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勇
第一,要解決教學為中心的問題
校長要樹立學校中教學為中心的地位,重視教學,在例會等多種活動及考評中突出專任教師的地位,教學人員才有話語權。同時注重營造團結和諧進取的校風,讓教師上班有點家的感覺。注重引導教師將先進教學知識和理念及社會實際用于教學,讓學習成為教師工作的一部分。
校長要給教學準確定位,預設教學質量愿景,帶頭體悟教學存在的客觀規律,不斷給學校教師“洗腦”。如我體會的“數學找規律、語文造氛圍、英語練對話、藝術鑄技能、其他長知識”就常對教師明確和強化,收效良好。
第二,要搭建一個教學服務系統
“服務”優于“管理”,做到責任分明任務到人。顯性的教學服務系統,即從校長、主任到班主任、科任、學生的教學系統;隱性系統,每個班級、年部、家長、學生、教師看似終端的教學環節,可反饋教學做法得失、教師優劣,形成一個循環良好的可控服務系統。
在這個服務系統中,要抓好科學服務與人文服務的“韁繩”,既搞好指揮、評價和改革,又關注教師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狀態。
第三,要樹立教學一盤棋的思想
校長要避免教學上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要有大教育觀,重視其他學科教學的作用。如我校六個藝術社團每周兩次開展活動、圖書閱覽的平時開放和定時閱讀、科學實驗對霧霾的認識等都對教學質量起到提振作用,不是對基礎學科只有補課、上課、輔導才能左右一切。比如我認為體育可以使學生具備陽光樂觀、積極豁達、和睦團結、寬容理解的品質;藝術可以使學生獲得持久專注、高雅品味、優雅氣質、良好審美的素養。
第四,要具備深入一線和勇于改革的勇氣
校長要深入一線,走入課堂教學的前沿,身體力行,不聽課、不上課、不搞教研就不能叫抓教學。同時,校長要敢于抓教學改革,大力推進“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要內容的教學改革,走出“耗時低效”的教育教學誤區,走向“低時高效”的教育教學境界。校長要敢于改革,有改的勇氣,更要有敢于承認及改正的勇氣。校長對教學的改革,只能持續用力,扎實推進。
第五,要掌握教學行動和教學反饋的結合
無論以高效課堂為主的課堂教學改革,還是日常教學的細化和規范,都需要這些教學行動的常抓不懈,但同時要需建立及時反饋教學系統,完備多角度教學行為優劣的知情渠道。如可利用測試、問卷、家長會、班級潛力生結對子等多種方法全方面反饋情況,以利修正和促進教學。
第六,要提振德育在教學中的作用
德育是學校工作中與教學相應相生的另一極,必須重視和挖掘德育對教學的輔助和引導作用,包括衛生環境好壞、班級擺放和秩序如何,都會左右教學效果。我校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提出了有甄別的行為習慣養成要求,有月安排也有周落實,這是遵照學生生理成長、身心發展和認知的特點而安排的,對提高教學質量,特別是課堂教學效果十分明顯。
總之,校長抓教學應全神貫注,照顧全面,在教學改革中“從實從深”;在課堂教學上“從新從活”;在日常教學上“從細從嚴”。這樣的校長就能管出“從實從優”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