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專(湖南中醫藥大學體育藝術部湖南長沙410208)
探討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師語言暴力現象
□龍專(湖南中醫藥大學體育藝術部湖南長沙410208)
教師語言暴力在當前的高校教學中屢見不鮮,對大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利的影響,因此成為教育領域中不同忽視的問題。教師語言暴力現象在高校體育教學中,主要體現在一些體育教師以教育為名進行的暴力體罰、建立在自身權威基礎上的辱罵、諷刺、恐嚇、侮辱等方面。本文對當前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教師語言暴力現象及其不良影響進行了探討和研究,分析了產生語言暴力的根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關的對策和建議,以期對構建和諧體育課堂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高校 體育教學 語言暴力現象 探討
語言暴力,泛指對他人身心造成影響和支配力的不符合邏輯和法律規文的言語,能對他人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傷害。大學體育教學中出現的種種教師語言暴力現象,已經成為當前體育課堂教學乃至整個高等教育階段的重要問題。雖然從表面上看,其不同于體罰,但是實際上可能比體罰造成的傷害更為嚴重和典型。更有甚者,還可能會影響學生以后的生活和學習。若不對這種語言暴力現象進行制止和消解,就很容易引發更為嚴重的暴力行為,造成更為嚴重的傷害。因此,高校應該對體育教師的語言暴力現象引起足夠的重視。
教師的語言暴力主要可以分為顯性和隱性兩種。隱性語言暴力之所以稱為隱性,是指在實質語言內容上并未涉及暴力的因素,但卻在思維邏輯上玩花樣,試圖在學生身上強加個人的意志,這種語言暴力一般來說,在表面上難以察覺。但這種隱性的語言暴力現象卻更能對學生的情感造成傷害。相對而言,顯性的語言暴力就有著明確的暴力指向性,言辭的攻擊性較為明顯,如對學生進行貶低、諷刺、辱罵等等。
1.1、貶低與壓抑
在高校體育課堂上,有些體育教師對體育能力不強的“問題學生”總是抱著否定和不滿的態度,并用貶低、壓抑的語言來對其進行批評教育。如較為常見的有“你真笨,豬都比你強”、“咋沒一點長進、沒前途”、“你帶腦袋來上課了沒啊”等,這類的語言暴力往往帶有一定的貶損性,很容易讓學生產生自身能力較低的認知。尤其是對于一些身體素質相對一般的學生來說,更容易產生心理上的自卑,對體育課堂產生畏懼心理。也有的體育教師喜歡在不同的學生之間用語言暴力進行比較,刻意地貶低壓抑某些后進生。這樣更容易讓學生產生心理上的陰影,傷害學生的自尊心。
1.2、侮辱與諷刺
體育教師使用侮辱、蔑視、諷刺的語言來對學生進行說教,本意多是為了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激發學生的上進心,但這并沒有考慮到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因而結果很可能適得其反。“你真是頭豬,笨死了”、“你的手跟豬腳一樣笨”等諸如此類的諷刺語言,也可能會對某些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產生挫傷,使學生產生厭學心理和抵觸情緒。更為嚴重的還可能會造成學生心理上的疾病,走向不正常人格的極端。有調查研究發現,由于體育教師的侮辱性語言而造成的學生逃課、厭學、違法犯罪等行為并不在少數。
1.3、抱怨與放任
高校體育的課程形式多樣,學生的隨意性較大,教師很難進行集中的控制和管理。有的學生在課堂上出現不良行為,教師也會出現消極無力的管理心態,讓學生放任自流,似乎學生犯了多么不可原諒的錯誤。殊不知,大學生身體和心理發展正趨于成熟期,教師的“我教不了你了”的語言行為很難使學生真正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虛心改正,反而會產生認為體育無關緊要,只不過是為了修得學分的逆學心理,就更加不愿意參與到活動中。
大學生正處于青春發育期,身體和心理素質參差不齊。不管是哪種語言暴力類型,都會對其產生不同程度的傷害和影響。首先,教師的語言暴力現象對學生的傷害程度并沒有直接的顯現出來。但會對以后的學習和生活產生影響,如對體育教師的逆反心理、性格上的極端傾向等等。甚至有的大學生走上社會,也有著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影響就業和發展。其次,體育教師的語言暴力也會影響到正常的教學活動的展開,產生師生之間的對立情緒。大學生的心理尤其敏感,趨于心理成熟的階段,就很容易有過多的想法。甚至教師一個不經意的眼神或者動作,都會造成其內心的潛在反應。因此,在教師的語言暴力環境中進行學習活動,必然不利于良好的師生關系建設,也同樣不利于體育教學目標的達成。
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師出現的語言暴力現象復雜多樣,究其原因,也有著多方面的影響因素。筆者認為,主要應該包括以下幾點:
3.1、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
我國傳統的教育觀念下,教師在課堂上處于絕對的權威地位,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地位。“尊卑有序”的教育觀念根深蒂固的影響下,教師自然堅守自身的權威地位,對學生進行“教不嚴、師之惰”的嚴格教育。但是這種傳統的教育觀念并不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忽視了學生與教師處于平等地位的原則。高校體育教師受傳統教育觀念影響,“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淡薄,并不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這也是高校體育教師出現語言暴力現象的深層次原因。
3.2、體育教師人文素養的缺失
師生之間的關系的不平等,在我國教育的長久發展以來就一直存在,學生的話語權素來不被重視,而教師對學生實施語言暴力也有著合法者的身份。隨著當前社會的發展,人們的價值觀逐漸多樣化,學生的心理文化與教師之間存在著較大的誤差。一些高校的體育教師較為落后和保守,就跟不上信息時代發展的步伐,這就在處理與學生的關系中沒有一個新一代的平等的心態,也并不了解新時代大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缺乏必要的人文素養,因而與學生存在較大隔閡。
3.3、教師言語技巧欠缺
高校體育教師的語言暴力現象的發生,也有批評言語不當、技巧欠缺方面的原因。批評作為一種重要的教育手段,在教育過程中必不可少。要有效提高教育水平,也應該講求批評的藝術,保證批評言語具有強烈的說服力和感染力,讓學生易于接受。因此,在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的過程中,要從學生的接受特點出發,針對不同的學生要有言語評價的“度”,掌握必要的言語技巧,才能起到較好的教育效果。但是從當前的高校體育教學來看,體育教師普遍欠缺相關的言語技巧,在教育批評的言語中常伴隨著冷漠的情緒,多是對學生的呵斥以及諷刺等。使用刻薄、挖苦的語言進行教學活動,容易造成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的喪失,使學生最終失去參加體育活動的主動意識。
3.4、體育教師話語權絕對主宰
在體育課堂上,有的教師的話語往往對學生有著較大的客觀力量,會讓學生進行強迫性的接受,這也就很容易造成教師的語言暴力現象。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師擁有單方面的“話語權優勢”,就很容易成為課堂主宰,忽視學生的話語權。因此,高校體育教師在教訓學生,產生多種語言暴力現象的時候,也總是強調為學生好。在這一觀念下,體育教師的預期效果達不到的時候,就會出現多種簡單粗暴的結論性言語,如上述的“你怎么這么笨”等。
4.1、促進教師的能動反思
要有效消解高校體育教師的語言暴力現象,最為關鍵的是要讓教師真正意識到自身使用語言暴力的具體表現,以及會對學生造成的種種傷害,讓教師進行能動的反思。為此,高校可以定期的開展相關的講座、培訓以及繼續教育等,不斷深化體育教師的教育本質認知,并逐漸在課堂教學中減少使用語言暴力。同時,高校也要對體育教師進行相關的職業道德培訓和業務學習,促使教師形成良好的職業認同感,并以熱情和樂觀向上的心態進行體育教學,使其成為一名真正合格的體育教師,從而避免出現言語暴力。
4.2、改善體育教師的工作環境和待遇
高校體育教學同樣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要真正重視體育教育,不斷改善體育教學環境,適當提高體育教師的待遇,使其能與其他專業教師同工同酬。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體育教師的教學熱情,促使其能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更好地開展體育教學工作,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也能有效避免因情緒化而使用語言暴力。具體來講,一方面高校要對體育教師配置合理的學生人數,適當減少體育教師的工作量和工作壓力,給予教師更多的自主權,能夠讓體育教師擁有自主教學的靈活度。另一方面,高校也需要提升現代化的管理水平,減少對體育教師的行政干涉,完善體育教師的聘任、考核、獎懲、科研等相關制度建設,給予體育教師合理的待遇和保障,讓教師真正擁有職業認同感。
4.3、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水平
大學生在心理上和行為上的厭學,處處與教師對立的現象,也會誘發教師使用語言暴力。因此,加強對學生的心理素質以及人文思想上的教育,對消解教師的言語暴力現象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為此,學校可以通過開班會、開展主題活動以及講座的形式,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水平。此外,針對大學生當前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弱、遇挫折就不悅的心理,高校也需要加強相關的教育和指導,如可以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心理課培訓、拓展活動等,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建設,培養大學積極樂觀的心態。同時,高校也應該加強必要的校園文化建設,讓全校教師和學生都能在健康、和諧的校園環境中來約束和影響其行為,避免出現語言暴力現象。
綜上所述,高校體育教學出現的多種教師語言暴力現象,成為當前教育部門廣泛關注的重要問題。體育教師的語言暴力現象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以及參與學習活動的主動性都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也影響著高校體育教學效果的提升。而解決這一現象的重點是要認清語言暴力產生的根源,并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真正提升體育教師的職業認同感,才能有效避免語言暴力現象的發生。
[1]范運祥,吳鵬,馬衛平.對體育教師課堂語言暴力現象的探討[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1,01.
[2]謝向陽.我國體育教師的語言暴力和行為暴力現象實證分析[J].經營管理者,2014.
[3]蒯放.體育教學中冷暴力現象及其消解[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5,02.
[4]張家山,王煒華.高校體育教師說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當代體育科技,2015,20.
[5]劉斌,張麗萍,易述鮮.師范性缺失:大學體育教師不容忽視的問題[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3,05.
G807
A
1006-8902(2016)-07-SY
龍專(1978),男,湖南中醫藥大學,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傳統保健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