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寶勝(海南師范大學海南海口571158)
?
青少年籃球運動員膝關節運動損傷特征分析
□戴寶勝(海南師范大學海南海口571158)
摘要:籃球是一項廣受歡迎和喜愛的運動,在我國的普及率很高。隨著籃球職業化進程的加快,我國的籃球競技水平也在不斷提高,而籃球人才的培養成為籃球訓練工作的重要內容,青少年籃球運動員的培養與訓練,不僅要關注其身體素質和技戰術水平,對于傷病需要予以重視。膝關節損傷是籃球比賽及訓練過程中高發的傷病,結合膝關節運動損傷特征和規律,加以有效預防,保障運動員的健康。
關鍵詞:青少年籃球運動員膝關節運動損傷特征
籃球是一項競技性很強的運動,需要運動員頻繁的起跳、跑動和爭搶,有著激烈的身體接觸,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發生傷病的幾率,而膝關節損傷是最常見的傷病,不僅影響到運動員的健康,關系到運動員的職業生涯。因此,在青年籃球運動員的訓練和培養當中,需要加強對運動員的保護,制定合理的訓練計劃,優化訓練結構,以有效預防傷病。
膝關節運動損傷的主要類型包括半月板損傷、髕骨勞損、內外側副韌帶損傷、前后交叉韌帶損傷等,半月板損傷、髕骨勞損及內側副韌帶損傷的發生頻率較高,是困擾籃球運動員的主要傷病。青少年籃球運動員在籃球訓練和比賽中富有激情和活力,但是由于其思想不夠成熟,缺乏自我保護的意識,在頻繁的起跳、跑動、爭搶和激烈的身體對抗當中,很容易受傷。另外,籃球訓練不科學和不系統也會導致傷病的發生,青少年還處于成長階段,過高的運動強度也會造成運動員身體上的損傷。比如運動員在躍起后,如果身體失去平衡或者落地不平穩,會給側韌帶支撐造成很大的壓力,半月板損傷的可能性增大,需要在籃球比賽或訓練當中加以預防。
2.1、解剖學分析
人體膝關節的主要結構組成為股骨關節和髕骨關節,連接著股骨和脛骨。股脛關節頭大且關節囊淺是膝關節的主要結構特征,兩關節面不相適應,關節囊十分松弛。關節囊、半月板、韌帶和周圍骨骼肌支撐著膝關節骨骼結構穩定性,膝關節骨骼結構的任何一部分出現損傷,都會對膝關節造成影響,很容易因為摩擦和撞擊而引發損傷。膝關節結構十分復雜的關節,在籃球運動當中,運動員做技術動作時,膝關節需要保持在130-135°左右的半蹲位置上發力,髕、股關節面相互接觸,髕骨軟骨面則會承受較大的壓力,再經過摩擦和撞擊后,很容易導致髕骨軟骨組織的損壞,內側副韌帶受損,就會導致膝關節發生嚴重的運動損傷。青少年籃球運動員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膝關節結構的部分功能還不夠穩定,需要進一步完善,如果在這個階段發生傷病,很容易影響運動員的成長和健康,運動員在籃球訓練和比賽當中經常做突然加速運動,無論是跑動還是躍起,都會在很大程度上給膝關節造成壓力,嚴重則會導致損傷。根據對籃球運動調查研究,在NBA和CBA籃球運動員當中,運動損傷發生率高達98%,而膝關節損傷約占23%,是發生率最高的傷病。
因為青少年時期的膝關節運動損傷而毀掉籃球職業生涯的例子有很多,曾經的NBA球星布蘭頓?羅伊在高中和大學時期的籃球生涯中遭遇過嚴重的膝關節運動損傷,直到進入NBA,膝關節運動損傷一直都是困擾他的傷病問題。羅伊先后經歷了7次膝關節手術,甚至在2011年摘除了半月板,最終因為傷病而選擇退役。由此可見,預防膝關節運動損傷對于籃球運動員來說十分重要,關乎者健康及未來的職業生涯。
2.2、生理學分析
突然起動、變向和急停是籃球比賽當中常見的技術動作,需要運動員的膝關節承受較大的壓力,運動員需要保持良好的力量、速度和靈敏度。青少年籃球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水平發展不均衡,身體協調和力量等方面還有待于提升,需要在訓練當中加以正確的指導。需要根據膝關節解剖結構的特點,了解其限制要求,加強關節周圍肌肉力量的訓練,同時要保證良好的靈活性,這是目前青少年籃球運動員訓練當中需要改進和提升的地方。如果膝關節不牢固,運動員在進行屈膝運動時,膝關節缺乏力量,受到摩擦和碰撞的影響,股內外側與股骨關節面及骸骨不合位,造成膝關節的損傷。
半月板是膝關節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緩沖膝蓋應力和保持膝蓋穩定的作用,但與此同時,半月板也是膝關節最容易受傷的部分,一旦半月板受損,運動員將難以展開大幅度的動作,爆發力也會隨之下降,突然起動、變向和急停等動作無法順利進行。另外,半月板的受傷還與長期運動導致膝關節前后力量不對稱有關,是籃球運動員發生半月板損傷的主要原因。經過半月板手術的運動員,在經過長期或劇烈的運動后仍然會出現膝關節反復腫脹、疼痛等情況,有很多籃球運動員選擇直接摘除半月板。
2.3、傷病規律
籃球比賽的節奏很快,同時具有很強的身體對抗,因此,發生膝關節急性損傷的運動員要多于慢性損傷。膝關節慢性損傷主要是由于長期運動導致膝關節疲勞和損失的積累,與籃球訓練的年限有關,隨著運動員年齡的增長,膝關節慢性損傷發生幾率也會增加。膝關節急性損傷和慢性損傷的發生與籃球運動員的場上位置有關。急性損傷多發生于前鋒球員當中,其次為后衛球員,在中鋒球員當中發生率較低;慢性損傷多發于后衛球員,其次是中鋒球員,在前鋒球員當中的發生率較低。在籃球比賽中,運動員各司其職,后衛球員需要運球、組織和突破,需要具有一定的靈活性,經常會做轉體、蹬地發力的動作,前鋒球員更多的是快速奔跑和移動,同時還要進行一定的身體對抗,需要長期地跳躍、多次地沖撞,而中鋒球員以身體對抗和抓取籃板為主,要求具有一定的彈跳能力和爆發力。膝關節運動損傷在中鋒球員當中發生率要遠高于后衛和前鋒球員,這是由于頻繁跳躍落地,加上身體的體重較大,給膝關節造成的壓力也就更大,這就容易導致膝關節發生損傷。對于青少年運動員來說,韌帶損傷的發病率最高,尤其是前交叉韌帶,快速屈伸起跳落點,會對前交叉韌帶產生較大的沖擊力,而股四頭肌無法予以承受。
3.1、科學、合理的進行訓練
根據青少年的生長發育規律,科學、合理的制定訓練計劃,保證適度的運動負荷,在在訓練與比賽前進行專項準備活動,針對膝關節進行熱身,合理控制訓練量,不可過度訓練而造成膝關節的疲勞,保證動作的規范性,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嚴格要求自己,同時學會保護自己。保持良好的身體機能,不可急于求成。籃球技巧和競技能力的培養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循序漸進,不斷的提升技戰術水平,豐富經驗,能夠在訓練當中有效的掌控強度、力度和時間,進而保證籃球訓練的科學、合理,可以幫助運動員預防傷病。
3.2、提高運動員運動中自我保護意識
提高運動員運動中自我保護意識,加強安全性知識教育,在訓練競賽身體對抗當中,學會掌握靈活的技巧,不可盲目的“橫沖直撞”,尤其要盡量避免膝關節的碰撞,減輕膝關節組織受到的負荷壓力,緩解髕骨勞損,保證合理的身體接觸,盡量保持身體的平衡,鍛煉靈活性,加強技巧和力量訓練。一旦膝關節出現酸痛等癥狀,需要及時進行診療,了解實際情況,不能抱著“輕傷不下火線”的態度,對于膝關節的不適要予以重視起來,因為很可能是膝關節發生運動損傷。進而需要加強醫務監督,如果發生膝關節運動損傷,則需要及時進行治療,重視運動損傷后的康復,避免留下后遺癥而影響未來的職業生涯。
3.3、規范技術動作
規范技術動作,遵循人體解剖學和運動生物力學規律,在保證技術動作規范的前提下,尋找突然起動、變向和急停等動作的技術特點,科學掌握,合理運用,可以有效預防膝關節損傷,建立科學、系統的籃球訓練體系,由專業教師進行指導和演示,并予以嚴格要求,進而保證技術動作的規范性,在提升技戰術水平的同時,可有效預防傷病的發生。
關節運動損傷是青少年籃球運動員膝發病率較高的傷病,嚴重影響到運動員的成長與發展。根據青少年籃球運動員膝關節運動損傷特征進行分析,了解膝關節損傷性質、程度、類型和規律。進而科學、合理的進行訓練,提高運動員運動中自我保護意識,規范技術動作,對青少年籃球運動員的成長與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1]盧卓,張強.青少年籃球運動員膝關節運動損傷特征研究[J].中國學校體育(高等教育),2014,07.
[2]葛衛忠.青少年男子籃球運動員膝關節等速肌力特征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0,03.
[3]張濤,沙川華.籃球運動中膝關節損傷的生物學特征分析[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05.
[4]張輝.宿州市青少年籃球運動員運動損傷的調查與分析[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5,11.
[5]鐘思.籃球專項運動員運動員膝關節損傷的特征分析[J].青少年體育,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