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校涵(河南師范大學河南新鄉453007)
?
新鄉市校園足球布點學校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
□王校涵(河南師范大學河南新鄉453007)
摘要:新鄉市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開展時間尚短,出現了許多問題。各布點學校由于實際情況不同,各自形成了一套工作內容,總的看來缺乏規范化,效果好壞無明確的衡量標準,對學校開展足球活動缺少具體的、較科學合理的評估標準,不利于各布點學校之間的橫向比較。因此,本研究希望通過對新鄉市中小學校園足球試點學校以及校園足球主管部門進行調研,研究構建新鄉市校園足球的評價指標體系,為校園足球主管部門調研校園足球開展情況提供參考,也為新鄉市校園足球的進一步開展提供一些可參考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校園足球布點學校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我市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開展時間尚短,出現了許多問題。各布點學校由于實際情況不同,各自形成了一套工作內容,總的看來缺乏規范化,效果好壞無明確的衡量標準,對學校開展足球活動缺少具體的、較科學合理的評估標準,不利于各布點學校之間的橫向比較。
鑒于此,本研究希望通過對新鄉市中小學校園足球試點學校以及校園足球主管部門進行調研,研究構建新鄉市校園足球的評價指標體系,為校園足球主管部門調研校園足球開展情況提供參考,也為新鄉市校園足球的進一步開展提供一些可參考的理論依據。
首先,在走訪調研的基礎上,對新鄉市校園足球布點學校活動開展進行了深入了解,對所出現的問題進行了歸納與總結,在這過程中與新鄉市教育局、體育局、新鄉市足協、河南師范大學、河南科技學院、新鄉學院等足球方面的相關領導及專家交換意見,并制定了初步的評估指標集。
其次,對所收集的評估內容采取科學的手段,進行整理,制定模式結構。
再次,在確定評估指標后,采取層次分析法來計算出評估指標各權重。
最后,進行校園足球布點學校評估的實施細則及評估量表的制定。
1.1、評價指標的篩選與確定
對新鄉市布點學校進行評估,結合校園足球開展的特殊性,如學校的實際情況,足球傳統學校與非傳統學校差別等。因此,指標的選取應包含多方面的內容。從2013年5月25日,新鄉市校園足球在新鄉市第十中學由市教育局領導宣布正式啟動,到2015 年1月,正在如火如荼進行的2014年下半年校園足球聯賽。歷時近一年半的校園足球活動告一段落,通過走訪或電話訪談等形式,對布點學校進行實地考察。與新鄉市教育局、體育局領導、河南師范大學、河南科技學院、新鄉學院足球方面的專家、教授、開展較好各布點學校教師進行深入的交流。廣泛地聽取專家對新鄉市中小學校園足球整體狀況的發展的看法和建議。
為了廣泛地征求專家們的意見,我們采用開放式和封閉式相結合的問卷調查形式。第一輪問卷調查發放領導、專家、教師問卷30份,回收28份,回收率93.3%。根據專家對評估內容進行分析、整理,我們將認同率66.67%作為指標的選入值。
(1)一級指標調查結果。
本次調查設立的一級指標包括工作保障、校內活動、校外競賽、師資隊伍、足球文化五個指標。從調查的結果來看,專家們對工作保障、校內活動、校外競賽、師資隊伍、足球文化的認同率接近100%,這一結果說明大家對于指標給予了充分地的肯定。
其中有一位專家就“工作保障”提出了意見:“工作保障”是校園足球是否順利開展的基礎,應將其工作保障進行細分,包括領導組織機構及規章制度。
(2)二級指標調查結果。
二級指標是是用來反映一級指標主體側面,并能代表一級指標的指標。一級指標“校內活動”中的二級指標專家建議:應把“校內足球課程”改成“校本課程”(認同率為86.36%)、增加“學校參加人數”(認同率81.82%)這一指標。校本課程是開展校園足球活動的基礎。通過校本課程開發,普遍提高青少年學生整體的足球運動認知水平和運動技能水平,校本課程的開發很好的調動學生參與足球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學校參加人數在文件中有補充說明“在校學生每周應有不少于2小時足球活動時間,保證全校不少于50%的學生參加足球活動”。
一級指標“師資隊伍”中的二級指標專家建議:應增加“指導員培訓”(認同率72.75%)這一指標,并有專家提議刪除指導員“足球經歷”,可能是由于難于量化和測量的原因。指導員是校園足球布點學校所有計劃的具體實施者。因此,增加指導員培訓這一指標是很有必要的。
一級指標“校外競賽”中的二級指標專家建議:“運動員隊伍情況”改成“優秀球員輸送情況”指標,可以反映出體育訓練的效益和科學化訓練水平。通過全面普及校園足球活動,舉辦各級聯賽,發現一批天賦好、能力強、潛力大的“后備軍”。
1.2、新鄉市校園足球布點學校評價指標體系的組織實施
(1)確定評定人員。
新鄉市校園足球主管部門,確定組織相關人員,成員包括對學校體育、足球后備人才以及評估方法等熟悉的領導、專家、教授。
(2)制定評價量表。
根據以上調查研究情況以及指標體系確定情況,得出評價的具體方式以及指標分值:
校外競賽(16分):學校有一支足球校隊并安排訓練計劃,2分,根據實際情況打分;參加新鄉市校園足球聯賽不棄權,4分,棄權一次扣1分;每年聯賽最終比賽成績,3分,聯賽成績從前8名依次給分;運動員不冒名頂替,3分,出現1人扣1分,2人以上不得分;參加聯賽無違反體育道德行為,2分,出現1人扣1分,2人以上不得分;學生升學特招生,2分,有1人記1分,2人以上滿分。
校內活動(42分):因地制宜的建立本校足球校本課程,10分,根據情況打分;體育教學計劃中每周有一節足球課,12分,有則滿分,沒有為0分;課外學生參加足球活動時間不少于2小時,8分,有但時間較規定少得3分;課外參加足球活動人數不少于50%,6
分,有但人數比規定少得3分;每學期都有校內各年級、各班級聯賽,6分,只有年級聯賽或班級聯賽給3分。
師資隊伍(10分):體育教師參加足球培訓班,3分,缺1次扣1分;體育教師年齡結構合理,1.2分,根據情況打分;體育教師學歷結構合理,2.2分,根據情況打分;負責校園足球的教師給予獎勵措施,2.6分,有則給滿分,沒有為0分;發表關于校園足球開展的論文,1分,1篇0.5分。
足球文化(6分):學校每年組織假期足球訓練營,1分,暑假開展0.6分,寒假開展0.4分;校內開展足球文化節活動,1.2分,有則滿分,沒有為0分;學校建立足球活動宣傳欄,1.4分,有則滿分,沒有為0分;在區級、市級、國家級新聞媒體宣傳本校校園足球情況,2.4分,區級0.6分,市級0.8分,國家級1分。
工作保障(26分):組織機構,設立工作機構,1分,有則給滿分,沒有為0分;確定領導機構,1.5分,有則給滿分,沒有為0分;配備專職足球教練,2分,有則給滿分,沒有為0分。規章制度,制定該校足球活動長期和短期規劃,1.2分,有則給滿分,沒有為1分;建立該校足球活動安全保證機制,0.8分,有則給滿分,沒有為2分;頒布學校開展足球活動獎勵條例,3分,有則給滿分,沒有為3分;經費,下撥用于足球的經費專款專用,4分,根據實際情況打分;學校按比例提供經費支持,5.5分,經費充足為滿分,不足為3分;設施及裝備,有適合足球活動開展的場地設施,4分,完好的為滿分,條件一般的為2分;發放足球裝備球、球衣以及球鞋等,3分,根據實際情況打分。
2.1、結論
(1)新鄉市校園足球布點學校評價體系一級指標為校外競賽、校內活動、師資隊伍、足球文化和工作保障五個部分;
(2)校內活動的權重系數在評價體系一級指標中所占比重最大,可見,校內活動是開展校園足球活動的主體部分;
(3)二級指標體系每一指標都有具體分值,各布點學校可以對照實際操作、自評或互評等。
2.2、建議
(1)新鄉市校園足球各布點學校能夠對照該評價指標體系,將本校校園足球發展落到實處;
(2)新鄉市校園足球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校內足球活動上;
(3)各布點學校校加大對于校園足球宣傳的力度。
參考文獻:
[1]趙書祥.實用體育統計學[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5.
[2]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3]趙書祥.實用體育統計學[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