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慧(呂梁學院山西呂梁033000)
淺析信息技術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李智慧(呂梁學院山西呂梁033000)
由教師講解,到學生提問,到教師再次講解,教學過程是一個動態過程如同不斷循環的水車。而在這個水車中,教學模式就像水車的整體構架,每一門科目都是水車的一根橫軸,游戲化教學,實踐性教學,電影教學每一種教學輔助手段都是懸掛于橫軸上的木桶,在知識的長河里盡可能多的為學生汲取知識。要想水車運轉更好、更快就要不斷改進水車構造,添加新的教育手段。如同現在隨著互聯網普及而產生的多媒體教學方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了學習效率。連以往受學生重視程度淺的體育課,也在多媒體教學方式的幫助下,逐漸受到學生歡迎。接下來,本文將淺析信息技術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信息技術高校體育教學應用
以往的體育課一般都要求學生進行一些簡單的戶外體育鍛煉,即使到了高校階段,體育課的授課模式與授課內容并沒有發生太多改變。這種長年如一日的教授模式,不僅使學生對于體育,逐漸失去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這種授課模式并沒有使學生體育水平得到提高。而信息技術應用則使這些現象有所改觀。
1.1、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1)增添課程內容。
高校體育課課程內容幾乎是千篇一律,以球類為主包含籃、排、足三大球,羽毛球、網球、乒乓球三小球,再增加一些游泳,武術類常見體育項目。而很多學生在大學前,對這些項目就已經有所學習,對于他們來說,體育課并不能教授他們新內容。還有一些同學喜歡學習新鮮事物,而傳統體育項目并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
相反,信息技術課程模式引入,彌補了這方面不足。除了會有傳統類體育項目,還會增添許多適宜于學校練習的個性體育項目,如滑輪,棒球、手球類體育項目。而且學生在選課過程中,會了解一些新體育項目的背景來源,訓練方法,以及一些體育比賽介紹。而對于傳統體育項目,也會有更全面的認識,改進自己以往訓練方法。
(2)改變授課模式。
由于信息技術的引入,會增加許多新課程內容,授課模式也會做出相應改變。首先是選課,學生可通過網上選課模式來選擇相應課程。這種模式給了學生自由選課空間,讓學生在豐富體育知識同時,以自己興趣為主結合自身條件,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經過自由選課階段,以學為主的上課模式也就應用而生了。學生有了興趣作為上課基礎,在學習、訓練的過程中也會更加投入。為自己設立訓練目標,一邊通過計算機繼續深入學習,一邊努力達到目標。學生通過主動學習,鍛煉身體,而非傳統授課中由老師帶領訓練,更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3)提高學生學習質量。
1.2、優化學生訓練方法
一些學生雖然喜歡某類運動,并在平時生活中做過練習,但是由于缺乏專業指導,很多動作不夠規范準確,長期進行不良姿勢訓練,會導致肌肉受損,有礙于身體健康。而信息技術教學會通過信息庫,提供一些專業訓練方法。例如在羽毛球練習時,許多同學雖然知道,但相應步法與手法的配合,及具體步法姿勢卻不是很明確。還如,在蛙泳中,很多同學都知道“先伸胳膊后蹬腿,并攏雙腿飄一會”的口訣,到口訣中,并沒有對于手部動作和腿部動作的細節描述。據調查很多關節類疾病,都與錯誤運動姿勢有關。
另外,一些體育教師由于年紀漸長,在給學生示范動作時,也不夠規范,甚至一些教師本身就是靠經驗在教學,缺乏專業訓練,這些教學方法都會影響學生練習,幫助培養錯誤姿勢。而將信息技術引入到高校體育后,學生可以通過觀看一些專業訓練視頻,與技巧介紹,來規范自己的動作,從而提升訓練進度,避免不良姿勢的養成。再者,學生對于不明白的地方或是依據自己弱項,還可以反復觀看視頻,這都是人力很難達到的。
1.3、彌補體育課時少的不足
體育課,雖然從小學就伴隨學生學習,一直到大學。但這期間,體育課一直因為不用參與升學考試,而擁有課時少的特點。在大學期間,體育課一般被設置為每周一到兩節。除去課時少,學生還需要集合點名這些過程,加之很多學生不重視體育課,上課經常遲到,這就使得本來課時少的體育課,上課時間被縮的更短。
而信息化教學,課程內容豐富多彩,課程信息也比較龐大。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每節課都會學到很多知識,并且依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在課下也會進行相關訓練。這樣剛好彌補了,由于課時少,學生體育知識匱乏,體育能力不足的缺點。
雖然信息技術在高下體育教學中能發揮很多優勢,改善以往教學情況,但作為體育教學中的新思想,仍存在一些問題。
2.1、應用管理中存在問題
(1)課程內容設置。
由于網絡的便捷性,很多學校在課程設置上缺乏對于學生意愿的調查,依據自己要求來設置課程。例如在東北某高校組織的一份體育課選課人數調查,大多數人在排球,乒乓球中選擇了乒乓球。原因是因為夏天太熱,乒乓球可以留在室內。還有一些學校在課程設置上不合理,由于網上可以自由報名,有時候會出現一些課程,報選人數過滿,而另一些課程只有幾個人選報。
還有在課程選擇上,與學校硬件設施不對應,使學生在選擇該項目后,無法進行實際訓練,只能轉為理論課,而失去了體育課的意義。或是學校開設課程過于豐富,使學生選擇過于分散,在課程進行中不方便管理,使很多課程與設施白白浪費。
(2)課程管理方面。
學校設置相應課程,應該合理安排學生活動時間。讓每個學生在學期內都可以完成相應訓練次數。一些學校硬件設施缺乏管理,使學生由于外在原因導而認為致課程實踐較為繁瑣,而放棄實踐,使練習與網絡課程不能相配套,而拖后課程進度,影響網課質量。
(3)內容管理方面。
很多高校并沒有透徹理解信息教學與體育教學相結合的理念。將信息教學作為對面授教學的拓展,不能主動引導學生學習,只是將網絡知識轉移到體育課信息庫中。并沒有做出相應的檢查與編排。使學習內容,枯燥死板不過是電子版的紙質書。或者缺乏相應知識的補充,對一些體育項目只是簡單的介紹,并沒有起到教學作用,也無法幫助學生學習并做出指導。
還有一些網絡知識,由于網絡系統本身缺乏自我檢查機制,準確性較差。學校將這些知識存入信息庫時,也沒有做出相應檢查,這些錯誤的信息不但影響教學質量,還可能在教學過程中誤導學生,損害學生健康發展。
2.2、教師教學方存在問題
(1)高校體育教師缺乏。
據調查,某高校體育組教師僅有十人,有的教師身兼數課。在教學過程中兩頭跑,或者讓班干部管理學生自由活動,或是找高年級學生帶班教授。這種情況不利于學生體育學習。身兼數課的老師普遍專業程度不夠,只是在自身專業外有擅長某種體育項目,這種經驗性教學是不提倡的,即使一些教師專業能力強,但兩頭跑授課方式,會損耗精力,上課時也不能盡心教授。而找學生帶課,或是班長管理下自由活動,這種方式已經失去了體育課的意義,也是不提倡的。
(2)教師信息技術不足。
一些教師平時時間都投入于體育訓練,不擅長運用多媒體。一些教師辦公水平較低,文字處理,漢字輸入功底都不夠,不能制作多媒體PPT,并將其運用于教學模式中,或是缺乏網絡信息下載。查詢,搜索能力。在多媒體教學中,使內容單一,乏味不能引起學生興趣。
(3)教師教學態度。
一些教師在心理上,仍舊缺乏對體育課的重視程度,在教學中也不常使用多媒體教學。并且在教課過程中仍采用傳統方法,以教為主,不注重學生興趣,不擅長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這種教授方法,不僅會影響教學質量,還會使學生也從心理上缺乏對體育課的重視,不利于以后教學。
3.1、管理方面
(1)在課程設置前,調查學生情況。首先,學現在課程設置之前,應先對學生興趣做出調查,依據調查數據設置課程內容,避免一些課程的剩余設置。其次,可適當依據學生要求,改變課程設置,如夏日時節,可多設置室內項目,除傳統的羽毛球外,可以開設花樣游泳課程。使學生一節課利用計算機學習網課,一節課下水訓練。最后在調查過后,對于學生數目做出統計,合理安排課程,平衡上課人數。
(2)與“校園一卡通”相配合。學生在學習網課后可以預約訓練,并將一卡通號作為預約編號。將硬件設施電子化管理,方便學生網上查看設施的利用情況,合理安排時間。避免排隊時間過長,或是人工預約手續繁瑣。并且限定一些設施的使用次數,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訓練,避免一些設備被長期霸占的情況。學期末,根據學生網課學習科目與進度,網課系統會自動生成試卷,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并與學生打卡記錄相結合,乘以百分比計算到成績之內。
(3)建立學校自己的信息庫。學校建立自己的體育信息庫,聘請相關專家撰寫體育訓練知識,方便本校學生查閱,學校體育組教師也該幫助管理信息庫,檢查編排一些網絡信息,在這過程中加深自己對體育知識的理解,在教課過程中,也能繪聲繪色的講述給學生,使課程內容不再乏味,也有助于加深學生記憶。
學校在設置網絡信息庫的同時,可以組建體育社團,幫助學生間進行討論與競技。還可以多設置幾個博客專欄,以趣味性的語言,轉播體育比賽,或是一些這也技巧點撥,與正確姿勢描述。還可以設置百科知識,在線解答學生難題,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體育課程,加強體育鍛煉。在信息庫中,還可以添加一些日常身體護理知識。為學生日后的體育鍛煉打下良好基礎。
3.2、教師方面
(1)引進新鮮人才。教師數量不足,導致課程專業化低。學校應該引進一些體校學生,使其在學校進行實習,等實習完成后,依據校方考察,和學生評價,將一部分學生聘請為教師,擴大師資隊伍;
(2)加強校內教師培訓。定期檢查教師現代化辦公設備使用能力,組織PPT制作比賽,加強教師的多媒體實用技術,并對能力不足者,進行計算機培訓;
(3)教師應從自身提升對體育課的重視程度。好的身體,才能保障日常的生活學習,所以體育課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尤為重要。教師在教課過程中,應配合使用信息化教學,幫助學生提升興趣,學生愛學,老師也愛教。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學習,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
隨著我國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各行各業也越來越重視科技在行業中應用。而將信息技術應用于高校體育教學中,不僅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性,還豐富了體育知識,增加了課余活動。在原有體育項目下,增添新的體育項目,使體育課深受學生喜愛。改變了以往教學過程中,授課內容單一乏味,學生對課程本身重視度不夠的問題。通過在應用過程中對網絡信息庫的設置與改良,制定相關管理制度,提升教師專業水平。信息時代下的體育課,將會越來越完善,對于學生體育素養的培訓也越來越專業。
[1]高曉光.淺談現代信息技術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內蒙古財經學院體育教學部[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3,(22).
[2]郭儉.信息技術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甘肅教育,2013,(4).
[3]鄭小萍.論信息技術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1,27,(11).
[4]郭言斌.體育信息技術對高校體育教學的影響[J].現代情報,2011,8,(8).
G807
A
1006-8902-(2016)-09-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