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新,劉利利,邱艷明,楊 惠
(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湖南 株洲 412012)
高職高專院校中藥化學技術課程設計的探索
劉穎新,劉利利﹡,邱艷明,楊 惠
(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湖南 株洲 412012)
中藥化學技術是高職高專中藥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為滿足崗位需求和技能型人才培養要求,高職高專院校應從生產流程入手,重新對中藥化學技術課程的教學目標進行定位,將課程內容由學科型向任務型調整,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良好職業素養,為其畢業后盡快適應崗位工作打下堅實基礎。關鍵詞:高職高專;中藥化學技術;課程設計
中藥化學技術是一門以中醫藥基本理論為指導、結合臨床用藥經驗,主要運用化學理論和方法及現代科學技術研究中藥有效成分的學科。具體來說,中藥化學技術主要研究中藥中有效成分的化學結構、理化性質、提取分離方法、結構鑒定和檢識方法等。中藥化學技術作為高職高專中藥專業和中藥制藥專業的核心課程,在中藥及相關專業課程體系中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在高技能中藥人才培養與服務區域藥品生產行業方面也發揮著核心和主導作用。
2013年,《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提出“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總體要求。檢驗職業教育是否成功,關鍵一點是學生畢業后能否盡快適應崗位需求。職業教育內涵建設的核心與關鍵環節是課程建設[1]。中藥化學技術在課程設計上應順應企業發展需求,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能力和素養。基于此,我校中藥化學技術課程組進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
(1)高職高專院校首先應從中藥制藥企業生產流程入手,科學確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然后組織企業一線專家和學校專業教師共同開發能滿足未來學生崗位工作需要的、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由若干知識領域構成的專業課程體系。近年來,以工作過程為導向課程模式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中都取得了較好的成效。①這種課程模式使學生在校期間就能獲得企業最為注重的基本崗位知識和經驗,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學生崗位適應能力差的問題。②這種課程模式打破了傳統學科型課程體系,根據企業需求有針對性地重新構建課程體系。
(2)符合企業需求的專業課程體系對中藥化學技術課程教學目標提出新的定位,學校應組織專業教師與企業一線工作人員共同圍繞提高學生職業素養,以教會學生完成具體崗位任務為目標,把課程內容由學科型向任務型轉化,開發出由若干個學習情境構成的課程內容體系,突出實踐性和應用性。學習情境是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教學,是在工作過程及崗位任務背景下,在教學框架內構成的學習單元,如任務、項目、案例等[2]。學習情境設計是課程設計的核心,設計學習情境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學生更有針對性、更有效地學習專業技能,更好地提升職業能力。
(3)圍繞中藥化學技術課程教學需要,以創設仿真工作情境為出發點,積極搭建校企合作平臺,整合校內實驗實訓資源,建設能夠達到課程教學要求的校內外實訓基地。近年來,我校投入大量資金改造中藥化學校內實訓室,并先后與株洲千金藥業有限公司、湖南中和制藥有限公司等企業合作,成立教學科研基地。同時邀請企業行業骨干、精英到學校參與課程開發和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為我校培養實用型技術人才提供幫助。在提高學生職業能力的同時,也滿足了企業實際生產需求。
(4)從中藥化學技術課程內容目標和要求出發,根據不同教學內容采用不同教學方法,從而形成既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又能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多元教學方法體系。同時,積極開發網絡教學資源,滿足學生自主學習需求。2014年我校與超星泛雅網絡教學平臺合作,將中藥化學技術課程由原來的校級精品課程轉化為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我校中藥化學課程組在原有基礎上,完成了題庫建設和理論微課視頻錄制,并建成動畫庫、圖片庫、案例庫。重新制定中藥化學技術實驗技能考核評分標準,與兄弟院校聯合制作中藥化學技術實驗教學視頻,借助精品資源共享課這一平臺實現了在線答疑、在線作業、在線考試,充分滿足了學生自主學習需求,學生學習能力、動手能力均有明顯提升。
課程組在對學生畢業后從事的中藥提取崗位所需知識、能力和素養等進行詳盡分析基礎上,以教會學生完成具體崗位工作為出發點,同時充分考慮學生關鍵技能培養,按照“先讓學生學會實際操作,再告訴學生操作原理”的邏輯順序選取教學內容。
(1)突破傳統以學科設置課程的束縛,樹立以崗位能力培養來選取教學內容的理念。中藥化學技術教學內容選擇應從崗位操作所需技能出發,強化操作技能訓練,弱化具體理論知識講解。將原有的關于提取分離方法的大篇幅理論內容,根據崗位能力需要在具體提取分離任務中以知識鏈接形式呈現。同時根據合作企業崗位工作實際情況,增加相關重點中藥材提取分離任務。
(2)根據提取分離工作崗位要求,將課程內容由“知識型”轉化為“任務型”。中藥化學技術內容體系中各類化學成分的結構特點、理化性質,在以往的教學中一般作為重點內容來講解,學生學習較為吃力。課程組根據崗位實際將教學內容設計成具體的任務,將學生需要掌握的結構、性質等設計成每一任務的基礎知識,真正做到以“理論夠用”為度,注重學生實際操作技能培養。
為加強學生職業技能培養,我校中藥化學技術課程組在遵循基本教學規律基礎上,以工學結合為重要切入點,根據高職高專學生特點和教學內容,綜合運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取得了良好教學效果。
3.1 案例教學法
針對學生在中藥提取崗位實際操作中容易出現的問題,課程組組織專任教師和企業一線員工共同開發建設了中藥提取分離案例庫,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案例教學法實施步驟如下:(1)教師提供案例材料,并提出問題。(2)根據班級人數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學生利用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對案例中的問題進行合作研究與實踐。(3)每組選派一個代表陳述本組研究結果。(4)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點評和總結。
3.2 實地教學法
定期組織學生到企業生產一線進行參觀教學,將所學知識與生產實際相聯系,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提高操作水平。
3.3 合作-探究-反思式教學法
2013年,我校中藥化學技術課程組主持申報了湖南省教育廳教學研究與改革項目“高職高專院校‘合作-探究-反思式’教學模式的探索——以中藥化學技術為例”。該教學模式具體為:(1)明確任務,情境導入,提出問題;(2)分析問題,思考解決方案;(3)合作探究,實踐探索;(4)歸納總結,規范指導;(5)課堂反思與課后反思。經過幾年的探索和實踐,該教學模式逐漸得到越來越多教師和學生的認可。
高職高專院校實現職業型、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離不開一支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只有重視師資隊伍建設,才能滿足職業教育開放性、實踐性需要[3]。近年來,我校中藥化學技術課程組選派骨干教師利用假期到企業一線鍛煉實踐,不斷提高教師實際操作能力。同時,學校積極與醫藥企業合作,為教師搭建科研平臺,通過學術合作交流等進一步提升教師職業教育能力。此外,通過聘請株洲千金藥業有限公司、株洲康圣堂藥業有限公司等企業人員承擔中藥化學技術課程教學任務,舉辦學術講座,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實踐操作水平。目前,我校中藥化學技術課程組逐步形成一支實踐教學水平高、專兼結合、結構合理的高素質教學團隊。
中藥化學技術課程實踐性強,對于高職高專學生來說,應更注重操作技能考核。我校在考核方案設計上以操作能力考核為導向,強調過程性評價,邀請企業一線員工共同參與制定了既符合教學目標又符合企業操作規程的考核評價方案。改變了以往以理論知識考核為主的評價模式,實現了課程評價與企業要求的對接。
加快職業教育發展步伐的關鍵是使學生畢業后盡快適應工作崗位需求。高職高專院校在中藥化學技術課程設計過程中應從人才培養目標出發,體現職業教育特點,制定科學的教學方案。立足職業能力培養和崗位需求,實施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才是培養高素質實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徑。
[1]徐國慶.職業教育課程地位的理性思考[J].教育研究,2013(10):44-49.
[2]鄭克俊.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課程學習情境設計[J].職教論壇,2009(2):33-35.
[3]孛梅.高職高專師資隊伍建設的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3(45):21-22.
(*通訊作者:劉利利)
G423
A
1671-1246(2016)11-0138-02
注: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廳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013-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