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玉敏
腹腔鏡下骶前固定術治療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護理體會
常玉敏
目的 觀察腹腔鏡下骶前固定術治療盆腔缺陷的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臨床護理效果。方法 收集采用腹腔鏡下骶前固定術治療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患者49例,術前予以心理護理,術后認真觀察病情,精心護理。結果 術后治愈率達100%,均未發生術中及術后大出血、膀胱及直腸損傷;術后隨訪患者解剖結構均得到成功恢復。結論 腹腔鏡下骶前固定術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合理的護理對患者康復起到重要作用。
骨盆底;脫垂;腹腔鏡;骶前固定術;護理
盆底功能障礙(PFD)又稱盆底缺陷或盆底支持組織松弛[1],是因為盆底支持組織的創傷、退化、 先天性發育不良或某些疾病等病因導致的盆底支持薄弱,進而使盆腔臟器移位,連鎖引發其他盆腔器官的位置和功能異常[2]。臨床的主要表現有壓力性尿失禁陰道前后壁膨出及盆腔器官脫垂等,常見癥狀為腰骶不適及腹壓增加時不自主尿液流出。臨床上目前常用手術方法治療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腹腔鏡技術是近年來較常用的治療方式[3]。但是患者圍術期及術后恢復期仍面臨著諸多危險因素及并發癥的威脅,臨床上采用科學有效的護理方案,顯得十分重要。本研究觀察腹腔鏡下骶前固定術治療PFD患者的護理經驗,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1年4月~2014年12月于錦州市婦嬰醫院行腹腔鏡骶前固定術的盆腔器官脫垂患者49例,患者年齡47~80歲,平均年齡58歲,合并糖尿病2例,子宮肌瘤4例,壓力性尿失禁6例,混合性尿失禁2例。40例行陰式聯合腹腔鏡下全子宮(雙附件)切除術及陰道骶前固定術,9例患者行腹腔鏡下次全子宮切除術及宮頸骶前固定術。5例患者同時行無張力尿道中段懸吊術,2例同時行陰道后壁修補術。49例患者在精心護理均痊愈出院。
1.2 手術方法 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順利實施腹腔鏡下骶前固定術,先經陰道行全子宮切除術,經陰道將裁剪好的網片用縫線分別固定于陰道前后壁,經陰道斷端將網片送入腹腔內,縫合陰道斷端,置入腹腔鏡切除雙側附件,于右側輸尿管內側及腸管間打開后腹膜,暴露右側結腸旁溝、骶骨岬及骶前血管,繼續將網片另一端以不可吸收縫線固定于骶岬下。
2.1 術前護理
2.1.1 心理護理 作為一項全新的技術,多數患者表現為焦慮、 擔憂、 情緒低落并且懷疑手術的安全性、 有效性,對治療效果不夠了解。對自己的疾病常常羞于啟齒。針對這一情況,護士應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并在治療前要態度和藹、耐心解釋患者的疑問,消除患者的緊張和羞愧情緒。耐心介紹腹腔鏡下骶前固定術治療原理、優勢、效果。主動介紹治療醫生的技術水平和我們的護理經驗,以消除患者的思想顧慮,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2.1.2 飲食及腸道護理 由于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患者年齡較大,所以術前患者的營養狀況對術后的康復起著重要的作用。術前應指導患者進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等營養素含量豐富、全面的食物。術前1 d進流質飲食。術前晚10:00以后禁食。術前晚及術晨各行灌腸1次。或用乳果糖口服進行灌腸。
2.2 術后護理
2.2.1 常規護理 手術完畢回房后麻醉師與病房護士認真交接。應給予去枕平臥位,頭偏向一側并給予吸氧(氧流量為2 L/min)。測血壓。病情觀察: 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和血氧飽和度,每0.5~1小時測量血壓、脈搏、呼吸1次,當病情平穩后,改為每4小時測脈搏、呼吸、血壓。術后24~48 h內,要注意觀察傷口敷料有無出血,是否潮濕并用沙袋壓腹4~6小時以防止滲血、滲液。同時要加強對傷口的觀察,尤其是臍部穿刺孔是否紅、腫、痛、滲液、皮下氣腫等。
2.2.2 留置尿管的護理 保持尿管引流通暢,及時清理尿袋,防止尿液逆流。如發現血尿、少尿應及時報告醫生,給予相應處理。尿管須留置48 h。同時保持外陰清潔干燥,勤換消毒紙墊。拔除尿管后囑患者多飲水,促進尿液排出。在拔除尿管6 h后,同時注意患者能否自行排尿,必要時需再次保留尿管,定時開放,以鍛煉膀胱肌肉,促使排尿功能恢復。
2.2 .3 疼痛的護理 手術后疼痛多發生在24 h內,必要時可選用鎮痛泵,止痛藥等。術后6 h幫助患者按時翻身、叩背,指導患者有效咳嗽,以免由于增加腹壓加重疼痛,同時注意保護切口。
2.2.4 飲食護理 術后4~6 h可以進流質,肛門排氣后進半流質,術后3 d進食易消化普食,指導患者飲食宜少量多餐且有營養、易消化、清淡,多飲水,多食水果、蔬菜,糖尿病患者可按糖尿病飲食進食。要保持大便通暢,養成每天排便的習慣,防止便秘。術后2 d仍未排便者,可遵醫囑給予緩瀉劑或開塞露。
2.2.5 會陰護理 每天用0.5%的碘伏擦拭外陰及肛門兩次。注意觀察有無會陰血腫,由于術中可能造成盆底損傷或縫扎血管不牢導致會陰血腫。術后觀察要注意有無陰道流血及創口有無出血、滲血;污染的敷料要及時更換,24 h內取陰道填塞的紗布時,應注意核對紗布數量,以免因核對不清而造成對患者的危害。
2.3 預防靜脈血栓形成 由于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患者多為中老年女性患者,此時雌激素水平下降,血液黏滯度上升,大部分患者合并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均易發生下肢靜脈血栓,所以預防靜脈血栓尤為重要。手術體位采取截石位,下肢血液循環易受影響。術前給患者穿彈力襪,巡回護士定時為患者按摩下肢,預防下肢血栓形成[4]。術后應用抗栓壓力泵3 d,同時觀察下肢感覺有無異常(如酸脹感),有無腫脹及活動障礙。腹腔鏡下骶前固定術創傷小,病人疼痛性小,術后第1天開始做主動運動,活動下肢關節,協助坐起。第2天開始逐步下床運動,預防靜脈血栓發生。
2.4 健康指導 術后1個月隨訪1次,此后每3個月隨訪1次,共4次,此后每年隨訪1次。3個月內禁止性生活及盆浴,并囑患者短期內避免劇烈運動,改變過度勞累、久蹲、提重物、長期咳嗽、便秘等不良生活習慣。
手術時間3 h左右,術中未出現出血、副損傷等并發癥。術后3~4 d痊愈出院,隨訪4~12個月,患者恢復良好,無感染等并發癥,均于術后3個月時恢復正常性生活。
盆底功能障礙的患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劇,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發病率也逐年攀升。目前臨床上主要以手術的方式對該類疾病進行治療,腹腔鏡下骶前固定術具有恢復快、并發癥少、近期療效良好的優點,因而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5]。手術圍期開展嚴謹科學的護理方案對患者的術后恢復及生活質量至關重要。本研究通過對49例腹腔鏡下骶前固定術治療PFD患者的護理,說明合理的護理對患者康復起到重要作用。
收集2011年4月~2014年12月采用腹腔鏡下骶前固定術治療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患者49例,術前予以心理護理,術后認真觀察病情,精心護理。結果顯示,經護理干預后患者的術后治愈率達100%,均未發生術中及術后大出血、膀胱及直腸損傷;術后隨訪患者解剖結構均得到成功恢復。
在手術前加強對患者并發癥控制,能夠保證患者手術安全有效進行,對患者加以心理疏導,可以保證患者術中良好的精神狀態,對于手術的效果也至關重要[6]。手術后最常見的并發癥為患者傷口感染、腸梗阻及泌尿系統感染。因此,患者術后體位護理極其重要,一方面可以預防麻醉副反應、壓瘡的發生,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7]。此外,加強對患者的飲食指導,均衡膳食營養,可以增強患者腸胃蠕動,有效預防腸梗阻。醫護人員還應及時與患者交流溝通,了解患者的臨床體驗和心理感受,對癥治療,并對患者不良情緒額進行疏導,以使患者維持積極地心理狀態,配合醫護人員工作,合力提高患者術后恢復情況[8]。
綜上所述,腹腔鏡下骶前固定術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合理的護理對患者康復起到重要作用。
[1] 華克勤,陳義松,丁景新.盆底重建術后失敗及復發的認識處理[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1,27(1):13-16.
[2] 張曉薇,許麗,黎燕霞,等.改良腹腔鏡下陰道骶骨固定術臨床療效評價[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3,48(8):570-574.
[3] 劉淳,于會勇.腹腔鏡骶骨陰道固定術的圍術期護理[J].護理研究,2015,11:1359-1361.
[4] 朱蘭.改良腹腔鏡陰道骶前固定術治療重度盆腔器官膨出及其并發癥的處理和預防[J].中華腔鏡外科雜志(電子版),2011,4(3):160-162.
[5] 鄭修霞.婦產科護理學[M].5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332-334.
[6] 何英慧,劉桃,金鳳斌.腹腔鏡下骶前固定術治療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18例分析[J].國際婦產科學雜志,2015,42(2):57-59.
[7] 余紅君.25例中老年女性患者行盆底重建術的護理[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2,16(3):45-47.
[8] 潘珂,曹莉莉,王延洲,等.腹腔鏡下子宮/陰道骶骨固定術與改良全盆底功能重建術治療中盆腔缺陷的療效比較[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15,6:573-577.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 laparoscopic sacral fixation treatment of pelvic floor functional disorder. Methods 49 cases with laparoscopic sacral fixation treatment of pelvic floor functional disorder were collected, to preoperative psychological nursing, postoperative observation condition seriously, careful nursing. Results The cure rate was 100%, and the postoperative neither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bleeding, bladder and rectum injury; Postoperative follow-up of patients with anatomical structures were successfully restored. Conclusion Laparoscopic sacral fixation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reasonable care for the patient rehabilitatio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Pelvic floor; Prolapse; Laparoscopes; Sacral colpopexy; Nurse
10.3969/j.issn.1009-4393.2016.5.063
遼寧 121000 遼寧省錦州市婦嬰醫院(常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