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偉++陳琳
摘 要:有人說:好課是“磨”出來的,這是很有道理的。在“磨”課的時候,一般的做法是讓教師自主設計一種教法,進行反復的試教。教師要對本輪磨課進行反思,而聽課者進行討論,并對課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討論,最終找出問題所在并解決。如此在不斷的磨練中,教師自然會深切地感悟到:要上出一堂好課應該考慮到各種因素。如此往復下去,何愁教學水平和教學智慧得不到提升呢?
關鍵詞:反復磨課;學號小人;教學活動
一、活動背景
今年五月,我很榮幸能夠參與到佳佳協作組的片級展示活動中。由于時間緊、任務重,要執教數活動,所以我對適合大班下學期幼兒的成熟的數學活動進行了全面的搜集和網羅。在領導們的肯定下,最終選擇了盧世軼老師的“學號小人”。
“學號小人”作為一則成熟的數學活動,在環節方面已經不需要做過多的改動,重要的是能較好地理解學與教之間的關系,演繹好這個活動。
二、初嘗試——關注教
在決定演繹“學號小人”這個活動時,內心的壓力還是很大的,尤其是在第一次試教的過程中,看似流暢的課堂教學流程卻暴露出許多教師教學行為上的弊端:孩子們主動學習和求知的欲望明顯不足,尤其是在處理重難點時,老師教得多、抓得牢,幼兒發現少、學得死。分析原因:(1)忽視了幼兒自主學習過程,追求完美答案,扼殺了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觀察、發現、猜測、推理、判斷;(2)教師本身對教材的理解片面,只是一味地模仿盧老師的教學過程,而缺少思考教師教學背后所隱含的教育理念,所以當幼兒出現不在教師預設范圍中的學習行為時,要么手足無措不知如何回應,要么就是出現簡單告知的教學行為和教學現象;(3)在教學過程中更多地關注幼兒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當某一幼兒的答案和教師心目中的標準答案相似時,我就猶如抓到了救命稻草,誤以為幼兒都懂了。
教師干預多、控制多,兒童被動學習的現象比比皆是,讓《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倡導的兒童主動學習的理念成為一句空話。
第一次試教過后,我體會到:雖然我對教案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并沒有做到完全內化,在提問和表達方面有所欠缺,無法調動起幼兒對整個活動的積極性,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此時,我的領導老師們給予了我鼓勵和指導,幫助我分析不足之處,指導我如何處理和演繹整個活動。
帶著領導老師們給予的經驗和幫助,我開始了第二次試教,并在公開活動前,特意關注了本班幼兒對于學號的多方經驗,通過談話、討論、詢問等方式,了解了幼兒對學號的興趣,也通過平時的練習和潛移默化的反復訓練,訓練幼兒對學號的記憶,在平時的點名活動中也運用點學號的方式來完成。
但是在第二次試教時,還是出現了問題。在執教的過程中,對于幼兒出現的新行為,我表現得不夠淡定。在交流此問題時,鐘老師告訴我:在執教數活動的過程中,不要怕有問題。越是出現問題,碰撞的火花才更絢爛。我要做的是想辦法引導幼兒循序漸進地去解決問題,把問題拋給孩子們。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我們要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地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
三、再嘗試——關注學與教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明確闡述了幼兒園數學教育的目標是:“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1)翻版成熟的數活動,首先要吃透原教師的設計意圖,理解活動目標,熟悉活動的基本環節。另外,在演繹成熟教案的過程中要注意語言的準確性、嚴謹性,作為數學活動我們在執教過程中更要注意。
在一次次的試教及在數學語言的改變上,我認識到了:在數學教學活動中,語言是紐帶,是活動中師幼間交流的主要工具,教師在數學教學活動中語言表述會直接影響幼兒的學習效果。
(2)教具準備,活動中盧老師用了一個簡單的教具,卻非常有效,那就是自制的“帶箭頭的直線”。教具極其簡單,卻在上面創造性地演繹了豐富的數學教育元素。這樣簡潔而不失智慧的教學設計,是非常值得欣賞的。
(3)組織教學,雖然活動前已經做好了準備,但活動前還是免不了要擔心,孩子們會對活動感興趣嗎?孩子們能回答我提出的問題嗎?事實證明我的擔心是多余的,孩子們對這個活動十分感興趣。活動結束后,觀摩此次活動的老師們給我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認為我在處理活動的重點方面過于急躁,把控太緊。
這些問題都是我今后在教學活動中應該避免的錯誤,必須遵循“兒童在前、教師在后”的原則,使整個活動更有價值地展開。
數學活動要讓幼兒有探究的機會。幼兒學習數學,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讓幼兒學會思維的方法,所以,在活動中,教師一定要為幼兒創設探究的機會,因為只有幼兒親自探究,他才能學會思考、辯證,最終獲得有益的經驗。
經歷過這次的公開活動,我收獲良多,真切地感受到:從整個活動的準備、設計到開展,發現原來在觀摩名師開展活動時,覺得如此流暢與成功,但真正自己在嘗試時才明白這樣一句話“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啊!然而,不管自己成功與否,都從中學到了很多很多,知道了自己存在的不足,明確了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范萍.幼兒園磨課活動價值談[J].小學教學:教師版,2014(04).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