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芳
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而教具為學生的操作、探索、合作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可供使用的教學掛圖、卡片、模型以及實物等,以及凡是能在教和學的過程中所使用的器具,凡是能夠為教學活動服務、對教學起輔助作用的工具和實物,皆可稱為教具。
教具是教學形象化的教學器具。在小學數學實驗教學中,有效地指導學生利用自制教具,使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切實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對提高教學質量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通過自制教具,不僅能節約開支,解決數學儀器不足的問題,還能幫助師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教材內容,提高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
一、適時制作、運用教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自制教具取材容易,制作簡單,形象生動,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探究。如在教學“三角形的特性”和“平行四邊形的特性”時,我讓學生自制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框架,在課堂上通過拉動三角形,體驗三角形的穩定性,再用相同的方法讓學生體驗平行四邊形容易變形的特性,每個學生都有觀察、操作、分析、體驗的機會,不僅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而且還培養了學生獨立探索問題的能力。
二、自制教具輔助探究式教學,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互動、合作交流
自制教具可根據學習內容來制作,可與教學內容協調一致。教學的重點、難點、關鍵點是大多數學生感到困難的內容,恰到好處地使用教具,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式學習,可以幫助學生學習,使教學目標有效達成。如:教學“三角形面積”一課時,準備三角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教具,可根據此教具為學生準備學具,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自主學習、探究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由于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可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因此學生可自主總結出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避免了老師干巴巴地講的傳統教學方法。另外,學生自主構建模型的過程就是再創造的過程,這也就是在“做數學”,使學生有了成功的體驗。
三、自制教具的簡化原則能加快感知速度,提高學習效率
自制教具有利于突破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自制教具活動使學生更加珍愛自己的作品,精心使用,養成了尊重自己和他人勞動成果的習慣。通過開展自制教具活動,可以培養學生愛護實驗器材的良好行為習慣,教具不是越復雜越好,而是在教學中更適用,效果就越好。當教具的適用性正好符合學生心理的簡化水平時,就會加快學生的感知速度,提高學習效率。如在教學“面積與周長的比較”時,可以用鐵絲制一個長方形框,然后用紙板制一個長方形面,組合成一個長方形模型。在這個模型中,一圈鐵絲的長度就是長方形的周長,內部紙板面的大小就是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對照模型,對比面與線,學生很容易區分面積與周長的不同含義。這樣的自制教具雖然簡單,但用起來教學效果更好,簡單明了,學生一看即懂,是一種最經濟、最容易制作的教具。這種教具制作簡單,功效與多媒體教具不相上下,因其具有的可操作性而使學生也更易于理解。
四、自制學具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問題和動手實踐的能力
能自制的學具,其結構一般都比較簡單,容易就地取材、易制易修。這一特點決定了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放心地讓學生自己做。學具的前期操作經驗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前期操作既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誤或失敗的經驗,而從失誤或失敗中總結出的經驗更為寶貴。在學具的試驗過程中,教師不要怕學生弄壞學具,更不要代辦。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學生會不斷地發現問題,自主解決問題,因此會不斷積累直接經驗,提高實踐能力。當學生用生活物品與身邊的常見材料來做實驗,或用自己制作的學具學習時,更容易激起他們的自豪感,使他們覺得技術其實就在身邊,從而激發他們熱愛技術、熱愛科學的情感。
五、培養了學生的審美情趣
“兒童是靠形象進行思維的”,教師恰如其分地采用教具輔助小學數學教學,正好與兒童思維特征契合。教具本身常常形象生動,色彩鮮艷,簡潔而有規則,具有美感,能激發學生對美的追求,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如在教學“平移與旋轉”時可選擇的圖形更是豐富多彩,讓學生在一張白色襯紙上將圖形做平移或旋轉,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
六、一經修改,可持續使用
教師通過自制簡易教具,不僅要進行創造性思維,更重要的是還要把這種創造性思維物化。另外,自制教具再加以修改可多次使用。如在教學“分數的意義”一課時,可利用兩個大小相同、顏色不同的圓,沿一條半徑剪開,交叉重合到一起。將兩個圓上畫好刻度(將圓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在第二個圓上寫好相應的分數,這樣將兩上圓形交叉旋轉時,露出不同顏色的部分就是這個圓整體的幾分之一(如二分之一、四分之一等等),將“分數的意義”化抽象為直觀。然后在教學分數的意義、約分、通分、分數的大小比較以及分數的加減法時都可在第一個教具上加以修改進行教學,可謂一具多用。
綜上所述,教具是連接學生生活實際與抽象數學的橋梁,是學生探索與合作的物質基礎,對于學生獲得知識、形成技能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老師要能夠隨時注意觀察生活,用發現的眼睛和思考的大腦去面對周圍的事物,這樣就一定能夠發明創造出各式各樣、新奇獨特的教具,給教學帶來意想不到的妙處,讓我們傳統的“土教具”在新時期仍然能夠光芒四射,照耀課堂。
參考文獻:
李云.自制數學教具美化數學課堂[J].學苑教育,2011(24).
編輯 趙飛飛