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菽蕙
【摘 要】信息技術課是技術課,信息技術教學旨在培養學生學習和應用信息技術的興趣,培養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通過動手操作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但如何才能培養學生的能力,促進學生有動手操作的積極性,本文結合筆者多年來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實踐,淺談了幾種教學方法,僅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方法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是一門具有挑戰性的基礎科學課程,他要求教師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同樣具有輔助性作用。由積累型教學向創新型教學的轉變,是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同時也是新時代發展的需要。探索開放式的教學方法和技術課的教學策略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創新型開拓型人才的需要。
1.調整教學內容,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越大,則學習的動力越大,學習的效果就越好。如果教學內容跟著課本走,內容過于簡單,知識面窄,重復性多。學生很容易產生枯燥的消極想法,所以在教學法過程中,適當的調整教學內容,簡單的知識內容我則采取了自學和學生獨立制作的方法,盡量做到“精講多練”、“學生講,輔助指導”、“讓學生自主學習”等方法。在最后的作品展示課上,同學們積極思考發現自己作品的不足之處,并能通過觀看其他優秀作品找到完善之法。對學生作品,應多鼓勵、欣賞、贊揚學,讓學生體驗成功感。用這種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2.探究教學設計,提高教學效率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鼓勵學生用自己的頭腦去獲得知識,重視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要把學生當作學習的被動的接受者。其教學設計為:簡述操作要領→操作嘗試→啟發引導→操作學習→反饋指導→鞏固練習→歸納總結的教學設計。這種教學方法,一是使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二是發展學生的智力。如在學習excel時,學生對于excel基本操作,如,計算、排序,圖標等操作,在老師的指導下能輕松完成。但是通過布置一個任務(學生考試成績的統計匯總及分析),學習效果就一目了然了。至于鞏固練習和歸納總結,道理是很顯然的。這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操作時間密切結合的教學設計。
3.創設和諧氛圍,推進分層教學
因為縣級中學的學生,基礎參差不齊,有的學生基礎較好,有的學生基礎很差,基礎好的學生,在老師還沒講完時就會操作了,而基礎差的學生總是害怕操作,不愿意動手。信息技術教學的實踐讓我懂得,堅持鼓勵和誘導相結合,排除學生學習中各種心理障礙,克服學生的畏難情緒,創設和諧的學習氛圍,是保持他們學習情趣的有效手段。于是,根據學生實際,每班在分組的基礎上,我讓幾位基礎好的先掌握的同學當“小老師”,把他們分到各組去,這樣既可以減輕教師逐個輔導學生的壓力,也使“小老師”們得到鍛煉,使他們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時還克服了部分學生因怕問老師問題而舉步不前的現象,從而使所有的學生各得其所。在這種分組情況下,教師并沒有失去作用,我們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去輔導個別的計算機“特困生”,使他們以最快的速度提高計算機操作水平。同時,在同學互相輔導學習中增進了感情,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創造出合作學習的和諧氛圍。
4.利用發散思維,創新教學方式
很多計算機知識看上去比較呆板,但實際上計算機與信息技術是一門高速發展的學科,創新是其改革和前進的靈魂。在實際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樹立創新教育的理念,積極引導學生參與活動思考,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以及能力。一方面,教師應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因為創造始于問題的產生;另一方面,應引導學生多角度分析問題,通過多種方式解決問題。實踐教學中,教師進行引導時需注意啟發學生的辯證創造思維,保持思維的求真性與相對性,啟發學生以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在實踐練習中,盡量不要使用相同的題目,可以提供范圍框架,讓學生自己想象發揮,面對問題,分析問題并最終解決問題。例如讓學生使用word進行書目設計,頁眉頁腳和版式版花,都應由學生自行決定。計算機教師應將教學活動當作文化的滲透與熏陶,使學生自覺產生自主學習的意愿,這樣才有可能最大限度開發他們的創新實踐能力。首先,教師對學生的習作要予以肯定,鼓勵學生拓展創造性思維,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向新的角度思考,學以創新,學以致用。計算機教學,應積極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成為自主學習的生力軍,激勵他們發揮潛在的創造力。
5.評價課堂信息,培養理解能力
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評價信息的能力,是學生能力培養的關鍵。隨著通信技術的推廣和網絡的普及,信息量和信息內容驟然增加,計算機病毒、網絡黑客、虛假的信息、不健康的黃色垃圾等,都已成為擺在學生面前的現實問題。所以,培養學生正確理解信息,客觀評價信息的能力尤為重要。這種能力的培養主要反映于課堂教學中的不斷滲透。教師可通過網絡課程,或以網絡熱門事件為背景,創設情境,使學生學習之余,談談自己的認知和感受。教師應通過正確的引導,使學生參與教學的過程中學會運用正確的觀點分析信息,去偽存真,辨別信息的對錯,做到未經證實的信息不激進、不盲目跟風,客觀冷靜地看待事件的發展,以逐步形成理解、評價信息的意識與能力,使學生更好地接受和使用信息,從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總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就是培養信息技術人才的關鍵環節,對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呂小利.高中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年01期
[2]崔麗娟.由一堂高中信息技術課引發的沉重思考[J].現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2011年03期
[3]王吉五.任務驅動法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下),2011年06期
[4]仲勇.“亂”而不散 收放自如——打造高效的信息技術復習課[J].中小學電教,2011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