養護及機械故障修理等實踐知識。(3)學會醫學論文寫作基本知識,并進行畢業設計,以提高科研寫作能力。
“五個掌握”:(1)掌握顯微鏡低、高倍物鏡閱片技術,如解剖組胚切片,病理(局部血液循環障礙、炎癥、腫瘤、各系統疾病等)切片,蛔蟲、鞭蟲、鉤蟲等寄生蟲卵標本片。(2)掌握顯微鏡油鏡閱片技術,如血涂片常規染色,革蘭染色鏈球菌、結核桿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標本片。(3)掌握顯微鏡物鏡片清潔度分級(優、良、中、差四級)標準和療效考核標準。(4)掌握顯微鏡目鏡片清潔度分級(優、良、中、差四級)標準和療效考核標準。(5)掌握檢驗員操作技能。檢驗員操作技能模擬考核內容包括操作“顯微鏡油鏡觀察革蘭染色鏈球菌、結核桿菌等標本片”。
在醫學檢驗專業建立“顯微鏡輔導員”團隊,試行“顯微鏡輔導員”制度,是顯微鏡實驗教學緊密結合教學實踐的創新成果。目前接受培訓的四批輔導員先后結業,經理論和實踐考核合格,學院已發合格證書。他們不僅技術熟練,還成為實驗教師的好幫手,充分發揮了輔導員與學生和實驗教師間的橋梁作用,保證了實驗教學質量和進度,深受師生好評,達到了學院領導為培養顯微鏡輔導員制定的預期目標。
2.4建立“顯微鏡輔導員”團隊,試行“顯微鏡輔導員”制度的社會效益
“顯微鏡輔導員”制度的建立,為學院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顯微鏡輔導員”,確保了顯微鏡實驗教學質量,提高了教學水平,加速了教學改革步伐。“顯微鏡輔導員”培訓始終堅持三個突出:一是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二是突出教改,使培訓、教學改革和教學科研緊密結合;三是突出實踐,真正達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培養技術型、操作型、新型醫學檢驗專業人才,適應市場需求。
該團隊和制度的建立,既有利于教學、教改和科研,提高并確保顯微鏡實驗教學質量、教學水平和儀器養護水平,加速教學改革步伐,又有利于學生培養和成長,具有明顯的社會效益。
3.1傳承紅色政治輔導員文化精髓
我國高校輔導員工作制度初創于20世紀50年代,萌芽于紅軍抗戰時期。1933年,黨在江西瑞金創辦了第一所旨在專門培養軍事干部的學校——中國工農紅軍大學;1936年6月,中國工農紅軍大學遷至陜北瓦窯堡,改名為抗日紅軍大學;1937年,抗日紅軍大學再遷至延安,并改名為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簡稱抗日軍政大學,在基層最早實行政治指導員制度[3]。新中國成立后,教育部繼承革命傳統,于1953年在高校開始實施政治輔導員模式,大力推廣清華大學政治輔導員制度。政治輔導員是高校政治教育、德育教育工作的核心力量,并在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處于主體地位。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質的高校政治輔導員隊伍是當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任務。政治輔導員負責學生思想、生活、學習等方面工作,是校領導進行基層管理的得力助手[4]。
3.2醫學檢驗專業學生的兼職輔導員
南方醫科大學附屬南方醫院是一所臨床醫學院,承擔臨床醫學、中西醫結合、口腔醫學和醫學檢驗等專業的本科生專業教學和實習任務。這些專業的本科生后3學年由南方醫院負責其臨床醫學課程教學和管理,實行由臨床各科室人員與機關各處人員組成的兼職輔導員管理模式,約50名本科生配備1名輔導員。兼職輔導員通過調查表、E-mail、電話、個別談話等形式,收集學生對理論和實驗教學、短期實習、課外科研活動、報考研究生、畢業分配及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各種問題,進行分類、歸納總結,并積極與相關部門聯系,給予解決或改進。
3.3醫學檢驗專業的“顯微鏡輔導員”
2011年10月以來,在醫學檢驗專業建立“顯微鏡輔導員”團隊,試行“顯微鏡輔導員”制度已有55個月,先后培訓了四批共91名輔導員。輔導員的培訓和帶教工作取得了較好成績,解決了顯微鏡實驗教學的一些棘手問題。通過查閱國內期刊和相關文獻,發現尚未見醫學檢驗專業建立“顯微鏡輔導員”團隊,試行“顯微鏡輔導員”制度及相關制度研究及探索的報道。
4.1輔導
“輔”在字典上的解釋是:幫助,佐助。“導”在字典上的解釋是:領導,引導,指導,疏導,傳導。輔導即幫助、指導一個人或多人學習一種專門課程、技術、方法等;輔導是一個長期有人指導的學習過程:預習—上課—復習—作業—系統復習—考試,在學習過程中,教師運用自己掌握的知識和技能為學生解惑。
4.2輔導員
傳統的解釋:“輔導員是從事輔導工作的人員簡稱,其德才兼備,樂于奉獻,潛心教書育人,具有相關學科專業知識,具備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接受過系統的上崗培訓并取得合格證書。”
4.3“顯微鏡輔導員”
“顯微鏡輔導員”及其團隊在班級隊伍中是個特殊群體,在學習過程中有重要作用,無法被代替。“顯微鏡輔導員”是學生的優秀代表,按照又紅又專標準進行選拔和培訓。經過培訓,輔導員練就了一身過硬的顯微鏡操作和養護技術及相關知識與技術的基本功,是實驗教師的好幫手,盡職盡責輔佐教師,彌補教師不足,減輕教師負擔,減少學生抱怨,全心全意為教學服務,為學生服務,充分發揮了實驗教學的橋梁作用。
5.1班級學習委員推薦選拔負責制
前三批輔導員選自以班級學習小組為單位推薦的1~2名優秀學生或學習小組長。班級學習委員為該班輔導員負責人,負責輔導員的推薦、選拔、組建與管理工作,協助實驗教師完成顯微鏡基礎知識、操作、養護等方面的培訓工作,組織和安排輔導員考試、錄用工作。其優點在于:(1)學習委員比任課教師更了解本班學生,推薦的優秀學生更符合輔導員要求。(2)學習委員在輔導員中有威望,有利于輔導員的推薦、選拔、組建、培訓、帶教和管理工作開展。(3)學習委員能做到用人唯賢、賞人適度、加強團結、弘揚正能量。但也存在不足之處:個別學習委員推薦輔導員時存有主觀意識,缺乏公平競爭原則。
5.2考試考核錄用制
即先全員培訓,再全員考核,最后按成績排序等額錄取第四批輔導員,班級學習委員為該班輔導員負責人。第四批輔導員在三個班試點,先進行“顯微鏡油鏡操作”過關培訓考核,再根據分數高低排序,排名前十位的學生可自愿報名參加輔導員,最后共錄用29人。培訓時間、內容、課時量、帶教方式及要求與班級學習委員推薦選拔負責制相同。其優點在于:(1)先全員培訓,再全員考核,能使學生牢固掌握顯微鏡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術及顯微鏡油鏡操作技能。(2)按成績排序,等額錄取,自愿報名,公平競爭,保證了輔導員質量。但是,教師不如學習委員了解本班學生,導致輔導員分布不平衡,個別輔導員政治素質差、業務水平低。
5.3創新推薦選拔模式
把以上兩種推薦選拔模式結合起來,取長補短,即先全員培訓,再全員考核,最后按成績排序,在前20名學生中,按照本人自愿、班級學習委員按學習小組均衡推薦的方式等額錄取輔導員。這種推薦選拔模式集中了前兩種推薦選拔模式的優點,盡可能克服了其不足之處,稱為推薦選拔輔導員的新模式,即創新選拔模式。
[1]翦衛星.當今中學生生物顯微鏡操作技術水平及相關問題探究[J].網友世界,2012(12):70-71.
[2]翦衛星.高職醫衛類新生顯微鏡操作技能教學若干問題探究[J].速讀,2014(11):263.
[3]徐吉洪,吳斌.我國高校輔導員工作的歷史考察與當代發展[J].浙江工業大學學報,2009,8(2):236-240.
[4]林泰,彭慶紅.清華大學政治輔導員制度的特色及其發展[J].清華大學學報,2003,18(6):85-90.
G420
A
1671-1246(2016)21-0112-03
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項目“建立顯微鏡操作和養護技術輔導員制度若干問題探究”(ZXSK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